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312篇
基础理论   137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71.
Mounting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contribu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provided by urban forests to quality of life in cities, yet these services are rarely explicitly considered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targets. We quantify regulating services provided by urban forests and evaluate their contribution to comply with policy targets of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in the municipality of Barcelona, Spain. We apply the i-Tree Eco model to quantify in biophysical and monetary terms the ecosystem services “air purification,” “global climate regulation,” and the ecosystem disservice “air pollution” associated with biogenic emission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urban forests regulating services to abate pollution is substantial in absolute terms, yet modest when compared to overall city levels of air pollution and GHG emissions. We conclude that in order to be effective, green infrastructure-based efforts to offset urban pollution at the municipal level have to be coordinated with territorial policies at broader spatial scales.  相似文献   
572.
NID半干法脱硫灰生产蒸压砖中试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NID半干法脱硫灰综合利用,对利用吉林某电厂NID半干法脱硫灰作为主要原料在现有生产线生产蒸压砖进行研究,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对现有生产线的各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及配方优化下,可以解决直接利用NID半干法脱硫灰为蒸压砖主要原材料所产生的诸如层裂、龟裂、强度低等问题,生产出30%NID半干法脱硫灰添加量的蒸压砖。并在对NID半干法脱硫灰进一步预处理下,生产出40%NID半干法脱硫灰添加量的蒸压砖。产品满足国家M15标准规定的外观、强度及抗冻融性等指标。  相似文献   
573.
李超  侯成林  吴为中  朱擎 《生态环境》2010,19(12):2960-2965
以滇池流域受污染的大清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示范工程研究,根据气候条件、进水水质和运行工艺分为6个工况,以探索污染负荷和工艺参数对CRI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力负荷2 m.d-1、湿干比1:1是该示范工程运行的最优工艺条件。CRI系统对有机物(COD)的平均去除率范围17.42%~63.75%;对氨氮去除效果受进水水质影响,高、低污染负荷下NH3-N去除率分别为56.71%、85.48%;CRI示范工程硝化作用较强,反硝化能力较弱,对TN的平均去除率范围为10.69%~28.29%;CRI示范工程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27.62%,最佳工艺条件下为50.23%。CRI系统可通过对填料进行优化组合、适当增大饱水带高度,强化除磷脱氮能力。  相似文献   
574.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二恶英减排的环境技术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琼  彭政  高新华  汪澜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0):1279-1283
分析了水泥生产过程中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以下简称“二恶英”)的产生机理和国内外排放情况,针对我国部分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工艺二恶英排放偏高和窑炉能效偏低的问题,选择典型的新型干法水泥窑,开展了二恶英、常规污染物排放情况监测和能效检测及诊断,提出了二恶英协同减排措施,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并对改造后的排放和能效改进情况、环境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评估. 结果表明:采用提高能效、充分燃烧、快速冷却废气及确保进入除尘器的废气温度低于200 ℃等二恶英减排最佳可行技术,烟气中二恶英的量降低了91.8%,单位熟料的能耗水平降低了2.08%;同时,颗粒物等常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实现了协同减排. 企业通过节能和余热利用获取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75.
渭河流域硅藻群落特征及水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比较丰水期和枯水期硅藻群落结构特征的差异性,对渭河流域进行水生态健康评价,于2012年10月(丰水期)和2013年4月(枯水期)对渭河流域60个采样点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丰水期共采集到硅藻221种,枯水期为148种. 多响应置换过程结果显示,渭河水系、泾河水系和北洛河水系硅藻群落存在显著性差异. 丰水期渭河水系和北洛河水系硅藻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0、3.05、0.63和37、3.42、0.66,显著高于枯水期的23、2.11、0.46和23、2.52、0.56. 泾河水系丰水期和枯水期硅藻参数无显著性差异. 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影响渭河水系、泾河水系和北洛河水系硅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Flux(流量)、ρ(SS)和ρ(TDS)(TDS为总溶解固体);枯水期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ρ(NH4+)、ρ(SS)和Hard(硬度). 应用硅藻生物完整性评价法(D-IBI)和生物硅藻指数法(BDI)对渭河流域进行健康评价,其结果显示,渭河流域丰水期和枯水期整体健康状况一般,渭河水系上游及右岸支流、泾河水系源头及北洛河水系中游地区健康状况较好,渭河水系下游、泾河水系中下游以及北洛河水系上游和下游地区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576.
