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23篇 |
免费 | 576篇 |
国内免费 | 34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58篇 |
废物处理 | 24篇 |
环保管理 | 407篇 |
综合类 | 1723篇 |
基础理论 | 508篇 |
污染及防治 | 149篇 |
评价与监测 | 273篇 |
社会与环境 | 303篇 |
灾害及防治 | 19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8篇 |
2023年 | 120篇 |
2022年 | 124篇 |
2021年 | 150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29篇 |
2018年 | 114篇 |
2017年 | 173篇 |
2016年 | 199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165篇 |
2013年 | 233篇 |
2012年 | 328篇 |
2011年 | 305篇 |
2010年 | 215篇 |
2009年 | 189篇 |
2008年 | 152篇 |
2007年 | 193篇 |
2006年 | 178篇 |
2005年 | 140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41.
442.
443.
王新兰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26(1):21-23
利用污染指数法及相关系数法对盘锦市境内的河、海水质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近岸海域海湾水质主要受入海河流水质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4.
李敬峰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26(5):41-44
在对铁法煤业集团所属6个煤矿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基础上,从生产和管理的9个方面对煤炭的清洁生产指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最后确立了38项清洁生产评估指标,并分别给出了权重和基准值。 相似文献
445.
用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部分驱动力指标或源指标,结合同期上海市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对上海市20年来的废水排放量及其污染负荷等重要环境指标进行了趋势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市废水及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长均大幅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与削减成效显著。虽然,上海市大部分表征可持续发展的源指标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工业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上海市在综合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等非工业污染物方面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小,综合生活废水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成为上海市最重要的水环境点污染源。 相似文献
446.
太湖蓝藻水华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微囊藻毒素(MCs)的生物累积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最近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太湖的不同区域(梅梁湖、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和湖心区)采集不同体重和体长的白鲢,利用固相萃取方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白鲢不同器官中MCs的3种异构体MC-RR、MC-YR及MC-LR的含量,结合不同湖区的相关水质指标分析了MCs在白鲢体内的累积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白鲢不同器官MCs的含量由高到低为:肠壁肾脏肝脏肌肉心脏,且肠壁累积的MCs显著高于肾脏、肝脏、肌肉和心脏。MC-RR含量是白鲢各器官累积MCs的异构体的主体,约占MCs的60%。梅梁湖鲢鱼的肌肉、肾脏和心脏中MCs均高于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和湖心区。生物指标(体重和体长)是影响白鲢肾脏内MCs和MC-RR含量以及肠壁内MCs含量重要因素。太湖水质指标总磷(TP)、藻细胞数量、湖泊营养指数及环节动物数量尤其是TP对白鲢肝脏累积MCs产生明显影响,TP、总氮(TN)、铵态氮(NH4-N)、内梅罗指数和环节动物数量尤其是NH4-N对肠壁累积MCs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47.
珠江三角洲养殖鱼塘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主要养殖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用电感藕合等离子质谱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了肇庆、广州、惠州和茂名4市14个样点沉积物中7种元素的水体及底泥总量,并对底泥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养殖鱼塘水体中Cr质量浓度范围是nd-0.1011 mg·L-1,超标率为7.1%,Cu质量浓度范围为nd-0.1438 mg·L-1,超标率为64.3%,As质量浓度范围是0.0112-0.0812 mg·L-1,超标率为24.1%,Hg质量浓度范围是0.00004-0.00458 mg·L^-1,超标率为35.7%,Pb质量浓度范围为nd-0.0973 mg·L^-1,超标率为6.8%,其余Ni、Zn和Cd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nd-0.0218、nd-0.0232和nd-0.00319 mg·L^-1,均未超渔业水质标准;底泥中重金属元素Cr、Cu、Zn、As、Hg、Cd和Pb的平均值分别为83.86、46.19、242.16、32.38、0.64、1.00和60.06 mg·kg^-1,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Cd>Hg>Zn>Pb>As>Cu>Cr,其中,Cd污染程度为中-强,是底泥污染最严重的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生态风险均值排列顺序为 Hg>As>Cd>Pb>Cu>Zn>Cr。对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贡献率最大的元素为Hg、As和Cd。4个市底泥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RI)比较,惠州(290.13)>广州(240.54)>茂名(193.23)>肇庆(116.40)。Hg和Cd是该水域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最大的元素。 相似文献
448.
以北京南部城市发展新区典型代表———房山、大兴、通州3处作为研究区,运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的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分析。通过对2001—2006年、2006—2011年两个时段的对比分析,发现2001—2006年研究区存在草地、林地、耕地等非建设用地类型面积下降,建设用地面积上升的趋势,且2006—2011年该趋势更加明显。结果表明研究区自然景观向人文景观变革迅速,并面临着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等问题,亟需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并优化景观系统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449.
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提出的50个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对于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生态胁迫和生态结构与功能2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以2000、2005和2010年生态系统遥感数据为基础,分区对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安全进行评价,识别生态安全状况呈恶化趋势的区域,为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生态安全指数相对较高,土壤保持重要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较差;重要生态功能区总体生态安全状况呈下降趋势,比较显著的变化包括洞庭湖洪水调蓄重要区和藏东南山地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明显,黑河中下游防风固沙重要区的生态安全指数值最小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50.
环保部于2013年5月23日颁布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指标(试行)》)已实施有9个月。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6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参照《指标》要求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编制生态文明规划。然而,实际工作中发现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的合理性有待商榷。本文通过对问题指标进行分类探讨,将指标存在的问题分为四大类:指标定义亟待完善、指标标准设定偏高、指标数据获取性差和参考标准有待更新。根据不同类型指标问题的特点,分别对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和解决方案,为环保部对《指标(试行)》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