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99篇 |
免费 | 520篇 |
国内免费 | 35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50篇 |
废物处理 | 86篇 |
环保管理 | 147篇 |
综合类 | 1056篇 |
基础理论 | 251篇 |
污染及防治 | 263篇 |
评价与监测 | 83篇 |
社会与环境 | 35篇 |
灾害及防治 | 1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118篇 |
2019年 | 104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99篇 |
2013年 | 126篇 |
2012年 | 157篇 |
2011年 | 127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河下游水中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高盐水中痕量镉时,有很大背景吸收和误差。本文采用络合—萃取技术使共存元素与待测元素分离,既消除了基体干扰,又达到了富集作用,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52.
253.
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垃圾堆肥中的应用 总被引:92,自引:6,他引:86
利用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对生活垃圾和污泥混合堆肥,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总菌数、温度、有机物、C/N比等,较系统地研究了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生活垃圾、污泥混合堆肥系统中的作用.试验证明:在生活垃圾和污泥共堆肥系统中,调节堆料比为厨房垃圾:污泥:粉煤灰土:成熟堆肥污泥:干草=41.6:27.8:13.8:11.1:5.5,有机物约为60%,总氮14%,全磷0.69%,全钾1.25%;初始含水率为58.5%,初始C/N比=30i供气量控制在0.8L/min·kg挥发性有机物,处理1、处理2、处理3堆料中分别接种2%、3%、5%(质量分数)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与加入3%灭活菌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对照组、处理1、处理2和处理3堆肥系统垃圾腐熟时间分别为30d、24d、18d和12d;说明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可以加速生活垃圾和污泥的降解,保证堆肥过程的顺利进行.处理3与对照组相比,堆腐时间缩短了18d,同时成品堆肥中含有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活性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254.
255.
256.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目前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基数不清,排放清单缺失的现状,以钢铁行业调研、企业在线监测、污染源调查等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钢铁行业具体工艺设备、环保措施、产能等信息,按照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了一套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经计算,2012年京津冀地区钢铁企业排放SO2为47.16万t,NOx为37.22万t,烟粉尘为34.15万t,其中烧结和高炉工艺为京津冀钢铁行业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从空间分布来看,唐山、邯郸两地区集中了整个京津冀地区一半以上的钢铁企业,其污染物排放量占到了整个区域钢铁企业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257.
258.
259.
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高氨氮养殖废水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典型高浓度养殖废水经UASB-短程亚硝化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为对象,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进行脱氮处理研究.以反硝化污泥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最佳进水氨氮负荷应处于0.2 kg/(m3·d)左右,系统的HRT定为2 d;通过对系统运行条件研究发现,最佳运行条件为:pH为7.50左右,温度为30℃且系统不需投加有机碳源.在优化条件下,系统最终氨氮去除率能达到85%以上,亚硝态氮去除率达到95%以上,系统运行效果良好,且具有重现性.最后通过动力学理论分析得出氨氮的降解速率为0.012 6 d-1,亚硝态氮的降解速率为0.013 1 d-1.通过研究以期为后续工艺、神经网络模拟及“UASB-短程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土地系统组合新工艺的工程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