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9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739篇
安全科学   434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329篇
综合类   1783篇
基础理论   705篇
污染及防治   224篇
评价与监测   93篇
社会与环境   175篇
灾害及防治   1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将 GSD-9水系沉积物作为监控样品 ,对河流表层沉积物 (<63 μm粒级部分 )取不同重量进行消化并用 ICP-AES法分析测定主要元素 K、Na、Ca、Mg、Al、Fe、Mn、Ti,分析的准确度大于 94% ,分析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5 % ,说明消化过程和分析结果是可信的。通过对四条不同河流黄河、赣江、汾河和辽河沉积物样品量与元素分析结果之间的关系图发现 ,在样品量小于 2 0 mg的情况下 ,总体会造成分析结果较大的波动 ,实验数据很难保证 ,而当样品量达到 2 0 mg以上 ,测定结果逐渐趋于平稳基本呈水平线 ,在 5 0~ 2 5 0 mg之间分析结果最为稳定。因此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河流表层沉积物的样品量至少应保证大于 2 0 mg。  相似文献   
942.
1种钝化剂对3种水稻生长影响及降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钝化剂对不同程度污染土壤及不同水稻品种的适应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程度镉污染农田土壤(轻度污染土壤和重度污染土壤)中钝化剂的修复效果以及3个品种水稻对镉的吸收。结果表明:添加钝化剂后,2种污染程度土壤的pH值在不同时期均显著提高(轻度污染土壤pH值提高了0. 18~0. 73,重度污染土壤pH值提高了0. 42~0. 71),土壤中pH值与土壤有效态Cd呈负相关性(轻度污染土壤的pH值与土壤有效态Cd相关系数为0. 77;重度污染土壤的pH值与土壤有效态Cd的相关系数为0. 91)。2种程度镉污染土壤分蘖期和成熟期的有效态Cd在施加钝化剂后明显降低(轻度污染土壤有效态Cd在分蘖期的最大降幅为30. 69%,在成熟期的最大降幅为25. 69%;重度污染土壤有效态Cd在分蘖期的最大降幅为6%,在成熟期的最大降幅为7. 5%)。糙米总Cd在施加钝化剂后也明显降低(轻度污染土壤的糙米总Cd降低幅度为59. 46%~66. 67%,重度污染土壤的糙米总Cd降低幅度为18. 71%~57. 60%)。施加钝化剂对水稻株高、叶绿素、有效穗、生物量及产量无显著性差异。此外,3个水稻品种的糙米Cd富集系数有一定的差异,2种污染程度土壤中水稻生长有差异。因此,钝化剂对3种水稻品种均具有降镉效果,且对3种水稻生长无负面影响。钝化剂对水稻生长轻度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优于重度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施用钝化剂能使轻度污染土壤中糙米总Cd达标,不能使重度污染土壤中糙米总Cd达标;轻度污染土壤中水稻生长效果明显优于重度污染土壤中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943.
通过分析多承载索货运索道工作索的空间位置关系,在弹性悬链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索道结构守恒方程和力平衡方程的非线性方程组,形成多承载索货运索道系统整体耦合计算方法。针对四承载索货运索道的典型设计工况,应用该方法完成承载索长度不一致情况下,货运索道的承载索张力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承载索货运索道承载索间的张力不平衡受索长偏差影响极大,而且不平衡效应与索长变化工况(索长偏差变化量、变化索的位置等)和载荷重量密切相关,多索索长不一致造成的张力不平衡使得承载索破断风险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944.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估铁路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建立基于改进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建立了6个维度共19个因素的指标体系,并制定相应评价标准;然后借鉴K均值聚类思想来确定PPC模型关键系数-密度窗宽R,以解决传统方法造成的聚类效果差等问题;同时将遗传算法(GA)作为模型优化算法得到最优投影方向和样本投影值等关键数据;最后以贵昆线铁路的10座弃渣场作为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弃渣场边坡条件”和“地形与地基条件”2个维度对弃渣场的综合风险影响最大;验证了所建模型的科学性,评价结果能够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更加与实际情况相贴合。  相似文献   
945.
利用人工环境舱进行实验,从衰减常数、去除率等方面分析了在置换通风下不同送风速度对负离子净化PM_(2.5)的影响。结果表明:负离子对PM_(2.5)具有净化作用;随着送风速度的增加,负离子对PM_(2.5)的净化作用先降低后增大。在保证工作区不会产生吹风感的情况下,所选的8个工况中,置换通风送风速度为0.3m/s左右时,负离子对PM_(2.5)的净化效果最佳,净去除率达到20.4%。  相似文献   
946.
