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06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287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王磊  刘莹  王旭东  段文松  韩勤有 《环境工程》2005,23(6):81-83,92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对原水分子量分布的改变和对膜透水通量的影响,用膜污染的结构参数模型,评价了分子量分布对平均孔径和膜孔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不同的预处理后,原水的分子量分布有所改变,混凝对大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较高,PAC吸附对小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较高,臭氧PAC联用预处理使大分子量有机物和小分子量有机物均有所去除。(2)分子量分布对膜通量影响较大。(3)通过试验并应用膜结构参数模型,评价了分子量分布对膜平均孔径和膜孔密度的影响,表明小分子量有机物易引起孔内吸附,大分子量有机物容易在膜面附着。  相似文献   
432.
不同物理清洗方式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过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情况和不同物理清洗方式减缓膜污染的效果,研究造成膜污染的原因和控制膜污染的方法.结果表明:膜外表面沉积污泥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空曝气减轻膜污染的作用有限,只能将归一化膜比通量从0.26提高到0.39;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搓洗膜丝可以清除膜外表面沉积污泥层,可将归一化膜比通量从0.29提高到0.64,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清洗方式,且可在实际生产中实现.间歇式运行方式的停抽期间,最低剩余抽吸压力可以用来表征运行过程中膜过滤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33.
在线超声清洗对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混合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功率超声波实现了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在线超声清洗,考察在线超声清洗对污泥混合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线超声清洗能有效控制膜污染,但也会导致污泥浓度和污泥活性降低,混合液过滤性能变差,上清液有机物浓度上升,污泥絮体结构破解。污泥混合液特性的恶化必然会影响膜生物反应器的稳定运行,不利于膜污染的控制。为了避免混合液特性过度恶化,每次超声清洗时间应该控制在10 min以内。  相似文献   
434.
金属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采用浸没式平板金属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好氧与缺氧/好氧(anoxic/oxic, A/O) 2种运行模式下ρ(MLSS)和污泥粒径分布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及膜过滤阻力的组成. 结果表明,对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存在一个能获得良好膜过滤性能的ρ(MLSS)范围; 好氧模式下膜过滤阻力主要为滤饼层阻力,且滤饼层能通过在线药洗或机械清洗较好地去除,系统在膜通量为0.80~1.00  m3/(m2·d)下未进行离线药洗连续运行115 d. A/O模式下膜过滤阻力主要为内部阻力; A/O循环导致污泥破碎解体,产生大量微小粒子,在膜孔内形成吸附和堵塞,使膜过滤性能急剧下降,为维持系统运行,A/O阶段将膜通量从1.00  m3/(m2·d)降至0.50  m3/(m2·d),并进行了15次膜清洗.   相似文献   
435.
吸附-超滤工艺用于饮用水除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娟  杨宏伟  何崇  祝万鹏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1):1346-1351
采用吸附-超滤工艺进行饮用水除氟的试验研究,试验在恒流条件下进行,重点考察吸附剂粒径、膜区曝气量和回流量对除氟效果和膜污染的影响. 结果表明,粉末状的活性氧化铝较颗粒状吸附容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膜通量为150 mL/min,反冲周期为6 h,反冲时间为2 min,反冲流量为150 mL/min,原水ρ(氟)为2 mg/L,活性氧化铝投加量为0.1 g/L的条件下,选取活性氧化铝粒径为0.050~0.074 mm,膜区不曝气,沉淀区与反应区间的回流比为0.5(对应的回流量为4.5  L/h),可获得较好的除氟效果,并能有效地控制膜污染,使该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36.
海藻酸及腐殖酸共存对PVDF超滤膜的污染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有机物对PVDF超滤膜的污染行为,选用典型亲/疏水性有机污染物海藻酸(SA)及腐殖酸(HA),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结合自制的PVDF膜材料探针和污染物探针定量测定了PVDF-污染物及污染物-污染物间的作用力,并进行PVDF膜污染试验和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亲水性SA-PVDF及SA-SA之间的作用力皆大于疏水性HA-PVDF及HA-HA间的作用力,且SA污染膜的通量衰减速率与衰减幅度明显大于HA污染膜,说明了亲水性有机物是引起PVDF超滤膜污染的优势污染物.HA/SA混合污染物试验表明,膜污染行为与混合污染物中优势污染物的含量密切相关;与单种污染物的膜污染行为相比,混合污染物间不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促进膜污染.此外,污染物的去除率与相应微观作用力大小及膜污染速率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37.
Brachidontes variabilis is a common fouling mussel species in cooling water systems of tropical coastal power stations. However, there are hardly any data available on the response of B. variabilis to chlorine, a commonly used antifouling biocide. Therefore, lethal and sublethal responses of this mussel to chlorine are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to the industry. The response of mussels in terms of mortality pattern (LT50 and LT100) and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xygen consumption, filtration rate, foot activity and byssus thread production) in different size groups (with shell lengths of 7–24 mm) of B. variabilis was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under different chlorine concentrations (0.25, 0.50, 0.75 and 1.00 mg l?1 for sublethal responses and 1, 2, 3 and 5 mg l?1 for morta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osure time for 100% mortality of musse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chlorine concentration. However, mussel size was not a determinant of its chlorine tolerance: all size groups tested (with shell lengths of 7–24 mm) took comparable exposure times to reach 100% mortality at a given chlorine concentration (1–5 mg l?1). All size groups of B. variabilis showed a progressive reduction in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oxygen consumption, filtration rate, foot activity and byssus thread production, when chlorine residuals were increased from 0 to 1 mg l?1. The data generated in the present work are compared with similar data available for other tropical fouling mussel species to see how far relative chlorine toxicity could have influenced the relative distribution of the mussels inside the seawater intake tunnel of a power station at Kalpakkam in India. It is shown that in this insufficiently chlorinated system, the relative distribution of Brachidontes striatulus, B. variabilis and Modiolus philippinarum reflects the relative tolerance of the species to chlorine.  相似文献   
438.
HRT对一体式PTFE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毅  王占生  杜晓文  刘磊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2):2192-2198
针对垃圾渗滤液高COD、高NH4-N,低生化性的特点,开发UASB/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处理工艺.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考察了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其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HRT条件下,UASB/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出水COD除率随HRT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且HRT为12.8h时达到最大值94.96%;系统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随HRT的延长而升高; 膜污染实验结果显示: 较低的HRT条件下意味着膜通量较高,会加剧膜污染进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当HRT=15h时,对膜污染的控制最为有利.对膜进行清洗,并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凝胶层的形成是膜透水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9.
膜污染问题直接影响MBR工艺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胞外聚合物则被认为是MBR膜污染中的优先污染物。在分析胞外聚合物组成特征与生理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底物、pH、温度、DO、SRT和污泥负荷等不同反应条件对胞外聚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及其膜污染机制,并总结了优化操作条件、调控混合液、清洗膜组件等减缓胞外聚合物所引起的膜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40.
温度对PAC-MBR组合工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冬天的低温条件,考察了15℃、20℃、25℃自然温度对PAC—MBR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膜污染速率随着温度的下降呈现加剧趋势,15℃与自然温度的TMP之差随膜污染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20℃和25℃与自然温度TMP之差均随着运行时间而增加;加温后的PAC—MBR上清液COD明显高于自然温度下的上清液COD,但是经过膜过滤后,出水COD相差无几,20℃和25℃的上清液氨氮明显低于自然温度,而出水则无明显规律。温度对微生物,特别是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