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87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336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effect of hexadecyltrimethyleamine bromide (HDTMAB) on the removal of A lexandrium sp. LC3 under cupric glutamate stress was investigated. Toxic effect of cupric glutamate on A lexandrium sp. LC3 w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in the presence of HDTMAB, especially at 3.0 cmc of HDTMAB. It was found that the sulfhydryl group content of the cell decreased, while the malonaldehyde content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increased when A lexandrium sp. LC3 was treated with HDTMAB and cupric glutamate complex, compared with cupric glutamate alone. The data suggest that HDTMAB might stimulate the damage of A lexandrium sp. LC3 by enhancing the membrane permeability.  相似文献   
72.
人工湿地对二级出水中TN、TP去除效果的季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垂直流和表面流两种人工湿地系统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 d条件下,在不同季节对二级出水中TN、TP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垂直流湿地系统对TN、TP的去除效果优于表面流湿地系统。两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效果随季节的变化而波动,夏秋季节去除率最高,春季次之,冬季去除效果最差;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TP的去除效果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与TN去除率的变化相同,而表面流湿地系统对TP的去除效果在春夏秋季变化不大,冬季的平均去除率仅有16.5%。分析认为,人工湿地应用于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对于满足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尤其是观赏性河道和湖泊类)的水质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谷氨酸生产废水和味精生产废水的性质作了简要介绍,针对该类废水提出了蒸发浓缩+接触氧化为核心的治理工艺。结果表明,经该处理工艺,废水中的COD、BOD5、NH3-N等指标均能够达到《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中的标准要求。工艺流程简便可行,效果明显。在实际中有较大应用前景,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本文重点介绍了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和运行成本,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4.
造纸漂白废水中有机氯化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有关制浆造纸漂白废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从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系统开发研究高效,经济,节能的漂白废水处理工艺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5.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法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出水,利用TTC-脱氢酶活性(DHA)法监测反应器内DHA生物活性分布.研究发现反应器内生物炭表面附着生物膜活性较高,特别是反应器上部生物碳粒同样具有较高的DHA活性,这与反应器运行一年多能够保持对COD、色度和UV等较高去除率有一定关系.还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反应器反冲洗对DHA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为曝气生物活性炭法有效去除印染碱减量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放电等离子体与饲养酵母联合处理味精废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采用放电等离子体与饲养酵母联合处理味精废水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体预处理后废水的CODcr值普遍升高,但经假丝酵母联合处理后CODCr去除率增加了38.3%,效果明显优于仅采用饲养酵母法处理的味精废水,说明放电等离子体预处理可使味精废水中的有机大分子破坏成小分子,有利于生物降解,为味精废水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实验初步研究了联合处理后的CODcr去除率与预处理电压、预处理电流、预处理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存在相应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77.
SBR法降解味精废水中有机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 SBR法处理味精废水中有机质的实验结果表明 ,ML SS在 50 0 0~ 6 0 0 0 m g/L、有机负荷在 0 .3~ 0 .4 kg CO DCr·( kg MLSS· d) -1时有机质降解效果最好。二段 SBR法克服了葡萄糖效应 ,提高了有机质的降解效果。其中 SBR( )反应器中有机质降解呈零级反应动力学关系 ,在 SBR( )反应器中有机质降解呈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78.
以溜曲霉为出发菌株 ,通过筛选 7种生物质添加剂对利用味精废水液体发酵生产饲料蛋白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优化后的发酵配方组成为 :孢子接种量 1.8× 10 8、苹果渣 4%、Na2 HPO4 0 .1g/L、KH2 PO4 0 .0 5 g/L ,其余是味精废水 ,产物的粗蛋白含量达 33%。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味精厂高浓度有机废水发酵溜曲霉生产饲料蛋白 ,在有效处理废水的同时亦可生产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相似文献   
79.
洗毛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含固率高,主要成分是羊毛脂、羧酸盐和土杂,由于强极性物质的存在和胶体强的负电性,导致洗毛废水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本试验通过加入硫酸改变洗毛废水的有机组成,降低体系的Zeta电位,破坏体系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有机物发生凝聚沉降,达到去除COD的目的.硫酸加入量达到0.2%或以上时对洗毛废水中SS的自然沉降性、絮凝性和极性有很大影响,比阻从远大于9.81×1013m/kg,下降为5.54×1010m/kg,COD去除率达到86.8%,SS去除率达到98%.因此,洗毛废水加酸处理后通过机械脱水,实现固液分离,以降低原废水的色度和大幅降低COD的方式,是可供考虑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0.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法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出水,利用TTC-脱氢酶活性(DHA)法监测反应器内DHA生物活性分布。研究发现反应器内生物炭表面附着生物膜活性较高,特别是反应器上部生物碳粒同样具有较高的DHA活性,这与反应器运行一年多能够保持对COD、色度和UV等较高去除率有一定关系。还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反应器反冲洗对DHA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为曝气生物活性炭法有效去除印染碱减量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