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768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1075篇
基础理论   218篇
污染及防治   279篇
评价与监测   19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研究了渤海湾有机锡污染对野生脉红螺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大神堂海域和南排河海域野生脉红螺性畸变发生率分别为12.5%和6.48%,交接器指数分别为9.61和12.45.脉红螺肌肉组织丁基锡和苯基锡浓度总和分别为39.04ng.g-1和46.48 ng.g-1,消化腺组织中为32.09 ng.g-1和109.03 ng.g-1.基于肌肉组织三丁基锡(TBT)浓度得出TBT对脉红螺种群的风险商为0.024.以上结果表明,渤海湾有机锡污染对野生脉红螺种群具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872.
维生素C工业废水处理系统VOCs污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斌  律国黎  任爱玲  杜昭  邢志贤  韩鹏  高博  刘淑娅 《环境科学》2013,34(12):4654-4660
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试了维生素C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各单元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现状,分析和总结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种类特征.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系统中共检测出32种物质,逸散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浓度范围为0.962 9~32.097 0 mg·m-3.其中,位于废水处理系统最前端半密闭状态的沉砂池是逸散VOCs种类最多、强度最大的单元,为25种,其总浓度为32.097 0 mg·m-3,沉砂池中小分子硫化物所占比例较大,为30.02%;后续处理单元中芳香烃比例较高约占监测总量的21.06%~31.48%.监测出VOCs的主要种类为氯代烃类、酮类,分别占监测总量的6.39%~55.80%、10.40%~58.08%,废水处理系统各单元均监测到丙酮、2-丁酮、正己烷、氯仿、氯苯等14种VOCs,其中氯乙烯、苯乙烯、1,3-丁二烯3种属于高毒性物质,监测出的氯乙烯浓度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标准,1,3-丁二烯等多种污染物尚无国家标准限值,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制药废水VOCs排放标准的修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3.
基于GC-MS的烹调油烟VOCs的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万清  聂磊  田刚  李靖  邵霞  王敏燕 《环境科学》2013,34(12):4605-46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PM2.5和臭氧生成的重要前体物之一,而VOCs组分不同,对大气反应的贡献也不同.烹调油烟排放的VOCs作为大气中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化学成分随所选用的食用油种类、食品种类、烹调方式、加热温度等的不同有很大差异.从对食用油的烧杯加热实验入手,简化模拟烹调油烟发生情景,以油温和油品为变量,采用Tenax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不同油品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产生的VOCs进行组分分析,根据谱库检索和图谱解析,利用面积归一化的半定量法,对各条件下油烟VOCs的具体组分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和定量.  相似文献   
874.
周博宇  刘旺  王伯光  周咪  黄青  周磊 《环境科学》2013,34(7):2560-2564
选取广东某大型炼油厂废水处理站进行现场采样,采用PFPH衍生化-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羰基化合物(oVOCs)的组成特征和含量水平,研究了其源排放特征、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在该废水处理站大气中共检测出20种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各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0~68.80μg.m-3,各废水处理单元oVOCs总浓度均值为(253.02±124.5)μg.m-3.背景校正后的质量浓度表明,各废水处理单元的大气中14种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均占到总含量的90%以上,其中己醛含量最高,浓度均值达到(44.74±20.89)μg.m-3,其次是2-丁酮和乙醛,浓度均值分别达到(30.47±12.94)μg.m-3、(23.51±14.57)μg.m-3.通过计算化学活性和大气寿命筛选出分子标志物,并建立了废水处理站的oVOCs源成分谱.  相似文献   
875.
钙铝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的SO2储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琳  王海林  解强 《环境科学》2013,34(9):3627-363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系列钙铝类水滑石材料[CaxAl-LDH(x=1,2,3)],经高温焙烧获得其衍生复合金属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气体吸附仪(BET)、热重分析仪(DTG)、程序升温脱附(TPD)等对复合氧化物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碱性位分布等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在700℃时储存SO2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CaxAl-LDH前驱物结构均一、结晶度良好,前驱物经800℃焙烧后,层间氢氧根、水和阴离子脱去形成CaO及(CaO)x(Al2O3)y的混合氧化物,随着Ca含量的增加,样品完全失重温度增高,Ca3Al-LDO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30.8 m2.g-1)、孔容(21.3 cm3.g-1)和最多的碱性位中心,在700℃下SO2吸附量达0.29 g·g-1.  相似文献   
876.
