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647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71.
邓勃 《干旱环境监测》2000,14(4):207-218,229
回顾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在我国环境、医学卫生和食品分析方面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72.
基于VPN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远程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VPN技术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中心站的主机和监测子站内的分析仪器构成1个虚拟网络,实现在中心站应用iPort及DDE技术远程访问监测子站的功能,满足用户在中心站远程控制和诊断监测子站的分析仪器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3.
大气背景监测站多位于高山且相对清洁地区,在运行维护方面和城市点位有很大不同,低量程仪器和其他自动监测仪器在运行维护上也有所不同。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福建武夷山站是国内14个大气背景监测站之一,该站于2011年3月4日运行,文章总结该站运行以来的维护经验,从运行条件、日常维护、简单故障判断、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详细叙述,给出维护经验和注意事项,以期为其他类似背景站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简述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异常诊断系统的概念以及异常数据的来源,以及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结构。提出了系统模拟专家分析过程的信息处理工作方式,以期实现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质量自动诊断与故障识别。  相似文献   
175.
阐述了火电机组状态及性能全息诊断系统的技术原理、系统结构及应用情况。该系统以解决机组应用性能问题为目标,采用状态空间分析模型,具备多层次分析的运行操作指导,基于性能渐变特性的设备状态检修,包括分散度在内的运行指标考核以及定期的节能潜力诊断等功能,在10余家电厂44台近1500万kW机组上取得了供电煤耗平均降低1.5~3.5g(标煤)/kW.h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6.
上海霾气候数据序列重建及其时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上海11个气象站点1960~2008年日均相对湿度、能见度以及天气现象资料,重建了上海近50a霾气候数据序列,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了上海霾日数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海霾气候数据序列重建值与报表记录值之间变化形态存在着较好的一致性,重建值较记录值偏高。1960~2008年,上海霾日数以9.7d/10a的线性趋势显著增加,2002年以后霾日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上海多年平均霾日数以冬季最多而夏季最少。近50a,上海霾日数呈现出西南部最多-市区较多-东北和东南部最少的空间分布,霾日数的空间变化趋势则表现为西南部增加较多而东部增加较少。1981~2008年,上海霾日数在西部和南部都增加,东部则减少。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对陕南清代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了清代(1644-1911年)陕南霜雪灾害等级、阶段变化及不同等级灾害周期性等。统计分析显示,陕南清代发生霜雪灾害28次,平均每9.57年发生一次;霜雪灾害可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各占灾害总频次的21%,72%和7%;清代霜雪灾害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1644-1668年和1819-1868年的第1、第3阶段为灾害多发期,而1669-1818年和1869-1911年的第2、第4阶段为灾害少发期。霜雪灾害的自相似性揭示了灾害的分形性,分形结果显示陕南地区清代各等级灾害呈周期变化,且这些灾害的集中性非常强。陕南清代轻度、中度和重度霜雪灾害发生分别存在着16~18 a,7~8 a和46 a振荡周期。该地区霜雪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偏暖月的持续性降雪、积雪或由寒流引起的气温骤降造成的。初步确定陕南清代发生了两次霜雪灾害气候事件,时间在公元1649-1663年和1817-1842年。  相似文献   
178.
179.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