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5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1.
使用盐酸羟胺(HA)促进Fe (Ⅲ)/Fe (Ⅱ)循环,强化铁基金属有机骨架(Fe-MOFs)/过硫酸盐(PS)体系降解水中磺胺嘧啶(SDZ).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Fe-MOFs进行结构和形貌的表征.探究了溶液初始pH值、PS浓度、Fe-MOFs投加量、HA浓度、SDZ浓度、共存离子、腐殖酸等对SDZ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体系的实际应用前景.结果表明,Fe-MOFs/PS/HA体系在较宽的初始pH值范围(3~6)内,对于SDZ的180min去除率可达到90.1%以上.适量的HA可以促进Fe-MOFs/PS体系降解SDZ的性能.自由基清扫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实验表明,Fe-MOFs/PS/HA体系降解SDZ的过程中产生了SO4-·、·OH、O2-·以及1O2.在本文考察范围内,Fe-MOFs/PS/HA体系对SDZ的降解性能随pH值(pH=3~6)升高逐渐下降;随着PS、HA、Fe-MOFs浓度的升高,SDZ去除率呈现率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氯离子、腐殖酸等因素对该体系应用于实际地表水存在负面作用,但HA可以强化该体系在自然环境下降解SDZ的效果.循环实验结果表明,Fe-MOFs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2.
秦萧  甄峰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2774-2788
现有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主要遵循空间开发导向,利用静态数据和用地分配标准、评估及预测模型开展,存在一定的“区域偏好”和“规模求大”现象。在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实施要求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方法需要及时革新。关注到信息或智能技术深度影响下未来城镇场所空间将转变为流动空间这一必然趋势,不同尺度生产、生活及生态要素时空流动与分配将是城镇建设用地科学配置的关键。因此,利用多源要素流大数据和多学科分析方法,试图从城镇空间发展水平评价、城镇要素流动网络时空模拟与用地分配、城镇要素功能区识别与开发边界划定、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效果动态评估4个方面,建立基于要素流动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方法框架。结果表明:(1)城镇空间发展水平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城镇对区域现状要素控制、吸引及溢出的能力,并从空间发展规模、活力及品质三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2)在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分配过程中注重利用网络优化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区域要素流动规律,并通过时空耦合模型找出不同等级和类型“空间发展水平—要素控制力”组合的城镇;(3)城镇未来扩展方向和边界形态是由内部各类要素流动变化与功能空间布局的供需时空匹配情况决定的,需要利用时空耦合、引力、CA及多智能体等模型识别要素功能影响区和流动偏好;(4)城镇建设用地配置效果评估指标需要体现生态文明、高质量、智慧治理及一体化等未来城镇发展要求和趋势。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68(Al)为吸附剂,探究其对水中典型荧光增白剂VBL分子的吸附行为.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及N_2吸附脱附对MIL-68(Al)的结构性质进行表征.探讨了p H值、离子强度、污染物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及吸附时间对MIL-68(Al)吸附去除水中VBL的影响,并对吸附等温线、动力学、热力学及吸附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IL-68(Al)对VBL的吸附能适应较宽的p H范围,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达到400.02 mg·g~(-1);吸附速率在前20 min很快,并且能在180 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吸附自发进行并且主要由熵驱动;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对吸附均有贡献,静电作用是吸附发生的主要机制.由以上结果可知,MIL-68(Al)是一种潜在的高效吸附剂,在去除水中的VBL分子方面极具潜力.  相似文献   
114.
对建立第三方事故调查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事故调查的根本目的在于查找事故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事故的预防措施,而事故调查的独立性对此根本目的起关键作用。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设起步较晚,事故管理机制发展不成熟,与国外先进事故调查理念相比,我国事故调查机制缺乏独立性的保障,主要表现在技术调查与司法调查未能分离、事故调查报告未能完全公开、事故调查的客观性保障不足,限制了我国事故调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分析国外第三方事故调查的机制的优势并结合我国国情,从第三方事故调查的任务、人员编制、人员培训、责任与权利、法律义务等方面提出我国第三方事故调查机制的框架,并规划了构建第三方事故调查的三阶段进程及其主要内容,以逐步实现第三方事故调查的公正、客观、高效,更好地促进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5.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不可持续城市化”和“城市不可持续化”。城市发展存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 ,制度变迁与制度供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城市可以看作是由经济、环境、社会、制度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应遵循聚集利益导向、竞争优势导向、制度创新导向  相似文献   
116.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s generated through systems principles to explain sustainability’s wide diversity of interpretation and contextual application. Sustainability is reduced to a literal interpretation as the ability to sustain, and then expressed in simple systems as the ability of one system to sustain another system over time. This reinforces the importance of time in the sustainability debate, and suggests the concept can be legitimately applied to timeframes that have absolute limits. The framework is expanded to complex systems as the changing ability of one or many systems to sustain the changing requirements of one or many systems, over time. This accommodates multiple relations and system dynamics, and hints at the extraordinary complexity encompassed by the sustainability concept. Practical implications relate to the evolving meaning of sustainability, the need for continual change to remain sustainable, and that the sustainability concept can be validly applied to virtually any context or situation that exhibits a dimension of continuity. Derived criteria useful for clarifying contextual applications of sustainability include stating the how, what, why, who and for how long of sustainability, along with indicat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hierarchical tier at which the concept is being applied.  相似文献   
117.
可持续发展的给水工业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给水工业的系统框架 ,分析了给水工业的宏观和中观系统结构及其内在关系 ,讨论了不同层次的系统对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为制定我国水工业发展的政策和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8.
采油废水生物法处理出水活性炭吸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颗粒活性炭(GAC)对经胜利油田乐安联合处理站"隔油-混凝-过滤"和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工艺处理后的采油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GAC对生物处理出水COD(70~80mg/L)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温度35℃,时间为2h时,GAC静态吸附生物处理出水(pH8.0~9.0),内COD的去除率可达50%。动态吸附操作的过水流速为1~5m/h、接触时间19.2~96min时,吸附处理出水COD低于60mg/L,可以达到标排放要求。当体积速度小于2.0m3/(m·3h)时,过水流速变化对实际处理水量和单位炭吸附COD量影响不大,可作为吸附塔工程设计的参数。GC/MS分析结果表明,GAC对生物处理出水中的卤代烃、杂环化合物及羧酸衍生物去除效果较好,卤代烃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中的主要有机成份为大分子有机酸。由有机概念图判断,被吸附的主要物质为憎水的非极性有机物。  相似文献   
119.
Academic and corporate interest in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as risen considerably in recent years. This can be seen by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and in particular by journal special issues. To establish the field further,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wofold. First, it offer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aking 191 papers published from 1994 to 2007 into account. Second, it offer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comprising three parts. As starting point related triggers are identified. This allows putting forward two distinct strategies: (1) supplier management for risks and performance, and (2)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It is evident that research is still dominated by green/environmental issues. Social aspects and als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ustainability are still rare.Both practitioners in companies and academics might find the review useful, as it outlines major line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Further, it discusses specific features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s as well as limitations of existing research; this should stimulate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0.
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以流域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给出了指导,但作为规划环境评价对象之一的流域规划,该导则目前还没有给出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依照DPSIR框架的思路,初步建立了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集。但DPSIR框架也不是很完善,因其对因果关系简化过多,难以了解复杂的现实因果关系,所以要达到真实的综合环境评价,需要对现实指标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改进DPSIR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