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is recalcitrant to degrade and mineralize.Here,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photolytic decomposition of PFOA was investigated.The decomposition of PFOA was enhanced from 34% to 99% in 60 min of exposure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from 25 to 85°C under UV light(201–600 nm).The limited degree of decomposition at 25°C was due to low quantum yield,which was increased by a factor of 12 at 85°C.Under the imposed conditions,the defluorination ratio increased from 8% at 25°C to 50% at85°C in 60 min.Production of perfluorinated carboxylic acids(PFCAs,C7–C5),PFCAs(C4–C3)and TFA(trifluoroacetic acid,C2)accelerated and attained a maximum within 30 to 90 min at 85°C.However,these reactions did not occur at 25°C despite extended irradiation to180 min.PFOA was decomposed in a step-wise process by surrendering one CF2unit.In each cyclical process,increased temperature enhanced the quantum yields of irradiation and reactions between water molecules and intermediates radicals.Th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removing eachμmol of PFOA was reduced from 82.5 k J at 25°C to 10.9 k J at 85°C using photolysis.Photolysis coupled with heat achieved high rates of PFOA degradation and defluorination.  相似文献   
947.
为了提高多目标遗传算法Pareto解的局部最优性,本文将快速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II)与一种迭代式的局部搜索算法(Hill Climber with Step,HCS)相结合,开发了一种新的混合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HCS.利用CONV1和ZDT6两个经典的多目标优化函数对NSGAII-HCS的性能进行测试,与传统的多目标算法NSGAII相比,CONV1得到的Pareto锋面与真实Pareto最优解锋面的平均距离由5.49减小到1.74,ZDT6则由0.16减小到0,表明NSGAII-HCS在保证解多样性的前提下,能使解接近或收敛到真实的Pareto最优解锋面.最后,将NSGAII-HCS与地下水流模拟软件MODFLOW和溶质运移模拟软件MT3DMS相耦合,并应用到一个理想的二维地下水污染修复管理模型中,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多样的和收敛的Pareto管理策略,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948.
上海春季大气PM_1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15年春季(3月—5月)上海地区9个大气成分站在线观测获得的地面PM_1质量浓度数据,研究该地区PM_1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各站PM_1污染浓度水平总体较高,整个上海地区的PM_1小时平均浓度为26.3μg?m~(-3),最大值为126.4μg?m~(-3),最小值为2.4μg?m~(-3);各站PM_1浓度的日变化分布表现为峰值类型和峰值时间不一;各站PM_1三个主要粒径段的质量浓度比值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东滩PM_1比例最大,宝山最小;上海春季PM_1的浓度逆周末效应,可能是由于春季气象条件周期性影响。  相似文献   
949.
无机沉淀对土壤有机质吸附疏水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是影响其在土壤中迁移、转化和归趋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化是有机污染物和土壤等介质长时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影响着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已有的老化研究注重有机污染物被土壤等介质吸附隔离的机制,很少考虑土壤等吸附剂自身演化对有机污染物吸附的影响。本文通过无机沉淀处理方法来模拟自然环境过程吸附剂自身的演化对土壤有机质吸附能力的影响,从而证明吸附剂自身的变化也是影响老化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无机沉淀包裹和填充的碱提土样品比原始碱提土样品具有更小的吸附能力,同时无机沉淀处理后的样品的吸附性能随着无机沉淀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这可能是无机沉淀覆盖碱提土样品的内外表面积和填充碱提土样品的微孔所引起的,同时也可能是无机沉淀占据了吸附有机污染物的高能点位所致。  相似文献   
950.
在遥感与GIS的支持下,以1995、2000、2005和2010年的TM影像及2015年的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从土地利用转型的角度,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类型的生态贡献率对亚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亚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为显著,其中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增加,而生产用地面积减少,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用地向城镇、农村生活用地及林地生态用地的转化。计算得到亚喀斯特区域5期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540 2、0.539 7、0.552 3、0.558 1和0.561 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维持稳定,呈一定的上升趋势。致使亚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用地向林地、草地和水域生态用地的转化;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是农业生产用地向城镇、农村生活用地等的转化,但生态环境改善的趋势要大于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