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04篇 |
免费 | 2046篇 |
国内免费 | 14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47篇 |
废物处理 | 184篇 |
环保管理 | 3512篇 |
综合类 | 7212篇 |
基础理论 | 1620篇 |
环境理论 | 47篇 |
污染及防治 | 657篇 |
评价与监测 | 2015篇 |
社会与环境 | 884篇 |
灾害及防治 | 2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1篇 |
2024年 | 379篇 |
2023年 | 460篇 |
2022年 | 433篇 |
2021年 | 521篇 |
2020年 | 556篇 |
2019年 | 463篇 |
2018年 | 428篇 |
2017年 | 700篇 |
2016年 | 716篇 |
2015年 | 776篇 |
2014年 | 709篇 |
2013年 | 998篇 |
2012年 | 1091篇 |
2011年 | 983篇 |
2010年 | 803篇 |
2009年 | 754篇 |
2008年 | 557篇 |
2007年 | 839篇 |
2006年 | 826篇 |
2005年 | 755篇 |
2004年 | 613篇 |
2003年 | 653篇 |
2002年 | 463篇 |
2001年 | 444篇 |
2000年 | 438篇 |
1999年 | 304篇 |
1998年 | 220篇 |
1997年 | 210篇 |
1996年 | 164篇 |
1995年 | 156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101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8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8篇 |
1975年 | 6篇 |
1973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51.
2016年,中国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明确提出对农用地土壤实施分类管理,按照污染程度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对建设用地要防范新增污染,针对疑似污染地块,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保障地块安全再利用;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组织开展治理与修复。实施严格的土壤环境质量保护、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高风险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是落实《土十条》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我国土壤环境监管制度的重要内容。土壤环境标准是实施土壤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土十条》重要任务以及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土壤环境管理需求,以土壤环境管理需求为导向,探讨提出了包括土壤环境质量保护标准值、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值、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值的土壤环境标准值体系,可望为国家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标准制修订方法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52.
为客观掌握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实现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的动态评估和管理,首先,构建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以危险气体体积分数为主要指标的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综合评估模型;其次,构建危险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将监测数据用于评估模型,动态评估有限空间作业风险;最后,以某排水系统集水池为例,应用模型评估其作业风险。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结合危险气体监测数据,实时定量计算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动态评估有限空间作业风险;且危险气体体积分数是作业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控制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危险气体体积分数是保障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53.
多泥沙河流水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泥沙含量大、泥沙对河流CODMn浓度影响大的突出特点,运用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泥沙对CODMn浓度的影响,揭示了浑水、清水中CODMn浓度与含沙量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黄河浑水中CODMn浓度随含沙量增大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去除泥沙后清水CODMn浓度测定值随其原含沙量增大呈微上升趋势.依据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充分考虑泥沙影响的CODMn衰减经验模型.清水中CODMn浓度的变化采用完全混合反应器概念来模拟,浑水中CODMn浓度通过清水中CODMn浓度与泥沙中CODMn浓度之和来量化.模型基本方程的求解采用稳态解析解.模型中的参数通过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及室内实验结果与优化结合的方法确定.同时,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对参数和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合理,参数取值可靠,模型精度较好.模型既能揭示汇流区间人为污染对河段水质的影响,又可以反映作为面污染源的黄河泥沙对污染的影响,可作为水质预测的实用工具及规划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54.
环境政策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环境政策作用机制是环境政策有效调控的前提和核心,准确理解环境政策作用的背景、成因、过程、作用机制、效应动态、演变规律等;全面而深刻地环境政策副作用和变形的生成-演变规律,了解政策副作用形成机制、传导机制、积累发展机制、作用机制、研究政策变形对环境政策适应性和效率的影响才可能准确预测环境政策所引发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而对环境政策的反馈影响和反馈作用,才可能准确有效地设计开发政策工具和调控机制,有铲地进行环境政策调控,提高环境政策的预见性、准确性、操作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55.
856.
857.
María Luz Martín-Peña José María Sánchez-López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2010,53(3):297-315
Drawing on Ajzen'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this paper analyses whether there is a relation between managem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s toward an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the company's specific actions in this area, and also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the company size on these actions. For the data, a questionnaire was sent to 184 managers employed in industrial companies located in Spain which belonged to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produce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and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es proposed. Specif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vironmental actions carried out in the company respond at least in part to management's behavioural intentions toward these issues and the size of the firm. 相似文献
858.
859.
2006年第二季度,共选取水温、浊度、悬浮物、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氮、总磷、硬度、六价铬、高锰酸盐指数和BOD5几个指标对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汤河大桥与和平大街汤河大桥之间的汤河河段进行了水质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汤河水质仅能达到四类水的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相似文献
860.
湖泊蓝藻水华数字化预警系统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湖泊蓝藻水华数字化预警系统是我国湖泊水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探讨了构建湖泊蓝藻水华数字化预警系统的若干技术问题,包括:(1)数字化预警数学模式。提出需重视流域尺度的氮磷营养物和沉积动态输入以及营养物、沉积物对水生态结构动力过程的影响,建立非点源模型和湖泊生态结构动力学模型相耦合的预警数学模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数学模型的可借鉴模式。(2)湖泊蓝藻水华预警监测技术。总结了常规水质监测的数据筛选方法,探讨了遥感技术和实时传输监测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模式,提出了实时监测和遥感监测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实现方法。(3)湖泊蓝藻数字化预警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数学模型系统、水质监控系统的网络化集成设计模式,提出了基于网络化地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