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安全科学   173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298篇
综合类   859篇
基础理论   239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98篇
社会与环境   179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3 毫秒
671.
南充市近十年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南充市2003~2012年城区降水环境监测统计资料,分析了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离子化学组成。研究表明:这十年,酸雨频率平均为50.4%,2007年降雨量为最高,呈波动递减趋势变化,降水年平均pH值为4.88,呈现"低—高—低"的变化特征,城区酸雨频率和降水pH值月均值变化呈现高低交替的波动趋势。城区降水中主要阳离子成分是Ca2+,主要阴离子成分是SO2-4和NO-3。(SO2-4/NO-3)比值逐年下降,平均比值为7.82,酸雨污染类型仍以硫酸型为主;降水(NH+4+Ca2+)/(SO2-4+NO-3)和Ca2+/NH+4比值呈波动性变化,2007年分别达到最高值为6.71和50.27,除2010年比值均较低小于1外,近年来均有增加趋势,表明碱性离子缓冲能力增强了,降水酸度降低,pH值增加,但2007年pH值较低,主要与降雨量有关。综合分析,降水酸度不仅是酸性离子和碱性离子中和作用,也受其他离子浓度和降雨量、风向等气候条件、距离传输以及地形等影响。  相似文献   
672.
通过对洱海湿地的调查,应用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洱海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得出洱海湿地生态系统价值总量丰富、保护价值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673.
基于分形模型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分形模型开展了城市空气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首先利用分形求和模型分析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用分维数定量描述其浓度分布随机程度,开展了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背景值和标准值的确定方法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基于橡树岭大气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方法,确定了基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三项污染物的中国城市人为源空气质量评价方法模型.最后以西安市为示范区,利用本研究方法确定了西安市的大气环境背景值和评价标准值,建立了适用于西安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模型,并开展了2010年该市全年环境质量分析评价工作.结果表明,基于分形模型的评价结果认为西安市空气质量年变化呈“U”字型分布,该方法比常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更能表现出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季节分布特征.总体上,2010年西安市空气质量良好,未受到污染天数占83%,但是受沙尘天气影响比较大;西安市空气质量随季节变化特征比较明显,夏季和秋季空气质量较好,受污染程度较低,冬季和春季空气质量较差,受污染程度偏高.  相似文献   
674.
非市场价值是基本农田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本农田价值的全面认识与科学评估,有助于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建立。针对目前中国耕地和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研究中尚未引入选择试验模型的现状,论文尝试将选择试验模型引入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评估研究,并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展开实证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城乡居民对于基本农田保护的认知差异;然后运用选择试验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对于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偏好及其可能的异质性来源;最后评估并比较城乡居民对于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得出德清县基本农田的非市场价值。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①城乡居民对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偏好存在差异,其认知偏好受年龄、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收入、行为和态度变量的影响;②城镇居民的支付意愿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平均年支付意愿为143.04元/户,农村居民平均年支付意愿为27.47元/户,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显著影响其支付意愿;③Mixed Logit模型能够揭示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选择偏好的异质性及其可能来源,且模型拟合程度更高,解释力优于MNL模型,但是,在应用MNL模型和Mixed Logit模型评估属性的支付意愿时,估计结果存在差异;④计算结果表明,2009年德清县基本农田非市场价值为2.58×108元,单位面积非市场价值为1.27×104元/hm2,占基本农田总价值的54.17%。  相似文献   
675.
煤层气开发项目的高风险制约着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为此,通过对煤层气开发风险因素的分析,基于煤层气开发特征构建由7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风险评价体系。运用离差平方和优化组合熵值法和三角模糊数法所得权重确定指标最佳权重,建立煤层气开发风险评价模型。最后,以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南区块煤层气井为例进行实证评价,结果显示地质资源因素对该地区煤层气开发影响最大,其中渗透率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表明:模型能优化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赋权比重,最大化的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能客观合理的表达多指标间的对比差异,对煤层气开发风险进行可靠的定量化评价。为煤层气开发风险的控制和规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6.
岩体稳定性预报是微震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微震活动性参数变化作为岩体稳定性预测的可行性,结合用沙坝矿实际生产过程中观测到的现象,提出微震监测岩体失稳预报的一般模式。根据b值在岩体失稳前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作为危险预警初始条件;并将能量指数、施密特数急剧下降以及累积视体积增加的时间段作为岩体失稳的预警期,将事件数的急剧下降作为危险的临界状态。用沙坝矿根据这一原理建立的岩体失稳预报模式可以达到采场失稳的智能预报,解决了人工判别预警期过程中效率低的难题,保障矿山的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677.
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间接使用价值评估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论文利用替代成本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经济学方法,对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提供的间接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的间接使用价值共计1.74×1011元,其中水源涵养价值为1.07×1011元,占61.38%,土壤保持价值为4.60×1010元,占26.50%,气候调节价值为2.01×1010元,占11.56%,空气质量调节价值为9.56×108元,占0.55%。该结果突出反映了三江源区作为水源发源地在水量平衡、调节区域水分循环和改善水文状况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78.
陕西2012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系统监测结果,分析了陕西1981-2012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次数和强度,发现2012年陕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次数少于多年平均值,但华阴7月2-4日、佳县7月24-28日极端降水事件强度之大,为历史罕见,佳县27日降水量、26-28日3d降水量均超过百年一遇的水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说明即便是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次数少,气候年景较好的年份,局地也会出现历史罕见的极端事件和灾害.此外,还分析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次数与灾情年景评估指数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79.
《Environmental Hazards》2013,12(1):36-5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farmers’ crop adaptation processes in response to three recent devastating floods in Islampur, a case-study area in rural Bangladesh. The paper reports a multi-method research project which compris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focus-group discussions and interviews with agricultural block supervisors. The author analyses three recent severe floods in Bangladesh, occurring in 1988, 1995 and 1998, and reviews the adaptation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embraced by the same group of farmers in order to survive the more devastating inundations that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vulnerable farmers are highly resilient and, with appropriate support, their adjustments can be sustainable. This enquiry showed that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both the inclusion of autonomous adaptations into planning and policy-making and the enhancement and support of community-based adaptation can be effective in ensuring the survival of riverine farming systems. This case study can be considered as a key reference case in regard to vulnerable locations in the Ganges–Brahmaputra–Meghna mega-delta basin, particularly in respect to Bangladesh.  相似文献   
680.
《Environmental Hazards》2013,12(4):287-310
ABSTRACT

Heatwaves are an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hazard and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issue in Australia. Heat-health warnings are being adopted widely to promote protective behaviours, but there has been limited evaluation of public responses. This study used a household telephone survey to examine public attitudes and responses to heat-health warnings in regional areas in two Australian states, South Australia and Victoria. The results indicate a high level of recall of heat-health warnings and awareness about managing extreme heat. Respondents viewed heat-health warnings positively, but the effects on behaviour change were variabl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warnings may be reinforcing existing protective behaviours more than promoting change. Perceptions of heat risks were higher among women than men, but lower in older age groups. Evidence of this nature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ways to improve heat-health warnings and more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public health ris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