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34篇
安全科学   461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346篇
综合类   688篇
基础理论   164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18篇
评价与监测   70篇
社会与环境   87篇
灾害及防治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61.
Abstract

The forests of Nepal, which in the past were at least nominally under the direct control of the state, are today increasingly entrusted to local people in the name of community forestry (CF). CF is considered a successful endeavour in managing forest resources, conserving biodiversity and supplying people with basic economic needs. In order to assess to what extent the two goals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meeting economic needs of people have been integrated through CF, four community forestry user groups (CFUGs) were studied in the Mid-hills ecological zone. Based on a participatory survey and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statutes and operational plans of these CFUGs, it was found that integration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was still insufficient, and that improvements in the policy and management regimes of CF are necessary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use of the forest resources.  相似文献   
262.
电子装备南海环境适应性改进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海地区环境条件非常严酷,某雷达电子装备服役于我国南海某海岛,在保持主要战技指标不变的前提下,针对南海地区高温高湿高盐雾的环境特点重新对雷达进行了环境适应性改进设计研究,在总体、电讯、结构、工艺和军方等的有效协调配合下,其改进设计得到了有效实施,通过试验验证在南海几年来的使用运行,历经高湿热、强盐雾的影响,防护设计效果满足预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63.
胡军 《环境技术》2013,(5):33-35
本文分析了汽车禁用有害物质现状及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探索汽车产品禁限用有害物控制方法,建立汽车产品绿色材料数据系统。企业通过实践,有效控制汽车产品禁限用有害物质的使用。  相似文献   
264.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control issues related to the design of a semi-closed O 2/CO 2 gas turbine cycle for CO 2 capture. Some control strategi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process design are discussed. One control structure is implemented on a dynamic simulation model using a predictive controller, and simulations assess the performance and compare its merits with a conventional PI struc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can be advantageous for operability to allow a varying (as opposed to fixed) compressor inlet pressure, at the cost of a more expensive design.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predictive controller has some advantages with respect to the simpler conventional PI control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in terms of constraint handling.  相似文献   
265.
为探索警戒作业工间休息机制,设计计算机模拟监控警戒作业实验研究疲劳与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对9个时间单元绩效数据的两两比较,发现原有实验方案存在不合理性。分析心理厌倦和暂时性注意缺失对作业绩效的干扰,找出问题根源。通过调整任务界面和参数、增加声音警示音、设置时间进度条、加强实验前自我检查和培训环节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并检验改进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实验方案产生的数据能客观描述监控警戒作业疲劳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实验结论可为设计警戒作业工间休息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6.
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和国内外对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几种常见的处置方法,并从经济性、技术工艺、运行等方面分析对比了几种处置方式的优劣。结合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运行实践经验,总结了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工程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67.
石灰石粉制浆系统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脱硫剂浆液干式制备系统的一个主要部分。针对石灰石粉制浆系统传统设计的不足,提出了石灰石浆液罐与粉仓一体化设计的优化方案,具有节省投资、占地小、设计简单紧凑、系统可靠和寿命长的优点,尤其适合我国老小燃煤机组烟气脱硫改造工程。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烟气脱硫工程。  相似文献   
268.
模糊控制在湿法脱硫烟气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烟气系统的设计情况,重点讲述了增压风机动叶的控制,针对增压风机动叶系统时滞、非线性等特点,常规PID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设计出模糊控制器,仿真后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69.
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L9(34)考察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确定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及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浓度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加热时间及滴定时间,影响较小的是溶液的酸度。在最佳测定条件下:1+3硫酸、加热8min、60s内滴定、高锰酸钾浓度为0.0100mol/L,加标回收率为101%。  相似文献   
270.
根据在海外钻井工程服务项目HSE管理中积累的经验,介绍了国外防翻架的安全标准及其设计、选材、制作和安装要求,为中国油田服务承包商进行轻型车辆防翻架制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