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16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247篇
基础理论   7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Literature data on numerical values obtained for the parameters of the two most popular models for simulating the migration of radionuclides in undisturbed soils have been compiled and evaluated statistically. Due to restrictions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compartmental models, the con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 and its parameter values should be preferred. For radiocaesium, recommended values are derived for its effective convection velocity and dispersion coefficient. Data 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for radionuclides other than caesium and for soils of non-temperat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62.
ABSTRACT: Deep percolation rates are normally estimated from a water balance. Results are presented of a study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ree alternative methods of estimating percolation below the root zone when knowledge about the history of applied water and evapotranspiration are not available. The alternative methods are: 1) use of Darcy's equation to calculate deep percolation rate; 2) measurement of the soil temperature prof and calculation of the deep percolation rate from the shape of the temperature depth curve; and 3) measurement of the trit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soil wate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history of the tritium concentration in rainfall. At the principal study site, the Darcy velocity of flow ranged from 9 cm per year determined by the temperature method, to 40 cm per year determined by the tritium method. Darcy's equation to calculate seepage rates resulted in an estimation of deep seepage of 18 cm per year. An average deep percolation rate at the principal study site of 22 cm per year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average of all three methods. Results for other sites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method indicated a lower seepage rate.  相似文献   
63.
本文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地下水中锰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标准曲线采用双误差拟合法,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模型,对测定地下水样品中锰含量的不确定度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64.
为研究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操作方式与使用行为对驾驶分心影响的问题,探讨智能手机程序操作方式对驾驶分心影响的优劣关系,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提出4个因果关系假设,构建涵盖程序使用、驾驶分心、驾驶绩效等潜变量的智能手机使用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收集线下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搭建模拟场景,设计6项实验方案,通过驾驶模拟实验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建立相对偏差矩阵。研究结果表明:手机通话功能的使用(路径系数0.472)对驾驶分心影响显著,手机导航功能使用(路径系数0.256)、手机音乐功能使用(路径系数0.249)对驾驶分心影响不显著。语音交互方式均优于手动操作方式,其中语音交互启动导航方式(F3=0.019)的影响最小。研究结果可对道路驾驶情况下智能手机应用使用与操作方式的研究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5.
通过分析煤田火区地表下沉量和破碎岩块孔隙率的关系,对地表下沉量进行测量,分析计算得到火区破碎岩块孔隙率的分布方程。在实验室中测量不同孔隙率破碎岩块的渗透系数,拟合建立渗透系数和孔隙率的关系方程,利用求得的关系方程和通过地表下沉量测量法得到的孔隙率分布方程,求得煤田火区塌陷区破碎岩块的渗透系数分布方程。  相似文献   
66.
应用上限法建立了由矩形毛坯正挤压矩形截面工件的等挤压比流动模型 ,推导出了三次多项式表示的流线方程 ,给出了变形区的动可容速度场、应变速率场及上限功率的表达式 ,获得了挤压力的上限数值解 ;分析了变形程度、工件截面形状等参数对挤压力的影响 ,并获得了相对挤压应力与截面形状系数之间的近似关系式。研究证明采用流线速度场进行上限分析比其他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 ,根据流线设计的凹模优于常规凹模 ,如平底模。  相似文献   
67.
以甲苯和苯组成的双组分气体作为吸附质,活性半焦作为吸附剂在20℃下进行吸附实验,测定该混合气体在活性半焦上的平衡吸附量;再利用纯组分甲苯和苯在活性半焦上的Langmuir吸附等温线,运用Extend-Langmuir(E-L)方程预测双组分气体在活性半焦上的平衡吸附量,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E-L方程对于预测甲苯-苯双组分气体在活性半焦上的总平衡吸附量要比各组分吸附量准确,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40%,最大相对误差为3.32%.  相似文献   
68.
69.
为使操作人员行为更安全,对组织管理失误进行分析,归纳为管理控制失误、组 织规程失误、组织安全管理失误、安全监督失误、教育培训不足5个方面,运用结构方 程模型(SEM)分析对操作人员行为安全的影响,使用AMOS软件对模型求解。运用直觉 三角模糊数对模型中指标进行评价并采用TOPSIS法对不安全行为进行排序。研究表明: 管理控制和组织规程对建立安全监督体系有正向作用;管理控制和组织规程对组织安全 管理实施有正向作用;管理控制和组织规程对有教育培训正向作用;建立安全监督体系 、组织安全管理实施和教育培训对操作人员安全行为有正向作用。进行风险排序有利于 企业对关键工种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70.
Stomatal O3 fluxes to a mixed beech/spruce stand (Fagus sylvatica/Picea abies) in Central Europe were determined using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 sap flow technique yielded the tree-level transpiration, whereas the eddy covariance method provided the stand-level evapotranspiration. Both data were then converted into stomatal ozone fluxes, exemplifying this novel concept for July 2007. Sap flow-based stomatal O3 flux was 33% of the total O3 flux, whereas derivation from evapotranspiration rat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enman-Monteith algorithm amounted to 47%. In addition to this proportional difference, the sap flow-based assessment yielded lower levels of stomatal O3 flux and reflected stomatal regulation rather than O3 exposure, paralleling the daily courses of canopy conductance for water vapor and eddy covariance-based total stand-level O3 flux. The demonstrated combination of sap flow and eddy covariance approaches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O3 risk assessment in forests from O3 exposure towards flux-based concep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