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57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10篇
综合类   846篇
基础理论   525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207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乌梁素海湿地鸟类栖息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收集近30年鸟类种类及种群数据变化的资料,分析乌粱素海不同鸟类栖息环境的栖息地服务功能,从而评估鸟梁素海湿地鸟类栖息地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结果表明:乌梁素海湿地鸟类栖息地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为不好。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以沙湖为例进行论证,最终得出沙湖生态系统健康度为0.32,属于不健康,制约沙湖不健康的疾病因子在于:湿地的补水水质差,导致湿地水质污染加重,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并且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物种多样性逐年下降,以上因素最终导致了沙湖湿地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下降,湖区湿地健康水平较低,根据对沙湖湿地功能的分析,最终设计出了沙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恢复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3.
生物完整性指数是水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河流等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但利用水体中分解者微生物群落构建IBI评价标准的报道很少,针对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研究更是鲜见.本研究针对包钢稀土尾矿库周边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开展评价工作,基于地下水环境中微生物群落Illumina高通量测序信息,筛选关键环境因子,甄别敏感或耐受微生物分类属,确定候选生物参数,探索针对地下水的微生物完整性指数(microbiome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M-IBI)评价流程与标准构建方法.结果表明,总计12个地下水样点中,4个样点属于健康等级(Ⅰ级),占总样点的33.3%;2个样点属于亚健康等级(Ⅱ级),占总样点的16.7%;5个样点属于一般等级(Ⅲ级),占41.7%;1个样点属于较差等级(Ⅳ级),占8.3%;总体来看,靠近尾矿库的样点健康等级较低,而远离尾矿库参照点受到的干扰较小,健康等级较高,这可能与人类活动干扰影响程度密切相关.参照该地区地下水理化参数基础上的水质情况分析结果,发现应用M-IBI指数可较合理地评估包头稀土尾矿区周边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合生态系统健康内涵,本研究初步提出针对地下水生态系统健康的M-IBI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流程.  相似文献   
84.
吉林西部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及其水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特点,以1997—2011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物质守恒原理的氮平衡模型,估算了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的氮收支情况,并分析了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5年该区氮输入量平均值为56.98×104t·a-1,其中化肥输入氮占总氮的79.59%;氮输出量平均值为42.60×104t·a-1,以作物收获输出为主;氮平衡量变化范围为10.17×104~21.91×104t·a-1,均值为14.38×104t·a-1;氮平衡模型的各项呈增长趋势,受农业生产情况差异的影响,年际间时序变化较大,县市间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吉林西部农田生态系统氮平衡表现为盈余状态,氮素的盈余主要受氮肥施用和作物收获影响,农田生态系统氮素的持续盈余并累积对水环境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借助该区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受盈余氮素的影响,该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均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氮超标.  相似文献   
85.
针对传统及现有水生态足迹理论及其模型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供给及净化服务功能的贵州省水生态占用概念与模型,将其划分为生物生产和非生物生产的水生态占用两部分,建立水产品、水资源、水环境3类账户,并在此基础上以2000—2014年的贵州省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水产品账户中,贵州省水产品消费的水生态占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水生态承载力波动变化较小,水产品消费呈生态赤字状态,且其生态压力较大;(2)水资源账户中,贵州省淡水资源的水生态占用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水生态承载力则呈明显波动的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大,淡水资源消费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且其与水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态势一致,淡水资源消费的生态压力较小;(3)水环境账户中,水环境生态压力主要来源于氮污染,2000—2010年消纳污染的水生态占用变化不大,2011—2014年波动较大,历年生活水污染账户值均大于工业,今后要注重加强生活水污染防治,消纳污染的水生态承载力呈波动变化的趋势,水环境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其生态压力较高;(4)与现有生态足迹模型的比较分析可知:该模型核算更为全面;不考虑均衡因子,并以最大水生态压力指数来评价区域水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状态具有合理性,更能准确反映贵州水生态的实际情况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6.
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湖泊生态健康状况评定、环境问题诊断和湖泊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江汉湖群实际情况和生态特点,选取江汉湖群五大湖泊—梁子湖、长湖、洪湖、斧头湖和武湖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并结合GIS技术的研究方法,从生物、水质、生境特征及生态压力4个方面选择15个代表性评价指标,构建江汉湖群典型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方法,对江汉湖群五大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汉湖群五大湖泊生态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值为5.47~7.46,梁子湖得分最高,其余依次为斧头湖、洪湖、长湖和武湖.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等级看,五大湖泊中梁子湖和斧头湖处于比较健康状态,而洪湖、长湖和武湖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能够较客观系统地评价江汉湖群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作为江汉湖群健康诊断的评价方法.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江汉湖群的分类管理提供较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7.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水生态系统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棉田、菜地、果树和茶叶上的农业害虫以及卫生害虫,也用于渔业生产上杀灭寄生虫。近几年来其使用量越来越大,是传统有机磷农药的替代品。它具有高效广谱、低残留的特点,对光稳定,在哺乳动物体内代谢、排泄迅速,但是对水生态系统危害较大。报道了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水生生物的急、慢性毒性和中毒机理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有待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8.
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获得了迅速的提升,但随之也带来了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及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视度。而在当前的生态系统当中,水生态系统与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因而需要着重给予相应的关注。本文主要以向家坝水生态系统为基础,分析了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及修复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89.
A portion of Arizona’s San Pedro River is managed as a National Riparian Conservation Area but is potentially affected by ground-water withdrawals beyond the conservation area borders. We applied an assessment model to the Conservation Area as a basis for monitoring long-term changes in riparian ecosystem condition resulting from changes in river water availability, and collected multi-year data on a subset of the most sensitive bioindicators. The assessment model is based on nine vegetation bioindicators that are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surface water or ground water. Site index scores allow for placement into one of three condition classes, each reflecting particular ranges for site hydrology and vegetation structure. We collected the bioindicator data at 26 sites distributed among 14 reaches that had similar stream flow hydrology (spatial flow intermittency) and geomorphology (channel sinuosity, flood-plain width). Overall, 39% of the riparian corridor fell within condition class 3 (the wettest condition), 55% in condition class 2, and 6% in the driest condition class. Condition class 3 reaches have high cover of herbaceous wetland plants (e.g., Juncus and Schoenoplectus spp.) along the perennial stream channel and dense, multi-aged Populus-Salix woodlands in the flood plain, sustained by shallow ground water in the stream alluvium. In condition class 2, intermittent stream flows result in low cover of streamside wetland herbs, but Populus-Salix remain abundant in the flood plain. Perennial wetland plants are absent from condition class 1, reflecting highly intermittent stream flows; the flood plain is vegetated by Tamarixa small tree that tolerates the deep and fluctuating ground water levels that typify this reach type. Abundance of herbaceous wetland plants and growth rate of Salix gooddingii varied between years with different stream flow rates, indicating utility of these measures for tracking short-term responses to hydrologic change. Repeat measurement of all bioindicators will indicate long-term trends in hydro-vegetational condition.  相似文献   
90.
From 1988 to 2003, the St. Lawrence Action Plan, a Canada – Quebec cooperation agreement on the St. Lawrence River, helped to mobilize a still-growing number of stakeholders in the con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is great river and generated tangible results in a number of areas of intervention. The successes enjoyed in the area of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and urban clean-up, in protecting plant and animal species and their habitats, and in acquiring new knowledge on the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ecosystem reflect the sustained efforts of government and non-government partners over the course of those 15 years. The committed involve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provides assuranc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is vast ecosystem.The Canadian Crown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tain a non-exclusive, royalty free licence in and to any copyri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