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17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382篇
基础理论   128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1.
我国环境禁止令制度是当前禁令本土化的特殊表现,但面临着适用率畸低的制度虚置风险。制度成因是行为保全框架下的环境禁止令对实体权利救济关注不足,无法满足环境预防性保护的功能需求。我国环境预防性救济机制尚不完整,环境私益的保障强度不足。本文建议,应明确我国环境禁令的应然司法功能和社会功能。以完善环境禁令制度为依托,建立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预防性环境侵害救济机制。在公私法领域完善实体法依据并将环境禁令制度纳入民事诉讼法的特别程序。强化禁令适用中的法院职权,建立行政与司法衔接配合的执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12.
Adsorption of Cu(Ⅱ) on rice straw char from acidic aqueous solution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稻草炭对Cu(Ⅱ)的吸附特征,探讨了Cu(Ⅱ)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稻草炭对Cu(Ⅱ)有很高的吸附容量,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拟合Cu(Ⅱ)吸附等温线,因此可以描述稻草炭对Cu(Ⅱ)的吸附,其预测的Cu(Ⅱ)在pH 4.5和pH 5.0时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628 mol.kg-1和0.763 mol.kg-1.稻草炭对Cu(Ⅱ)的吸附量随体系pH升高而增加,但吸附Cu(Ⅱ)的解吸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当吸附体系pH≤4.5时,Cu(Ⅱ)解吸率大于55%,说明此时以静电吸附为主;在较高pH条件下Cu(Ⅱ)以非静电吸附机制为主.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稻草炭表面有丰富的—COOH和—OH等含氧官能团,Cu2+与含氧官能团形成有机络合物导致—COOH吸附峰位移.Cu(Ⅱ)吸附使稻草炭颗粒的Zeta电位向正值方向位移.结果说明Cu(Ⅱ)在稻草炭表面发生了专性吸附.  相似文献   
613.
水生生物群落功能结构研究不仅是河流生态学的基础,也有助于更好地剖析水生生物对环境压力的响应关系.为探明土地利用对大型底栖动物FFGs(功能摄食类群)的影响,于2009年5月对太子河流域47个采样点(6个参照样点、41个受损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FFGs结构及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森林用地、草业用地、农业用地和城镇用地)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受损样点的ALT(海拔)、WT(水温)、EC、ρ(NH4+-N)和ρ(PO43--P)均显著高于参照样点.②受损样点捕食者、刮食者与撕食者的相对丰度、丰富度及密度、直接收集者丰富度、刮食者的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指数、直接收集者与捕食者Margalef指数和刮食者Simpson指数均显著低于参照样点,而直接收集者的相对丰度则显著高于参照样点.③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用地和城镇用地比例增加会造成河流水质恶化及大型底栖动物FFGs结构发生变化.④CCA结果表明,EC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FFGs结构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显示,大型底栖动物FFGs对太子河流域农业活动与城镇化的响应敏感,可以为利用大型底栖动物FFGs监测流域环境压力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14.
挺水植物生物炭对硫丹的吸附及催化水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人蕉、菖蒲、芦苇、茭白、再力花、芦竹等挺水植物为原料,在限氧升温(550℃)条件下制备6种不同性质的生物炭,研究其组成及结构对硫丹吸附和催化水解作用.结果表明:550℃下热解,湿地植物生物炭所含灰分高于一般农产品废弃物,介于10.88%~31.11%间.生物炭表面芳香类官能团较多,孔隙部分呈碎片化,以介孔为主.6种生物炭对硫丹都具良好吸附性能.吸附行为主要发生在含致密有机质的生物炭表面,包括疏水、扩散及分配作用等.中/碱性条件下,美人蕉生物炭、菖蒲生物炭及再力花生物炭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硫丹,去除率为96.77%~98.57%.中性条件下,因生物炭对硫丹的催化,对硫丹的去除率提高约16.57%~72.57%.  相似文献   
615.
提取荧蒽不同诱导时间的红球菌BAP-1蛋白,应用iTRAQ技术结合LC-MS/MS对差异蛋白进行聚类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研究荧蒽高效降解菌的蛋白功能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共鉴定到796个差异蛋白(差异倍数为2),其中表达上调的有613个,表达下调的有183个.3个比对组(3d/1d、6d/1d和8d/1d)共同差异表达蛋白为111个(上调56个,下调55个).通过COG、GO富集和pathway富集分析后发现绝大部分差异蛋白参与代谢和能量产生过程.在荧蒽诱导下上调关键蛋白有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合成酶、二磷酸核苷等激酶,还有一些结合蛋白、脱氢酶、核糖体蛋白和趋化性蛋白等;下调显著的是5-甲基四氢蝶酰三谷氨酸-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这些蛋白共同组成蛋白互作网络调控荧蒽降解菌的一系列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616.
