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2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2013篇
安全科学   153篇
废物处理   211篇
环保管理   417篇
综合类   3521篇
基础理论   638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686篇
评价与监测   133篇
社会与环境   37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11.
Contents of cadmium (Cd), mercury (Hg), lead (Pb) and carbon(C) in the O, B and C horizons of podzolized forest soils inSweden were surveyed. Concentrations and storage of Cd, Hg andPb in the O and B horizons were high in southern Sweden and gradually decreased towards the north, though with considerablelocal variability. This pattern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of these metals, as well as the effectsof soil-forming processes. Parent till material, as representedby the C horizon concentration of the respective metal, accountedfor little of the variation in metal concentration in the O horizon. For Cd and Pb, the correlations were not significant orslightly negative (R2 = 0.12 and 0.09 respectively) depending on region, while for Hg the correl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or slightly positive (R2 = 0.03 and 0.08). Furthermore, parent till material accounted for more of the variation in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B horizon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Sweden than in the middle and southernmost parts, where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carbon had more influenc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tal concentrationsin the B and C horizon was strongest for Pb (R2 = 0.63 and 0.36 in the two northernmost regions), lower for Cd (R2 = 0.19 and 0.16) and not significant for Hg. For allsoil horizons, total C concentration accounted for much of thevariation in Hg concentration in particular (O-horizon R2 = 0.15–0.69, B horizon R2 = 0.36–0.50, C horizon R2 = 0.23–0.50 and ns in one region). Ratios of metal concentrations between the B and C horizons were highest for Hg(maximum value of 30), indicating a relatively larger addition or retention of Hg compared to Cd and Pb (maximum value of 10)in the B horizon.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factors other than parent material account for the large scale variation in O horizon concentrationsof metals but patterns correspond well with those of atmosphericdeposition of heavy metals and acidifying substances. Furthermore,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oil organicmatter and the intensity of pedogenic processes for the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of metals throughout the soil horizons.  相似文献   
912.
负载金属活性碳纤维对NO催化分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碳纤维用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是个重要课题,采用浸渍法研制系列钯负载活性碳纤维,研究了它们对NO的歧化分解性能,并与其它载体催化剂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钯活性碳纤维在300℃以上能催化NO的歧化分解。负载钯活性炭和负载钯炭黑分解NO的能力明显比前者弱,石墨和分子筛载体负载钯催化剂在400℃仍没有催化分解NO的作用。催化反应温度升高,NO流量降低,钯负载量增加有利于NO分解率提高,采用钯-铜混合物负载活性碳纤维可以减少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913.
活性炭湿式氧化再生效率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酚为吸附质 ,重点研究活性炭在湿式氧化再生前后的碘值、焦糖值、穿透曲线、吸附等温线及标准吸附等温线法等几种再生效率评价方法的差异及其适用性 .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与比较 ,认为碘值、焦糖值和穿透曲线法不适宜评价活性炭WAO再生效率 ;而吸附等温线试验法虽能客观反映WAO中活性炭的再生效率 ,但其实验工作量太大不便使用 .研究结果还表明 :标准再吸附实验法是一种适合于活性炭湿式氧化再生的相对简便、灵敏、准确的再生效率的评价方法 .在WAO的主要参数即压力、温度和时间分别控制在 0.6MPa、250℃和 1h时 ,活性炭再生效率达到55% .  相似文献   
914.
活性炭-纳滤膜工艺去除饮用水中总有机碳和Ames致突变物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分别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出水为研究对象 ,探讨活性炭 纳滤膜工艺对饮用水中总有机碳和Ames致突变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 .结果表明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受其本身性质和有机物特性影响较大 ,去除能力有限 ,但它可作为纳滤的预处理 ,确保膜进水符合要求 ;纳滤则可将水中总有机碳和Ames致突变物大部分去除 ,使TA98及TA100菌株在各试验剂量下的MR值均小于 2 ,Ames试验结果均完全呈阴性 ,确保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两者的组合是获得优质饮用水的有效处理工艺 .  相似文献   
915.
中国西部本底大气中CO的连续测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在中国西北部的瓦里关全球基准站(36°17'N,100°54'E,3810m asl)建立了气相色谱-汞置换法大气CO连续测量系统.组装调试和运行标定表明,色谱方法的基线稳定,分离度高,检测方法可靠,系统具有高自动化的操作性能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其设计完全符合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大气本底测量的要求.根据采样现场大气CO浓度的变化,采用经国际比对的CO标准气系列,用峰高外标法设定可调整的标准工作曲线计算环境CO浓度,系统对CO的检测限低至1×10-9(V/V),检测精度小于0.1%,准确度在±0.05%以内,可提供我国本底地区近地层大气CO连续而精确的现场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16.
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垃圾堆肥中的应用   总被引:92,自引:6,他引:86  
利用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对生活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总菌数、温度、有机物、C/N比等,较系统地研究了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生活垃圾、污泥混合堆肥系统中的作用.试验证明:在生活垃圾和污泥共堆肥系统中,调节堆料比为厨房垃圾:污泥:粉煤灰土:成熟堆肥污泥:干草=41.6:27.8:13.8:11.1:5.5,有机物约为60%,总氮14%,全磷0.69%,全钾1.25%;初始含水率为58.5%,初始C/N比=30i供气量控制在0.8L/min·kg挥发性有机物,处理1、处理2、处理3堆料中分别接种2%、3%、5%(质量分数)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与加入3%灭活菌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对照组、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堆肥系统垃圾腐熟时间分别为30d、24d、18d和12d;说明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可以加速生活垃圾和污泥的降解,保证堆肥过程的顺利进行.处理3与对照组相比,堆腐时间缩短了18d,同时成品堆肥中含有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活性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917.
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用于地下回灌的水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为对象,研究了用于地下回灌的活性炭三级处理工艺.活性炭可有效降低DOC,UV-254和COD,部分去除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再经过土壤含水层处理,约90%的可吸附有机溴化物(AOBr)可被去除.Ames试验结果显示活性炭工艺可有效降低二级生化出水中的致突物.GC/MS分析表明,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有机物含量,再经土壤含水层处理,大部分有机物及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可被去除.   相似文献   
918.
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活性炭吸附,对某一饮用水水源水中放射性物质α和β去除的实际工程运行进行了讨论,为去除地下水中放射性物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19.
沉淀--吸附处理双氯灭痛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用沉淀-吸附法处理双氯灭痛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先用废盐酸将废水的pH调节到4,沉淀、过滤,然后将滤液依次经过炉渣、生炭串级吸附,处理后的废水CODCr、pH、SS均达到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制药行业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20.
提供生物稳定饮用水的最佳工艺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研究由预处理、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组合而成的 7种不同工艺对饮用水源水中可生物同化有机碳 ( AOC)的去除效果 .试验表明 :生物陶粒预处理对 AOC具有较高的去除率 ,达到 45%左右 ,如果在它之前先经过预臭氧化 ,生物处理的去除率可增大到 58.4% ;常规处理对 AOC的去除非常有限 ,去除率平均在 2 0 %左右 ;新活性炭单元因其吸附作用对 AOC的去除效果稳定在30 %左右 ,如和臭氧氧化连用 ,去除效果能提高到 50 %以上 ;包括了常规处理、生物预处理、预臭氧和臭氧活性炭的组合工艺对AOC的去除效果最好 ,达到 86% .因此臭氧氧化、生物炭和生物处理是提高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并以本试验结果为依据提出了对于不同的水源水所采用的最佳工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