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60篇 |
免费 | 369篇 |
国内免费 | 6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4篇 |
废物处理 | 109篇 |
环保管理 | 2429篇 |
综合类 | 2369篇 |
基础理论 | 1300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193篇 |
评价与监测 | 152篇 |
社会与环境 | 1523篇 |
灾害及防治 | 23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227篇 |
2023年 | 214篇 |
2022年 | 163篇 |
2021年 | 222篇 |
2020年 | 248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224篇 |
2016年 | 196篇 |
2015年 | 160篇 |
2014年 | 231篇 |
2013年 | 478篇 |
2012年 | 430篇 |
2011年 | 466篇 |
2010年 | 322篇 |
2009年 | 325篇 |
2008年 | 304篇 |
2007年 | 453篇 |
2006年 | 450篇 |
2005年 | 365篇 |
2004年 | 373篇 |
2003年 | 352篇 |
2002年 | 341篇 |
2001年 | 292篇 |
2000年 | 312篇 |
1999年 | 240篇 |
1998年 | 174篇 |
1997年 | 146篇 |
1996年 | 117篇 |
1995年 | 100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5篇 |
1975年 | 4篇 |
1973年 | 4篇 |
1971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影响及一体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进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3):96-1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以稳步提高农产品供给的农业发展模式在迅速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危及可持续农业发展,因此,农业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本文对农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论证了生物多样性对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提出了用生态农业改造传统农业,从而实现农业发展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双赢。 相似文献
992.
海洋碳汇渔业绿色发展空间关联性及其外溢效应对于海水养殖业的有效协调和区域海洋环境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科学估算沿海各省(自治区)海水养殖渔业碳汇量并探讨其空间相关性特征是制定差异化渔业碳汇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2006—2016年中国大陆沿海9个省(自治区)的碳汇渔业资源清查数据,在检验和比较省域空间渔业碳汇总量相关性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渔业碳汇的外溢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海水养殖渔业碳汇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渔业碳汇量也存在明显差异。②研究期内的Moran's I指数整体呈现为\"V\"型的波动变化特征,渔业碳汇在省域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备显著的空间相关性。③海水养殖渔业碳汇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通过随机效应的杜宾模型分解后得出渔业产值、劳动力投入的直接效应为正,而渔业受灾面积和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的直接效应为负;从间接效应来看,渔业产值在各省域间存在竞争与依存关系,海水养殖业劳动力投入和渔业技术推广的项目经费投入在各省域间存在互补关系。因此,中国沿海各省份在发挥海洋水产养殖业生态功能时,应当考虑省域区位因素,合理制定兼具差异化和协调性的海洋碳汇渔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993.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与国外发达国家都市连绵区相比面临着一系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与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港澳回归并和珠江三角洲结合以及多条新的南北通道出现将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的地位遭到进一步的挑战。有鉴于此,提出一系列实施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建设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2)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都市连绵区最终形成;(3)加大支柱产业、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与园区和基础设施投入;(4)加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内部的分工与协作;(5)加强政府对区域发展的调控能力;(6)开展跨行政区规划,促进长江三角洲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4.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状况以及经济低谷地区的崛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我国是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的大国之一,存在着多种尺度的区域发展差异。从中小尺工区域差异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发展差距扩大趋势有其影响,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经济相对落后的低谷地区。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于香港--珠江三角洲、上海-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环渤海三个经济隆起带之间,处于省际交界处。按照类型可以分为黄泛平原区、丘陵山区和沿海库区。东部经济低谷地区区位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交通可达性较差,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化水平发展严重滞后,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崛起机制和途径,低谷地区发展呵以分为资源转换型、非国有经济推动型和外资推动型。建议国家修筑贯穿沿海经济低谷地区的东部沿海铁路大通道,降低沿海经济低谷地区设定标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特殊贫困地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从而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5.
论工业企业生态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泽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5):107-110
早在19世纪,生态学家就提出了生态规划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环境运动的发展,生态规划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利用生态规划的理论对工业企业进行科学的规划不仅是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要促进工业企业与所在区域环境的和谐、持续与发展,需要树立现代生态观念,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制定并实施生态规划。 相似文献
996.
Marco Keiner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5,6(4):379-392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now 15-year-old. There are a lot of definitions and models for its explanation — ranging from triangles and prisms to eggs — but still its sense is diffuse. Moreover, important aspects like equity are not sufficiently taken into account.The following article takes a critical look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shows logical, systemic, philosophic and ethic reasons for the re-development of substantial parts of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inciple of Good Heritage it provides a rough outline of a future Concept of Evolutionability, comprising a first tentative for a definition of evolutionable development, aiming at achieving a more appropriate and more workable mainstream view of sustainability.Readers should send their comments on this paper to: BhaskarNath@aol.com within 3 months of publication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997.
梁亚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7(4):323-327
工业的发展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创造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平顶山这一典型资源型城市工业发展的条件和现,针长期以高耗资源和粗放经 特征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其工业可持发展 途径,实现结构合理化及优化投资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在环境质量和资源基础上都可以长期承受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98.
Tanay B. Yıldırım Tutku Ak Zuhal Ölmez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8,10(6):871-881
While the world is going into different tourism expectations, the tourism understanding in Turkey is defined as tourism in the sea-sand-sun triangle.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contribute to the income and lo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by developing nature-based tourism. Besides, with the sustainable use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natural-cultural assets, the damage of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industry on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could be reduced. In this study, it is aimed to bring up the nature-based tourism concept in Çanakkale by evaluating the nature-based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general of Turkey and assessing the natural-cultural resources that Çanakkale comprehends.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that have a nature-based tourism potential in Çanakkale and the tourism activities that are most suitable for these areas have been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999.
清洁生产的回顾与展望——世界及中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促使清洁生产在新的世纪里持久深入地进行 ,有必要对其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 ,也非常有必要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判断预测。本系列文章共包含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了世界范围内及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展情况 ,第二部分归纳了国际上清洁生产的成功做法和发展趋势 ,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未来几年内的清洁生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00.
长江流域商品粮基地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长江流域横跨我国中亚热带,光、热、水气候资源及其时空组合优势明显,土地自然生产力较高。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流域内山地比重大,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偏少,在现有耕地资源有限和粮食市场不稳等的多重压力下,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南粮北调”正逐渐被“北粮南调”所取代。在分析长江流域粮食生产现状和近二十年来商品粮基地建设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从流域经济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发挥长江流域粮食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