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383篇
安全科学   358篇
废物处理   85篇
环保管理   150篇
综合类   1038篇
基础理论   136篇
污染及防治   149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1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91.
In order to search the degradability of kraft lignin, the potential bacterial strains Bacillus subtilis (GU193980)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GU193981) were isolated, screened and applied in axenic and co-culture conditions. Results revealed that mixed culture showed better decolorization efficiency (80%) and reduction of pollution parameters (COD 73% and BOD 62%) than axenic culture. This indicated syntrophic growth of these two bacteria rather than any antagonistic effect. The HPLC analysis of degraded samples of kraft lignin has shown the reduction in peak area compared to control, suggesting that decrease in color intensity might be largely attributed to the degradation of lignin by isolated bacteria. Further, the GC–MS analysi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compounds detected in control were diminished after bacterial treatment. Further, the seed germination test using Phaseolus aureus has supported the detoxification of bacterial decolorized kraft lignin for environmental safety. All these observations have revealed that the developed bacterial co-culture was capable for the effective degradation and decolorization of lignin containing rayon grade pulp mill wastewater for environmental safety.  相似文献   
492.
目的研究不同制氧装置和供氧方式对装备人员工效的综合影响。方法从不同吸氧方式对高海拔地区装备人员生理、心理、体能和作业效率等方面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吸氧后装备人员的血氧饱和度上升到12%左右、心率减缓10%,体力提高5%左右,工作效率提高13%左右。结论高海拔地区吸氧可以提高从总体上提高装备人员的作业能力,长时间持续低浓度吸氧比间隔式高浓度吸氧对人员的生理、体能和工作效率的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93.
结合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客观阐述了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电场和磁场的电磁环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10/220kV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场强度值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限值,不会对公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94.
舰艇用高强钢强度及其耐蚀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国内外海军舰艇用高强钢的种类、性能、腐蚀问题和焊接等方面的介绍,分析了国内外海军舰艇用高强钢耐腐蚀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认为未来海军舰艇用高强钢将向高强度、大规格、低磁性及耐腐蚀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95.
公路隧道安全等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目前的公路隧道既没有安全等级划分,也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标准,设计者只能根据经验和认识程度进行设计,运营安全隐患较多.提出了影响公路隧道安全等级的5个因素和4种关系.认为公路隧道安全等级的划分必须同时考虑隧道长度和交通量,隧道长度是一个基础分界指标,交通量是一个可变的动态指标.根据目前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实际状况和技术水平,选取隧道的特征长度分别为0.5 km、1.0 km、3.0 km、5.0 km、10.0 km,隧道的断面交通量按照高速公路的最低要求取为10 000辆/d,将公路隧道安全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Ⅰ、Ⅱ、Ⅲ、Ⅳ、V五个等级,并提出了进行公路隧道安全设施标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96.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加少量海藻酸钠及SiO2、CaCO3的方法固定高效菌处理PTA污水.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分别为PVA 10%、海藻酸钠0.3%、特种菌种10%、SiO2 3%、CaCO30.3%,用饱和硼酸溶液(pH为4.0)作为交联剂,制得的颗粒处理PTA废水时,废水COD负荷为2.91kg/m3·d时,CODcr、TOC、TA去除率均为85%以上;废水COD负荷为12.2kg/m3j·时,CODcr去除率仍为50%以上、TOC去除率为60%以上,当pTA废水pH从55降至35时,CODcr、TOC、TA去除率仍在86%以上.  相似文献   
497.
利用薄膜梯度扩散(DGT)原位采样装置获取了骆马湖全湖8个典型湖区泥-水界面(SWI)活性磷(P)、铁(Fe)、硫(S)垂向分布信息,据此定量估算三者交换通量.结果表明,骆马湖沉积物剖面P、Fe、S浓度范围分别为0~2.05,0~11.10和0.01~0.63mg/L,并在微小尺度呈高度空间异质性.在水平方向上活性P、Fe主要表现为西北湖区高于东南湖区,而活性S则未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就垂直剖面而言,活性P、Fe、S自界面向下呈升高趋势,并在60mm深度内出现峰值,且活性P和Fe剖面呈明显的同步变化特征;活性P、Fe在多数点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65,P<0.01),且各采样点沉积物中的总铁与总磷比值[w(∑Fe)/w(∑P)]均高于15,这表明Fe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于骆马湖内源磷释放起重要控制作用;8个采样点样品中活性P、Fe、S交换通量分别为0.066~0.698,1.671~5.592和0.007~0.071mg/(m2·d),表明P、Fe、S由沉积物向水体释放.西北湖区表现出较高的P通量和活性P浓度,这可能会增加南水北调过程中水质污染的风险,应予以重视.以上结果支持了P、Fe耦合释放机制,明确了骆马湖SWI的活性P、Fe、S迁移特征.  相似文献   
498.
灾害损失及灾害等级的确定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将灾害损失划分为属性指标和经济损失,将经济损失划分为财产损失、救灾费用和效益损失,将每种经济损失划分为内部经济损失和外部经济损失,在属性指标中考虑了损失持续时间的影响,还对灾害等级的定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499.
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害分级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冯志泽 《灾害学》1996,11(1):34-37
在论述了我国目前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和灾害分级管理的几种方法基础上,对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害分级管理综合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对自然灾害等级划分要统一评判指标─-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评判指标;建议在分级管理中采用灾害分级和灾损率两项指标;在灾害管理中建立科学的查灾、计灾、报交制度,加快灾害管理立法,走以法治灾之路.  相似文献   
500.
本文以福建省龙海市为例,分析了龙海市农业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高效持续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思路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