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33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43篇
综合类   573篇
基础理论   225篇
污染及防治   187篇
评价与监测   95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22种常用除草剂对蚯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农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采用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22种常用除草剂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滤纸法染毒48 h,特丁净、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和莎稗磷对蚯蚓为中等毒性,其LC50值为10.32(8310~12.23)~34.69(29.16~43.99) μg·cm-2;其次为...  相似文献   
972.
张发根  李笛  隋军 《环境工程》2011,29(6):53-57
针对传统UNITANK污泥浓度不稳定、低负荷释磷不充分以及池体容积比例不合理等不足,提出了改进工艺:双流态UNITANK;利用ASM2D模型对改进工艺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SM2D的模拟是有效的,双流态UNITANK有效克服了传统UNITANK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73.
介绍了双碱法脱硫工艺在焦化厂的应用,简单论述了现有脱硫方法各自优劣及双碱法脱硫工艺原理,并结合双碱法在焦化厂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了其应用效果及跟踪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74.
叶舟  王敏 《环境工程》2011,29(6):128-131
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工艺处理浙江绍兴某纺织企业的印染废水并回用,工程实践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良好。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COD及色度几乎检测不出,电导率小于22μS/cm,浊度小于0.1NTU,COD去除效率达到99%以上,色度及浊度的去除率均接近100%,对盐分的去除率在99%以上,总回用率达到85%。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能满足印染企业分级回用要求,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75.
基于Mann-Kendall法的水文序列趋势成分比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前水文序列趋势研究主要集中于判断一个水文序列是否存在着显著趋势特征和该序列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但由于水文序列可分解为趋势、周期、随机等成分,论文提出了趋势成分在水文时间序列中的比重问题,并基于Mann-Kendall法,得到了趋势成分比重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趋势的显著程度与对偶数p和p0的差值有直接关系,差值越大,显著程度越明显;趋势成分比重取决于该差值及序列长度;显著趋势条件下趋势成分比重分析的结果,初步揭示了序列长度对趋势成分比重的影响,证明了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时间序列趋势特征时至少需要10个及以上的样本,且随着序列长度的增加,比重相应减小,因此当序列长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时,Mann-Kendall方法是否适用于分析水文时间序列的显著趋势特征有待进一步探讨。应用于闽江流域竹岐站近72 a来径流系列的分析表明,序列呈下降趋势,但趋势不显著;趋势成分占整个时间序列近1/4。  相似文献   
976.
双极液膜法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i2O3-TiO2/Ti膜电极,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DRS)和光电性能测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i元素掺杂进入了TiO2催化剂,拓展了催化剂的光响应波长,使其在可见光下有较明显的光电响应.将Bi2O3-TiO2/Ti光阳极与Cu阴极组装成双极液膜反应器,在可见光下光催化处理活性艳红X-3B,得出当初始pH值为2.52,废水流量为80mL/min时,处理20mg/L活性艳红X-3B 150min,脱色率可达88%.双极液膜法可见光光催化的初步机理考察表明,光生电子自发由Bi2O3-TiO2表面转移到Cu电极表面,并在Cu电极表面直接还原染料,或与其表面液膜中的溶解氧反应生成H2O2,进而参与染料的氧化,由此可实现Bi2O3-TiO2/Ti的直接氧化和Cu阴极的直接还原和间接氧化的双极双效效果.  相似文献   
977.
农田重金属污染原位钝化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污染土壤重金属原位钝化修复是通过向土壤中施加一些活性钝化修复材料,通过溶解沉淀、离子交换吸附、氧化还原、有机络合等反应来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浓度、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见效快且适合大面积推广,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主要由污水灌溉、大气沉降等造成的农田土壤面源污染,一些具有吸附固定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特性的天然物质和工业副产品都可运用在实地的钝化修复中,且不同类型的钝化修复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各不相同。采用实验室评价和实地应用评价,一方面可以评估钝化修复材料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固定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评估钝化修复材料对土壤理化性状、养分状况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钝化修复中不同来源的钝化剂进行了分类,目前广泛使用的钝化修复剂主要包括硅钙物质、含磷材料、有机物料、黏土矿物、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生物碳及新型材料等,概述了它们各自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从研究方法、评价指标、环境影响因子、钝化机制以及环境风险评价等方面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应重点关注钝化修复剂对土壤-作物系统的潜在环境风险以及钝化材料修复效果的田间长期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978.
地下水浅埋区的加油站油品渗漏可直接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上海市黄浦江上游地区、崇明岛以及长兴岛内的119家加油站进行渗漏污染潜势分析,计算各加油站的LPV(leaking potential value,污染潜势值),并用四分法将119个加油站按LPV分为4个评价等级,有9个加油站LPV很高,3.60≤LPV<4.07;49个加油站LPV较高,3.18≤LPV<3.60;47个加油站LPV一般,2.73≤LPV<3.18;14个加油站LPV较低,2.28≤LPV<2.73. 针对2个LPV较高的已歇业加油站开展现场打井监测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加油站的潜水层均出现油品渗漏污染,其中加油岛、管线区以及储油罐区是加油站渗漏污染重灾区,土壤中污染物以苯系物、萘以及总石油烃为主,总石油烃检出率达到71.4%~88.9%;地下水中污染物以总石油烃和MTBE(methyl tert-butyl ether,甲基叔丁基醚)为主,总石油烃检出率达到80.0%~100.0%,MTBE检出率达到33.3%~71.4%,对地下水源污染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979.
River-bed sediments from the Pangani basin, Tanzania, were characterized for elemental compositions, following contamination risks from rapid expansions of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are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two individual seasons and analyzed by high-polarizing beam 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 (EDXRF) for eight major and 14 trace elements. Evaluation of enrichment factors (EF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lemental flux and assess the contributions of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The abundances of the major elements followed the order Si?>?Al?>?Fe?>?Ca?>?K?>?Ti?>?Mn?>?P, similar to that of the upper earth's crust, and were generally from the weathering of the bed-rock.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ypical anthropogenic trace-elements (Cr??1, V??1, Ni??1, Cu??1, La??1) coupled with high EFs (>2) in some locations indicated contamination associated with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activities. Factor analysis extracted five principal components that contributed to 96.0% of the total observed varia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iver-bed sediments of the Pangani basin were influenced to a larger extent by lithogenic sources than anthropogenic impacts.  相似文献   
980.
In order to search the source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PCDDs) and dibenzofurans (PCDFs) in blue mussel in Osaka bay, sediments from Osaka bay and from rivers running near an urban municipal incinerator were analysed for PCDDs, PCDFs and PCBs. The river and estuary sediments were all found to be contaminated with PCDDs at average levels of 9.8 and 12ppb on the dry basis, PCDFs of 7.8 and 5.1 ppb, and PCBs of 1600 and 1300ppb, respectively. The two sediments contained similar profiles of specific isomers and congeners of PCDDs and PCDFs with each other. In addition, there was observed positive close correlations between PCDD and PCDF levels in the two specimens as well as fly ash from urban municipal incinerators. These allo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ain source of the two chemicals in Osaka bay is fly ash from waste incin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