选取参与碳固定的二磷酸羧化/加氧酶基因(cbbM)、有机碳降解的淀粉酶基因(amylase)和纤维素酶基因(cellulase)作为分子标记,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温带亚高山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林、白杄(Picea meyeri)林、青杄(P.wilsonii)林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土壤碳循环功能微生物类群丰度的时空动态开展研究.结果显示,总碳(TC)、总氮(TN)、总硫(TS)、有机质(OM)和有机碳(TOC)、pH值、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在4种森林土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且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高海拔华北落叶松林土壤TC、TN、TS、C/N、OM和TOC含量最高,而pH值最低.土壤TC、TN、亚硝态氮(NO2--N)含量、蔗糖酶和脲酶活性,与碳循环微生物类群的丰度呈极显著相关.土壤NO3--N含量与有机碳分解和固碳微生物类群的相对丰度显著相关;土壤C/N、NO2--N、pH值、OM、TOC、过氧化氢酶及脲酶活性,与降解易分解碳(labile C)和难分解碳(recalcitrant C)的微生物类群的相对丰度呈极显著相关.植被类型和季节变化共同影响土壤碳循环微生物类群的丰度,而季节变化是主导因素.植被和土壤环境因子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类群的结构,影响森林土壤碳源-汇的平衡.  相似文献   
617.
将热活化煤矸石和镧改性煤矸石应用于封闭水体除磷固磷试验,采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底泥微生态群落结构、聚磷细菌和磷代谢功能基因的变化.结果表明:镧改性煤矸石对上覆水TP的去除能力最高,稳定期上覆水TP浓度为0.023~0.028mg/L,较对照组低83.5%以上,热活化煤矸石对上覆水TP的去除能力较差,稳定期上覆水TP浓度为0.15mg/L左右,略低于对照组.热活化煤矸石和镧改性煤矸石均提高了底泥中微生物多样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底泥优势菌种.不同处理组底泥中聚磷细菌为Tetrasphaera和Candidatus_Accumulibacter,镧改性煤矸石显著降低了底泥中聚磷细菌的相对丰度.热活化煤矸石和镧改性煤矸石对多聚磷酸盐激酶(PPK)影响不大,但对外切聚磷酸酶(PPX)的抑制较大,热活化煤矸石抑制最大.  相似文献   
618.
对于复杂的工程系统,其安全分析更多的是依赖历史经验和专家知识,难以保证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对以系统工程的思想解决安全分析的系统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用功能模拟的目标树一成功树技术建立完整的系统模型,以支持安全分析各项目类型的实施及其分析技术的综合运用。主要介绍了功能模拟的概念和目标树一成功树建模技术以及安全分析项目类型与分析技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1个基于功能模拟目标树一成功树模型的系统安全分析基本框架。应用此框架,有助于在实际工程中指导系统性的安全分析。  相似文献   
619.
We presen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lems shared by ecologists and ecosystem health researchers who attempt to integrate applied ecology with other disciplin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ept of ecosystem health as an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presented,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integrating ecology into the concept are outlined. A rigorous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basis for ecosystem health is introduced through diversity abundance models and especially by the outcome of competitive exclusion, niche hierarchy, and log normality. The importance of defining functional groups for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disturbance (e.g., on pollinators, macrolepidoptera, diatoms, gut bacteria) and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ecosystem health (e.g., through pollinating bees) is stressed.  相似文献   
620.
The thermal deactivation of diesel soot particles exert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s (DPFs). This work focused on the changes in the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carbon chemical state, and graphitization degree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in an inert gas environment at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s of 600°C, 800°C, and 1000°C and explore the chemical species that were desorbed from the diesel soot surface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using 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r coupled with a gas-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 (TGA-GC/MS). The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and carbon chemical state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graphitization degree was evaluated by means of Raman spectroscopy (RS).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iphatic C–H, C–OH, C=O, and O–C=O groups are reduced for diesel soot and carbon black when increasing the thermal treatment temperature, while the sp2/sp3 hybridized ratio and graphitization degree enhance. These results provide comprehensive evidence of the decreased reactivity of soot samples. Among oxygenated functional groups, the percentage reduction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is the largest for the O–C=O groups owing to its worst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TGA-GC/MS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iphatic and aromatic chains and oxygenated species would be desorbed from the soot surface during 1000°C thermal treatment of diesel so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