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10篇
基础理论   6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在以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为基础,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运行条件优化研究,系统获得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出水中SS、浊度及色度均未检出;出水中有机污染物和N、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COD≤16.32 mg/L、BOD5≤3.45mg/L、NH3-N≤0.75 mg/L、TN≤10.13 mg/L、TP≤1.08 mg/L,其相应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58%、≥98.91%、≥97.19%、≥71.71%、≥71.31%,各项水质指标的去除率明显高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优良的出水完全能满足城市生活杂用对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2.
HITNP同步除磷脱氮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ITNP同步除磷脱氮新工艺采用复合式活性污泥生物膜系统,避免了硝化菌和聚磷菌的污泥龄矛盾.利用反硝化除磷的“一碳两用”缓解原水碳源不足的矛盾.通过独特的硝化液回流方式,使全部污泥经历了释磷和聚磷循环,厌氧池污泥浓度是缺氧池污泥浓度的1.5~2倍,对进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效果好,厌氧池COD的去除率高,强化系统的除磷能力.以低碳氮比的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长期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中的总磷、氨氮、总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1.1% 、88.7%、58.1%和88.6%.出水水质平均值为磷0.27  mg/L,氨氮1.74  mg/L,总氮17.30  mg/L和COD 24.38  mg/L.HITNP同步除磷脱氮新工艺具有稳定的同步除磷脱氮效果,出水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3.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was developed to quantify the normalized membrane flux dynamics during the filtration period and fitted the results well.  相似文献   
194.
改性玉米秸秆对水溶液中硝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将玉米秸秆资源化,成为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水及废水中硝酸根的吸附剂,将玉米秸秆进行化学改性制备了阴离子交换剂.重点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对硝酸根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改性玉米秸秆对硝酸根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模式和Freundlich等温模式.在20℃和40℃条件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0.8407 mg·g-1和72.7273 mg·g-1.吸附过程放热,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改性玉米秸秆对硝酸根的吸附为快速吸附过程,30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改性玉米秸秆对不同初始浓度硝酸根的吸附过程均为一级反应,吸附过程受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同时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玉米秸秆是一种良好的硝酸根吸附剂.  相似文献   
195.
干湿交替灌溉具有节水高产特性,但在重金属Cd污染稻田,干湿交替灌溉常导致稻米Cd含量>0.20 mg·kg-1,通过添加钝化剂可能对水分高效利用及优质稻米生产具有显著的调控效应.为此,本研究以吸收能力较强的籼型亚种为试材,在前期筛选出的高积累品种(深两优1813)和低积累品种(两优6206)基础上,于Cd轻度污染稻田设...  相似文献   
196.
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瓦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分别监测了两套不同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第一、二级湿地单元的出水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和一定的水力负荷下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河道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二级湿地单元出水各指标明显优于一级湿地单元,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湿地对东莞运河污水COD、BOD_5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0.52%、69.21%和55.56%;复合垂直下行流湿地系统对TP的净化尤其突出,平均去除率达到72.62%,二级出水的质量浓度在0.10~0.60 mg·L~(-1)之间,对COD和BOD_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74%和60.63%.两种复合系统的出水浓度均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由此可见,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湿地系统,且更具稳定性和耐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97.
2008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对9个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不同时期的叶片、小枝、根的碳同位素δ~(13)C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无性系间δ~(13)C与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相互关系,目的在于探求δ~(13)C在筛选高水分利用效率毛白杨杂种无性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叶片δ~(13)C值表现为7月<8月<10月<9月,小枝δ~(13)C值表现为8月<9月<10月,叶片δ~(13)C值、小枝δ~(13)C值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无性系间的差异是引起δ~(13)C值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部位碳同位素比值表现为叶片<小枝<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δ~(13)C值在不同部位和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部位间的差异是引起δ~(13)C值变化的主要因素.δ~(13)C值较高的无性系30、83、BL5的WUEi也较高,δ~(13)C值较低的无性系42、26、BT17的WUEi也较低,且不同时期δ~(13)C和WUEi呈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0.872、0.675,高δ~(13)C可以作为筛选高WUEi毛白杨的有效指标,且在苗木生长旺盛时期选育能得到更为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8.
在渔塘坝0.01km^2的微域内,玉米硒含量达到较高水平,其根,茎,叶,籽中的平均硒含量分别是4.36±3.27mg/kg,3.08±2.24mg/kg,9.74±7.62mg/kg和8.07±5.02mg/kg。渔塘坝中玉米硒分布类似土壤分布,也可分出相对低,中、高硒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199.
黄淮平原不同多熟模式生产力特征与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淮平原一麦三玉米、一麦二玉米和一麦一玉米三种多熟模式的产量、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模式年亩产均超过吨粮,说明在集约栽培条件下黄淮平原亩产吨粮的现实性。三种模式产量梯度差异表明,在水肥供应基本充足的情况下,通过集约多熟种植并配合以合理调控技术是在高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一麦三玉米最高产量达2201t/hm2(亩产1467kg),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接近与突破亩产吨半粮的有效种植模式之一。全年玉米总穗数增加是增产的关键。一麦三玉米模式通过接茬移栽等综合措施的有效配合,能维持较高的同化功能,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上表现为高投入高产出,但部分产投经济指标有下降的趋势。从综合考虑公顷产量与公顷纯收入及物质费用、用工等因素上综合评判,一麦三玉米模式总体上表现优势。  相似文献   
200.
田间试验和示范表明,在玉米作物生产中施用兼具多元素复合和氮肥加价作用的保氮增效剂,可显著地改善植株性状,促果穗增长增粗,使秃尖率下降、穗粒数和百粒重增加。保氮增效剂用量为玉米施氮肥量的2.92%~4.99%,玉米增产51.5~68.4kg/亩。肥料报酬提高2.2~2.6倍,增收经济效益达34.1~44.7元/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