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71篇
综合类   264篇
基础理论   9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河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分析该区域的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明确其主要的影响因子贡献,对于指导荒漠化防治、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十分重要.该研究基于修正风蚀方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RWEQ)、一元线性回归斜率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GIS技术,分析了2000—2017年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功能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2000—2017年,黑河中下游年均防风固沙量为3.2×109 t,年均防风固沙功能约为2.44×104 t/km2;防风固沙量总体呈增强趋势,年均增加6.67×107 t,年均变化率为1.85%.②区域防风固沙功能呈现中游较强,向下游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防风固沙功能较高区约占研究区面积的31.54%,一般区占20.77%,较低区(北部荒漠区)占47.69%;甘肃省张掖市和嘉峪关市防风固沙功能呈增加趋势,回归方程系数(slope)为0~26.29%,占总面积的12.51%;额济纳旗东北部和甘肃省高台县中部防风固沙功能呈下降趋势,回归方程系数为-17.17%~0,占总面积的23.30%.③防风固沙功能主要影响因子中,风力因子最主要,贡献率为30.04%,其次为积雪覆盖、土壤湿度、植被覆盖,贡献率分别为24.57%、24.26%和21.13%.研究显示,防风固沙工程应综合考虑气候变化、植被覆盖、土壤特性及人类活动的复合影响,实行具有空间差异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2.
尾矿库洪水漫顶溃坝演化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分析尾矿库洪水漫顶溃坝的演化规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建立尾矿库漫顶溃坝演化模型。在自主研制的尾矿库溃坝模拟试验平台上,以国内某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基于非恒定水流泥沙非平衡非饱和冲刷机理,根据模型相似理论和溃决侵蚀模型原理,模拟尾矿库洪水漫顶溃坝过程,建立尾矿库漫顶溃坝演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尾矿库洪水漫顶溃坝位移与坝体饱和程度有关,坝体浸润线越高,尾矿库溃坝时滑动位移越大,溃口破坏程度取决于溢流对坝体的冲刷侵蚀作用;在该试验条件下,获得尾矿库洪水漫顶溃坝过程中坝体位移、浸润线高度、溃口最大流速和溃口的演化规律。降低坝体浸润线高度、增大安全干滩长度、铺设坝面引流明渠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尾矿库洪水漫顶溃坝的灾害破坏。  相似文献   
153.
雅鲁藏布江源区风沙化土地演变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雅鲁藏布江源区是世界上最高的江河源,其生态功能状况直接影响其水源涵养功能以及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日喀则和拉萨等地区的生态安全。源区内土壤发育程度低,气候干旱多风、植被稀疏,风沙地貌发育。论文以雅鲁藏布江源区所在的马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借助RS和GIS技术,解译了1990年、2000年和2008年3期近20 a遥感影像,并结合DEM数据,分析风沙化土地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对准确把握源区内风沙化土地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2008年,源区共有风沙化土地1 376.22 km2,其中,固定沙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36.03%,半固定沙地占28.10%,流动沙地占9.39%,裸露砂砾地和半裸露砂砾地分别占14.64%和11.84%;②源区风沙化土地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1990年为1 281.78km2,2000年为1 359.7km2,2008年为1 376.22km2,近20 a增加了94.44 km2;③从高程上看,分布在海拔4 600~4 800 m范围内的风沙化土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76.13%;从坡向上看,分布在平坦地区的风沙化土地占风沙地总面积的56.97%,其次为西南坡和南坡,比例分别为11.20%和8.66%。  相似文献   
154.
应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分析了黄土高原马莲河流域2000年和2007年的景观格局变化与水土流失。结果表明:马莲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方面近8 a发生了重要变化:①建设用地、水域、中高盖度草地以及林地面积增加,低盖度草地、耕地等面积减少,其中超过50%的低盖度草地补充为中高盖度草地;②斑块数量、斑块密度以及多样性指数在减小,说明斑块破碎化程度减小,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化,生态功能逐渐增强;③土壤侵蚀总量减小12 506.76 t,水土流失明显减弱,其变化原因与当地植被恢复、人类活动、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世行项目和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5.
黄土高原坡耕地沟蚀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黄土高原坡耕地沟蚀广泛而严重。科学评价沟蚀土壤质量是侵蚀环境下土壤保育和利用的重要基础。论文以沟间土壤为对照,分析了坡耕地沟蚀对土壤质量单因子的影响并建立了沟蚀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加权和法对黄土高原坡耕地不同沟蚀深度下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沟蚀对坡耕地不同土壤质量因子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沟蚀导致土壤硬化,pH值增加,而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含量(除全磷)随着沟蚀深度增加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近似呈"W"型变化规律。②沟蚀深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以用幂函数y=0.866 8 x-0.142(R2=0.877)较好地拟合。微度侵蚀(〈5 cm)、中度侵蚀(5~30 cm)和重度侵蚀(30~50 cm)的土壤质量指数较沟间土壤分别降低了10.6%、27.9%和36.5%。沟蚀深度5 cm和30 cm是土壤质量显著下降的两个关键点。③反映沟蚀土壤质量的指标可以归为肥力因子、质地因子和结构因子三类。土壤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比表面积和容重4项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土壤质量状况,可作为坡耕地沟蚀土壤质量的表征指标。  相似文献   
156.
基于3S的玉溪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溪市为研究区域,运用GIS软件对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获取玉溪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级分布图,并与土壤侵蚀现状图加以对比,结果显示:发生土壤侵蚀的地区一定是土壤侵蚀的敏感地区,但土壤侵蚀的敏感地区不一定发生土壤侵蚀:森林覆盖量、质量和人为活动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7.
ABSTRACT: Individual particle analysis (IPA)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nterfaced with automated image and X‐ray analyses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inorganic particles in five reservoirs and four tributaries located within the Catskill and Delaware systems of the New York City water supply. Individual particle analysis provides combined elemental and morphologic characterizations.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particle projected area per unit volume (PAV), consistent with optical impacts, and partitioned into seven generic particle types according to composition. Minerals of terrigenous origins, particularly clay minerals, dominated the inorganic particle populations of all the study systems except one downstream reservoir. Higher PAV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the Catskill system. Particle dynamics represented by PAV were driven primarily by runoff, while the reservoirs were also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timing of sediment resuspension promoted by drawdown of the surface and fall mixing. The benefit of the serial configuration of the reservoirs in decreasing inorganic particles with progression downstream towards the city is demonstrated. The patterns in PAV levels among the study systems generally tracked those of more common metrics of impacts of suspensoids, including mass concentrations of suspended solids, turbidity, and Secchi disc transparency.  相似文献   
158.
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行为给土壤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壤沙化、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土壤污染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讨论,分析各种现象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9.
非点源污染模型中土壤侵蚀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鑫  郝振纯  张金良 《四川环境》2006,25(2):105-110
非点源污染模型是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而土壤侵蚀模型是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基础,土壤侵蚀因子的研究是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国内外主要土壤侵蚀因子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概述,并指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土壤侵蚀因子的研究仍是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0.
介绍头屯河流域气候、植被、水土资源状况,分析了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对策,总结了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