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229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基于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和环境监测站污染物浓度数据、气象观测资料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2017年12月中下旬,成都市一次本地积累和沙尘输送影响的持续污染过程中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来源、天气系统和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垂直分布及演变.结果表明:①此次污染过程持续时间长,根据气象条件和主要污染物种类,分为本地污染累积、北方沙尘输送和混合影响3个阶段.②本地污染积累阶段,消光系数垂直分布不均匀,受湿度、太阳辐照与逆温层等气象因子的影响,垂直结构变化较大.消光系数最大值多出现在250 m附近,此阶段退偏比数值很小.③沙尘影响阶段,消光系数较前期明显下降,高值区位于250 m及2 km处.退偏比显示沙尘粒子于29日午后开始逐渐抵达成都市2 km高空,并于夜间达到峰值.退偏比相较本地污染累积阶段明显增大,各时段退偏比结构类似,近地面数值略低于高空.④混合影响阶段,消光系数强度小幅回升,退偏比显示有部分沙尘粒子漂浮在1~2 km高度上.  相似文献   
72.
青藏高原西北部近地表气温直减率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地表气温直减率是研究山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论文基于青藏高原西北部1951—2013年的9个标准气象站以及2012—2016年的高山自设观测站的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Tave、Tmin、Tmax)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西北部近地表气温直减率(LRTave、LRTmin、LRTmax)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西北部近地表气温随高程增大有显著下降趋势。研究区两个区域的LRTave、LRTmin、LRTmax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而基于气象站的LRTave、LRTmin高于高山观测站的LRTave、LRTmin、LRTmax,其中LRTmin差异最为显著,而LRTmax空间差异较小。2)青藏高原西北部近地表气温直减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气象站的LRTave、LRTmin、LRTmax季节变化趋势为春季高、夏季较高、冬季低,而高山观测站的LRTave、LRTmin、LRTmax季节变化趋势为夏季高、冬季低。其中气象站LRTmax在四季中的差异最显著,而高山观测站的LRTmin的季节差异最大。高山观测站的气温直减率在4—9月间具有较为稳定的值。3)青藏高原西北部LRTave、LRTmin在气温突变年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LRTmax无显著的变化。其中,在气温突变年之后,LRTave、LRTmin有显著的上升趋势,表明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的LRTave、LRTmin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显著,而LRTmax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不显著。研究将有效改善青藏高原西北部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不足,为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及生态系统对气候响应等定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好氧硝化颗粒污泥搁置后活性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新华  张捍民  夏丽萍  杨凤林 《环境科学》2008,29(11):3119-3123
利用气提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SBAR)考察好氧硝化颗粒污泥搁置2个月后重新投入运行, 其物理性状和微生物活性的恢复情况. 结果表明, 搁置后颗粒由棕黄色转为灰黑色, 粒径及沉降速率无明显变化. 颗粒重新投入反应器, 2周后颜色基本恢复; 污泥浓度、颗粒粒径以及沉降速率迅速增加; 颗粒中异养菌活性在1 d内即可恢复至原水平的86%, COD去除活性5 d后完全恢复, 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 活性恢复阶段采用较高的曝气量和较长的循环时间有利于硝化菌的活性恢复, 第41 d曝气量由0.05 m3·h-1提高到0.10 m3·h-1后, 亚硝酸菌和硝酸菌活性分别由原水平的88%和82%提高到122%和92%, 氨氮去除率由之前的80% ~ 90%迅速提高到96%以上; 第65 d循环时间由4 h延长至6 h使硝酸菌的活性得到了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74.
梁俊宁  高敏  王珊 《环境工程》2016,34(8):104-109
为了解西安市气象条件对霾污染天气的影响,利用西安市13个测点PM2.5逐时监测资料和气温(T)、风向(WD)、风速(WS)、相对湿度(RH)、气压(p)以及能见度(VIS)等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对西安市2013年12月16—26日发生的一次严重霾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霾污染过程中,西安市PM2.5日均值浓度最高达744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近10倍,能见度最低降至0.42 km,重霾污染期间PM2.5/PM10在64%~80%。分析认为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和主导风向不明显以及大气层结稳定是造成本次霾污染天气的主要气象因素,其中大气能见度与风速和大气压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62、0.3479,能见度与温度的相关系数r=0.0825,呈微弱正相关,能见度和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r=-0.7465,呈显著负相关。细颗粒物对能见度的影响非常明显,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290,细颗粒污的消光系数最高达9.2 km-1。  相似文献   
75.
