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5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866篇
安全科学   108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838篇
综合类   2915篇
基础理论   976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31篇
评价与监测   223篇
社会与环境   620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41.
Data from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EP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Program (EMAP) from 1990 to 1993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condition of the Long Island Sound (LIS) estuary. Ambient water, sediment and biota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from 53 LIS stations using an unbiased sampling design. The design consists of two LIS subunits, LIS proper, and small estuaries (<2.6 km2) at the margins of the Sound. Selected indicators of condition included: benthic species composition, abundance and biomass; fish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gross external pathology; sedim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ediment toxicity; and water clarity and quality. Results of the four-year sampling indicated that 28(±11)% of the areal extent of LIS proper had a benthic index < zero (impacted) and 51(±12)% of the area of small estuaries was impacte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other indicators also shows that small estuaries were particularly affected. For example, 42(±10)% of the areal extent of small estuaries exhibited sediment toxicity, and significant chemical contamination was evident in 22% of the area of small estuaries. Low dissolved oxygen (D.O.) concentrations (<5 ppm), however, appeared to affect only the deeper open waters of western LIS. Approximately 48(±12)% of the areal extent of LIS proper documented exposure to at least moderate D.O. stress (<5 ppm). The overall results of this monitoring study indicate that significant anthropogenic impacts have occurred in LIS and that if remediation was to take place, specific localized sediment problems would need attention. Point source and non-point source nutrient inputs to the Sound, 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the primary causative factor for the observed hypoxic conditions, would also need attention.  相似文献   
342.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思考。指出生态危机是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基本背景;生态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如协调、适应、稳定、有序、循环再生及生态系统理论等,是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规划、生态技术与生态管理在内的广义生态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43.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庄子在生态环境伦理方面就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知止”等。这些观点对我们解决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44.
掌叶木为我国特有残遗植物 ,仅分布在广西与贵州接壤的石灰岩地区。因人为破坏、生境特殊及自身特性影响 ,资源稀少 ,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本文研究了其生态生物学特性 ,并初步探讨其致濒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45.
近十年生态工程在中国的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生态工程近 1 0多年有进一步发展 ,研究和应用对象扩展为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目标明确为可持续发展 ,从追求一维的经济增长或环境与自然保护 ,走向富裕、健康、文明三维一体的复合生态繁荣。在充实“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工程原理和生态控制论的基础上 ,总结出生态工程设计的 8项原则。方法论发展为从物理过程的量化走向生态过程的序化 ,从工程结构的优化走向生态格局的进化 ,从机器的人工智能走向人的生态智能。技术路线发展了硬件、软件、心件耦合 ;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组合 ;调控复合生态系统全生态过程 ;寓环境保护于生产和消费中 ,寓废弃物处理于利用中 ;结构和功能纵横耦合成食物链网式、生命周期式、生态系统式等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46.
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南涌流域近年来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为了解受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水平与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与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已不同程度受到重金属Cu、Zn、Pb、Cd、Cr的污染,与珠三角土壤背景值相比,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Cu、Zn、Pb、Cd、Cr分别超标11.38、3.32、1.81、19.45、3.20倍;底泥中的Cu、Zn、Cr、Cd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615~0.964)。通过地累积指数法评价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中的Cd为偏重污染,Cu、Zn为偏中度污染,Pb为轻度污染,Cr为无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西南涌流域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总体属中等,主要是由Cd的含量过高引起。  相似文献   
347.
单靠道德自律及经济、行政性处罚等手段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唯有加强法律作为硬性强制性手段,才能加大环保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48.
应用遥感技术对南通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利用GIS技术对遥感监测结果进行解译与分析,同时对2006-2009年南通市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南通市生态环境类型以耕地、水域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为主,未利用土地面积极小.其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主要特点是耕地面积普遍有小幅度减少,以城镇建设用地为主的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较多,林地面积无明显变化;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所减少,以盐碱地面积减少为主,减少的面积主要用于耕地和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349.
我国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构建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是指通过对水生态系统中不同水生态指标(生物和非生物)的监测以及由数学方法综合形成的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状况。近年来,世界各国水环境管理政策发生了变化,开始强调生态保护,重视水体的生态质量。中国现行的常规理化监测指标(如COD、氨氮、BOD5)很难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求,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因此,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流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监测现状以及流域水环境管理需求,构建了包括物理生境指标、理化指标、水生生物指标在内的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监测与评价方法,以期为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的业务化运行提供可资借鉴的技术支撑,实现从单一的化学指标监测转向综合的水生态系统监测,实现流域水生态完整性的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350.
我国典型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典型村庄,基于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对典型村庄2014年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典型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达标比例为82.0%,超标村庄多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差,总体水质达标比例为67.1%,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分别为89.8%和52.6%;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欠佳,Ⅰ~Ⅲ类水质断面占72.7%,饮用水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各地区均存在超标村庄;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较为突出,出现监测项目超标情况村庄占20.6%,土壤超标村庄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农村生态质量状况相对较好,"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和华中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