苏航  银燕  朱彬  王自发  李杰  潘小乐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1):1921-1932
利用耦合了Wesely大叶阻力干沉降模型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系统NAQPMS,对环渤海地区SO2和NO2的干沉降敏感因子、干沉降通量、空气质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稳定度、太阳辐射、季节、下垫面类型为干沉降的主要敏感因子.大气越稳定,干沉降速率越小.太阳辐射越强,干沉降速率越大.SO2早秋干沉速率最小,冬季最大;NO2春、夏、早秋、晚秋的干沉降速率大致相同,冬季最小.SO2的干沉降速率在水面上较大,在沙漠上较小;NO2的干沉降速率在农田上较大,在水面上较小.由于不同敏感因子的共同作用,使得环渤海大部分地区SO2干沉降通量密度为0.05~0.25mg/(m2×s),NO2干沉降通量密度均为0.05~0.30mg /(m2×s),高值区均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以及辽宁中部的部分地区.干沉降通量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秋季、春季、冬季和夏季,白天干沉降通量密度普遍大于夜间,且在渤海海面上也有一定的干沉降通量.由于干沉降、源排放、输送等作用的共同影响,使得环渤海地区SO2平均浓度为(5~20)′10-6,NO2平均浓度大致在(20~60)′10-6,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以及辽宁中部的部分地区.夏季个别地区浓度较高,大部分地区浓度较低,春、秋、冬3季大部分地区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577.
多孔陶瓷材料在高温气体干法除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环保产业的高科技化趋势日益明显,新材料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介绍了多孔陶瓷材料和该材料在高温气体干法除尘中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几种典型多孔陶瓷除尘器的结构特征和性能优缺点,通过比较国内外对多孔陶瓷材料在高温气体除尘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578.
Size resolved particle composition and nitric acid (HNO3)measurements from the ASEPS'98 experiment conducted in the BalticSea are used to provide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substantialgas-particle transfer of oxidized nitrogen (N) compounds in themarine boundary layer. We then focus on the importance ofHNO3 reactions on sea salt particles in determini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N dry deposition to marine ecosystems.Modelling results obtained assuming no kinetic or chemical limiton HNO3 uptake and horizontally homogeneous conditions withnear-neutral stability, indicate that for wind speeds 3.5 – 10 ms-1 transfer of HNO3 to the particle phase to formparticle nitrate (NO3 -) may decrease the N depositionvelocity by 50%. We extend this research using the CHEM-COASTmodel to demonstrate that, in a sulphur poor environment undermoderate wind speeds with HNO3 concentrations representativeof those found in the marine boundary layer, inclusion ofheterogeneous reactions on sea spray significantly reducesmodelled NO3 - deposition in the near coastal zone.  相似文献   
579.
The forests of Colombia are influenced by the actions of armed groups and, in many cases, their settlers are economically dependent on illicit crops. Up to the present armed conflict has simultaneously discouraged organized exploitation in some frontier areas, and encouraged un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rein. The Colombian government seeks to end the conflict by pursuing peace negotiations, and to eradicate illicit crops. How will these policies affect the forests?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hese policies are not only dependent on the unlikely economic success of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but on making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affected areas.  相似文献   
580.
通过综合考虑影响退耕还林还草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论文以通辽地区为例,介绍了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的方法和过程。根据对2010年模型模拟结果和2000年通辽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2000~2010年该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合适区域应该主要位于研究地区的中部、南部,以及北中部。研究地区中部属于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同时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分布较密,退耕还林还草是政府用于减缓风沙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危害程度的重要生态措施;而南部和北中部属于丘陵和山区,由于过度开垦,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区域。此外,与退耕还林区相比,退耕还草区距城镇、农村居民点以及道路相对较远,具有可达性较差、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特点。论文得出的结果可为今后通辽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该文提出的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的方法对其它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