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87篇
安全科学   262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516篇
基础理论   121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121篇
灾害及防治   1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5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针对页岩气特殊的开发方式及环评难度比常规气大的特点,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建立了页岩气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曲线投影的方式,并将投影寻踪方法和动态聚类方法相结合,提出了曲线投影寻踪动态聚类的定量评价方法;基于样本各指标的曲线投影和动态聚类方法寻找最佳投影方向,并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优化模型。结合全局最优经验指导和信息素交流,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维持蚁群的多样性,且收敛性较好,同时也避免出现局部最优。对四川省威远页岩气区块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2011年和2014年的环评属于差类(4级),2012年和2013年的环评属于中类(3级),其中植被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地表水质达标率、废水排放量、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达标率等指标对生态环境评价的影响较大。在页岩气开发初期,由于开发技术落后,再加上环保投资不高,环保意识不强,造成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随着学习借鉴美国的经验,及页岩气的开发技术进一步提高,加上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威远页岩气区块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的遏制。但开发时间越长,开采难度越大,将会产生更多更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结果与威远页岩气开发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符,为页岩气气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奠定了科学基础。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方法具有无需设定参数、操作简单、客观等优点,是页岩气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2.
当前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共识。然而仅仅依靠全要素生产率不能转变生产方式,关键在于区分绿色与非绿色偏向。研究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方法,对比分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软技术"、绿色"硬技术"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依靠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发展需要区别绿色与非绿色偏向;2必须注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绿色发展的作用及其运行机制;3不同偏向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空间学习效应不同;4绿色"软技术"对绿色发展贡献不充分。这就意味着,在当前中国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收紧的背景下,要区别绿色与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作用,否则将不能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重视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重视绿色管理技术等绿色"软技术"对绿色发展的贡献。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既要重视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又要考虑技术市场、劳动智力结构、劳动者年龄结构的影响。提升绿色"软技术"的贡献率,改善绿色技术效率变动的吸纳能力。通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空间学习效应,实现中国省际区域间绿色可持续协同发展。此外,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绿色技术时,既要重视对绿色"硬技术"的吸收,又要重视对绿色"软技术"的再学习。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要继续鼓励支持绿色"硬技术"自主研发,巩固提升绿色"硬技术"对绿色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63.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动力及其作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作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动力,本文采用1989-2013年4组省际面板数据经由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估计了10个动力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水平与作用途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水平、市场化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异质性企业集聚水平和对外开放度的综合指数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回归估计系数分别为0.575 7,0.212 5,0.136 8,0.064 4和0.018,表明技术创新、市场化改革、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企业集聚和对外开放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动力因素。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和异质性企业集聚通过提高前沿技术进步率和生产效率变化率以及规模报酬收益率途径,市场化改革通过提高前沿技术进步率途径,人力资本积累与对外开放通过提高前沿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报酬收益率途径,促进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政策实施和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负向或拖累作用,但是,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能够提高前沿技术进步率,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政策能够提高规模报酬收益率,金融发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长率和规模报酬收益率,这5项动力因素对促进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贡献有待提高。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尽快攻克制约生产率增长的核心技术,统筹考虑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政策实施以及加快金融领域改革等政策建议,以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  相似文献   
64.
湖北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湖北省内部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2005年、2010年、2013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核算湖北省17个市(州、林区)在三个时间节点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对各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盈亏状况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17个市(州、林区)的总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呈迅速增长趋势,其中中部地区增长最快;2005年生态赤字最为严重的地区集中于以武汉为代表的中东部,2013年生态赤字最为严重的地区集中于中西部,生态赤字空间分布的重心逐渐由东部向西部转移;6种生态生产性土地增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建筑用地、化石能源、草地、水域、林地和耕地,其中潜江、恩施、天门、仙桃、黄冈等地建筑用地生态足迹增速最快,十堰、鄂州、黄石、荆州、荆门等地则是水域生态足迹增速最快,草地、水域、化石能源用地和耕地的生态足迹增长共同决定各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5.
利用1996~2007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变化强度、相对变化率及景观生态学角度,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地扩展迅猛,城镇加速蔓延,从而导致区内耕地面积锐减,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则逐年上升,交通用地的变化幅度及动态度最大;各用地类型的变化强度在此期间呈一定波动,除牧草地外,交通用地历年的变化强度之和最大,其次为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其他农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用地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渐趋稳定;各市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他农用地的变化幅度及相对变化率差别不大,而园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及未利用地的变化幅度及相对变化率区域差异较大,且三市园地、牧草地及未利用地的变化方向不一致。  相似文献   
66.
超细粉煤灰基成型吸附剂的动态吸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成型吸附剂,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和Cr6+进行动态吸附研究,绘制穿透曲线,利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穿透曲线的通式Ct=A1A2〖〗1+(t/t0)p+A1。结果表明,初始浓度C0=25 mg/L,填料高度不同时,达到穿透点的时间随填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填料高度h=200 mm,初始浓度不同时,达到穿透点的时间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该吸附剂对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均有较好的吸附性能;穿透曲线通式的回归线性相关系数表明,该通式可很好地反映超细粉煤灰成型吸附剂的动态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67.
主要采用调查法、访问法等,对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教师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教师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情况,教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内容及地点,教师的闲暇时间与体育支出,学院教师体检等情况,建议我院教师注重身体健康,增强健身意识,建议学院为教职工的健康工作和生活创造健身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68.
This communication summarizes the main findings of INASUD, an European-wide research project on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climate policies. The project aimed at improving the framing of climate policy analysis through the parallel use of various existing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 I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link between uncertainty regarding damages and inertia in economic systems. Results show that the Kyoto targets and timing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but offers little insurance for longer-term climate protection. Flexibility mechanisms offer potentials for cooperation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re necessary to tap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joint carbon and sulfur emissions abatement.  相似文献   
69.
We propose a stochastic dynamic programming framework to model the management of a multi-stand forest under climate risk (strong wind occurrence). The preferences of the forest-owner are specified by a non-expected utility in order to separately analyze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and risk aversion effects. A numerical method is developed to characterize the optimal forest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the optimal consumption-saving strategy. The stochastic dynamic programming framework is applied to a non-industrial private forest-owner located in North-East of France. We show that the optimal decisions both depend upon risk and time preferences. 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thank participants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in Toronto, at the PARIS 1 seminar on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at the 2004 Applied Microeconomics Conference in Lille and at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 at Budapest.  相似文献   
70.
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信息系统,无论对企业内部事故预防还是对职工健康安全,还是节省国家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十分必要。应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和数据库软件,对冲压作业进行综合管理评价、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性评价及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进而对冲压作业风险进行评价分级,建立动态的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保存所有评价的项目资料,供应用和参考,实现了对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的数据库动态管理,使风险评价分析工作组织化、条理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