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4篇 |
免费 | 100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601篇 |
综合类 | 470篇 |
基础理论 | 167篇 |
污染及防治 | 8篇 |
评价与监测 | 11篇 |
社会与环境 | 193篇 |
灾害及防治 | 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75篇 |
2012年 | 121篇 |
2011年 | 117篇 |
2010年 | 91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针对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乡村旅游带来的环境问题分析和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一支新生力量,异军突起,在中国已形成很大的发展趋势.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合理利用乡村资源,提出对策建议,主要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乡村环境保护体系,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强乡村旅游的环境管理,为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2.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适应新形势而提出的.以直接解决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生态问题为己任,用于指引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内蒙古地区,草原是最具内蒙古特色和开发价值的资源,然而在近几十年的开发中严重违反了生态文明理念,以致出现草场退化、生物生存危机等状况.在当前内蒙古草原出现的严重问题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去探寻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价值.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思想,实现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及各方因素协调共促”理念下新的草原开发. 相似文献
183.
草原干旱对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天然牧草是放牧畜牧业的主要物质基础 ,其生长动态和产量形成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特别是水份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生物生产力水平。本文根据大气降水量及土壤水份条件与天然牧草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关系 ,建立了天然牧草生长高度动态模式和草原初级气候生产力模式 ,以便进一步研究 ,为草原干旱的气候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4.
文章根据柴河旅游区自然地理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以及一些现场调研。结合阿尔山市市区环境大气、哈拉哈河、绰尔河水质监测数据,对柴河旅游区污染物种类、排放进行全面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5.
186.
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OS/MODIS、NOAA/AVHRR卫星遥感监测的植被指数(NDVI)、地面定点监测的实际地上牧草产量资料,依据卫星遥感监测原理,在点和面上研究、建立了植被指数与牧草产量之间的关系模式,给出了草地资源卫星遥感监测和评价方法。监测和评价结果显示:2004年青海省草地资源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递减,产量最高区处于黄南州南部和果洛州东南部,最低区处于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近20年来天然草地资源的分布规律没有发生变化,但草地生产力在逐步下降,草地资源在逐年减少,仅果洛州全州平均牧草产量比1986年下降了4.04%,牧草总量减少85.10×104t,理论载畜量减少了63.11×104只绵羊单位;暖干旱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造成青海省天然草地生产力下降、呈现退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7.
188.
长白山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区域是我国具有特色的地理单位,资源丰富,尤其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是在深入调查和完成旅游规划的基础上,论述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9.
黄山风景区旅游水供需系统安全及动态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岳型风景区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工程性供水难度大,随着区内床位数和游客量的不断增加,水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成为山岳型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黄山风景区尤具代表性。论文通过典型年分析法,对黄山风景区各月各供水片区的水供需系统进行深入分析,认为:①黄山风景区总体上供水量不足,缺水态势明显,且存在时间、空间、丰枯水期等方面的矛盾;②建立水供需动态调控模型,通过水库和引提水工程调节供水是改善黄山风景区供水短缺的重要途径;③通过现有各分片水库的调节和五里桥水库提水上山,可分别解决目前和中期供水问题,远期若建立钓桥水库,形成全山供水连片,可达到远期水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90.
中国市域旅游综合吸引力指数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论文以中国338个市域作为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测算其旅游吸引力指数。以南京市为例,通过GIS空间可视化并分别划分出5个等级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客源地。结果发现南京不同等级旅游目的地呈距离衰减规律,但同时出现区位跨越现象;南京旅游客源地总体上亦呈现距离衰减规律,但也出现远距离客源地等级甚至比近距离客源地等级要高的现象。笔者把吸引指数模型逆思维推演测算出了中国城市总吸引指数排名,并以可达性为基础,根据旅游目的地城市总吸引指数和旅游规模排名位序是否一致划分出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程度现状10种类型,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比较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