中山市旱季霾特征及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观测数据、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以及WRF-CMAQ模式对中山市旱季霾特征进行模拟分析.中山市霾污染的天气形势以大陆高压型为主.当相对湿度在71%~90%时,气溶胶浓度和能见度的负相关性最显著,且当能见度减小到5 km以下时,PM_(2.5)浓度的大幅减小才能使能见度略有好转.最有可能引起中山发生霾天气的两条污染带,一条是沿中山至湖南南部,另一条是沿中山到粤东地区.WRF-CMAQ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2014年1月份中山PM_(2.5)浓度、能见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广东省区域内灰霾的污染过程.在气溶胶质量权重及消光贡献中,硫酸盐的比重最高,在高相对湿度下,二次气溶胶的消光权重超过80%.通过中山PM_(2.5)过程分析发现,在霾过程,无冷空气时PM_(2.5)主要来自气溶胶反应、排放源和水平平流,贡献率分别为35%、15%和10%,有冷空气时水平平流的贡献最大,达37%;在清洁过程,无冷空气时气溶胶主要靠水平平流和干沉降清除,贡献率分别为-39%和-14%,有冷空气时清除以水平平流和垂直对流、扩散为主,贡献率分别为-29%和-25%,说明不同天气条件下霾的污染和清洁机制有着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6.
兰州冬季城市烟雾层辐射效应的观测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季兰州城市上空形成浓厚的烟雾层。利用1990年11月兰州大学和离城市地面625m高南山顶的辐射和探空资料,分析和计算了烟雾层的辐射效应。兰州城市烟雾层具有浑浊度系数大波长指数小的特点。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很强的削弱。浑浊度系数最大时,烟雾层内的平均加热率为6.16℃/d,。大气层对各波段的消光强弱不同,对可见光削减最大。同时烟雾层使到达兰州地面的大气逆辐射比南山顶增加5.2%,总的入射辐射比南山顶小5.6%,地面辐射差额比南山顶小67.8%。烟雾层的存在增加了城市边界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7.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relative parental investment on potential reproductive rates (PRRs) to explain sex differences in selectivity and competition in the dart-poison frog Dendrobates pumilio. We recorded the reproductive behavior of this species in a Costa Rican lowland rainforest for almost 6 months. Females spent more time on parental care than males, and `time out' estimates suggest that PRRs of male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an those of females, rendering females the limiting sex in the mating process. Males defended territories that provide suitable calling sites, space for courtship and oviposition, and prevent interference by competitors. Male mating success was highly variable, from 0 to 12 matings, and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alling activity and average perch height, but was independent of body size and weight. Estimates of opportunity for sexual selection and variation in male mating success are given. The mating system is polygamous: males and females mated several times with different mates. Females were more selective than males and may sample males between matings. The discrepancy in PRRs between the sex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parental investment and the prolonged breeding season is sufficient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mating pattern i.e., selective females, high variance in male mating success, and the considerable opportunity for sexual selection. Received: 9 June 1998 /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27 March 1999 / Accepted: 3 April 1999  相似文献   
78.
Encounter rate and task allocation in harvester ant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As conditions change, social insect colonies adjust the numbers of workers engaged in various tasks, such as foraging and nest work. This process of task allocation operates without central control; individuals respond to simple, local cu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one such cue, the pattern of an ant's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workers. We examined how an ant's tendency to perform midden work, carrying objects to and sorting the refuse pile of the colony, is related to the recent history of the ant's brief antennal contacts, in laboratory colonies of the red harvester ant, Pogonomyrmex barbatus. The probability that an ant performed midden work was related to its recent interactions in two ways. First, the time an ant spent performing midden work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midden workers that ant had met while it was away from the midden. Second, ants engaged in a task other than midden work were more likely to begin to do midden work when their rate of encounter per minute with midden workers was high. Cues based on interaction rate may enable ants to respond to changes in worker numbers even though ants cannot count or assess total numbers engaged in a task. Received: 1 July 1998 / Accepted: 15 November 1998  相似文献   
79.
利用南京市气溶胶激光雷达网和草场门超级站监测数据,对2022年3月2—3日南京地区一次沙尘污染过程的垂直特征和地面PM2.5组分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场门、八卦洲和土桥3处点位的气溶胶激光雷达均观测到消光系数和退偏振比在凌晨至清晨时段有垂直分层现象,说明高空输入的沙尘气团位于城市污染气团上空,而此时地面PM2.5组分以二次无机盐(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为主。中午前后,各高度的退偏振比及消光系数发生突变,主要是由高空输入沙尘和城市污染气团的垂直混合引起的。随着日间大气垂直交换的加大,PM2.5中地壳物质的浓度均值和占比显著上升,其中浓度从3 μg/m3升高至5 μg/m3,占比从3%上升至10%。  相似文献   
80.
地震动在强度和频率等方面均具有非平稳特性,导致多跨桥梁的动力响应非常复杂.为了研究多跨连续桥梁在多点地震动激励下的反应,首先提出了评价多点地震动非平稳性的3个指标:幅值绝对值的标准差、方向离散度和穿零率.根据桥梁多点激励运动方程的特点,阐述了广义振型参与系数矩阵的意义,及其与传统振型参与系数矩阵的联系和区别.根据多点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