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PM25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光化学氧化是其主要来源之一.从VOCs转化生成SOA的过程非常复杂,参数化方法是一种相对简化的估算方式,可以用于区分不同VOCs物种对SOA生成的贡献.本文介绍了基于二产物和基于挥发性分级两种常用的参数化估算方法,并总结分析文献报道的SOA估算结果.文章中也指出现在的参数化估算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准确量化VOCs向SOA的转化过程将是大气化学未来的重要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77.
木家具关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散发传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散发是一个污染环境的复杂传质过程.为把握污染物散发全周期特性,首先建立了一套描述散发行为的显性完全解析模型,适用于模拟对人体最不利的无换气情况.然后基于对模型的分析开发了一种简便快捷的实验方法,能够利用木家具在密闭舱中散发的逐时浓度求取目标VOCs的3个重要传质参数:可散发浓度C0、扩散系数D和分配系数K.实验部分测算了从10个厂家依多种原材料定制的5类20件常见家具,参考出现频率、健康影响、可散发量确定了19类关键污染物,发现总体C0、D、K服从正态分布.此外,结合常见散发参数范围下的数值实验和参数回归分析,提出一组反映散发机理、预测类比不同时空尺度下散发数据的准则关联式,并分析得出空气交换率和承载率对散发影响较大、空气流速对散发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78.
Air sparging is a remediation technology currently being applied for the restoration of sites contaminated with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by various researchers to model the fate of VOCs in the gas and liquid phase during air sparging. In this study, a radial diffusion model with an air–water mass transfer boundary condition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VOC volatilization from air sparging of contaminated soil columns. The approach taken was to use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and tortuosity factors determined previously in separate experiments using a single air channel apparatus and applying these parameters to a complex system with many air channels. Incorporated in the model, is the concept of mass transfer zone (MTZ) where diffusion of VOCs in this zone was impacted by the volatilization of VOCs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but with negligible impact outside the zone. The model predicted fairly well the change in the VOC concentrations in the exhaust air, the final average aqueous VOC concentration, and the total mass removed. The predicted mass removal was within 1% to 20% of the actual experimental mass removed.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seemed to suggest that air-sparged soil columns may be modeled as a composite of individual air channels surrounded by a MTZ. For a given air flow rate and air saturation, the VOC removal was found to b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radius of the air channel. The approach taken provided conceptual insights on mass transfer processes during air sparging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879.
武汉市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实时组成及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在线监测仪器获取了武汉市2019年6~7月环境大气中102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小时浓度数据.观测期间ρ(VOCs)范围为24.9~254μg·m-3,平均值为(67.7±32.2)μg·m-3.依据臭氧浓度标准,将观测期间划分为清洁日和污染日,对比分析清洁日和污染日气象条件、 VOCs浓度、组成、臭氧生成潜势和来源差异.污染日NOx、 CO和VOCs的平均值分别超出清洁日34.9%、 25.0%和27.8%.污染日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VOCs分别比清洁日高40.7%、 39.5%、 26.9%和21.5%.污染日总臭氧生成潜势为(102±69.6)μg·m-3,超出清洁天33.5%.污染日液化石油气燃烧、工业排放、机动车排放、天然源和溶剂使用的平均贡献率分别比清洁日低3.4%、 2.5%、 0.2%、 1.3%和1.4%,油气挥发源平均贡献率比清洁日高8.8%.机动车排放源和油气挥发源的日变化均呈现早晚高、午后低的特征,与早晚高峰排放有关;LPG燃烧的日变化与餐饮油烟排放变化一致.浓度...  相似文献   
880.
淮北孙疃矿区是华北两淮地区典型的煤炭资源开采基地.以往涉及煤矿区地表尘的环境研究多集中在重金属和水溶性离子等,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Cs)研究较少.利用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GC-MS/MS)检测了孙疃矿区及周边环境地表尘中16种母体多环芳烃(16PAHs)、烷基多环芳烃(aPAHs)及部分含氧多环芳烃(O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孙疃矿区地表尘中ΣPACs含量范围为283.8~36852.5 μg ·kg-1(均值为4114.2 μg ·kg-1).其中,ΣaPAHs(均值2593.8 μg ·kg-1)约为Σ16PAHs(均值1074.9 μg ·kg-1)的2.4倍,是PACs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地表尘中16PAHs和aPAHs在组成上均以相对分子质量低的PACs为主.OPAHs含量较低,均值为445.6 μg ·kg-1.同时,PACs污染主要集中在矿区周边及煤矸石填埋道路附近.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推测研究区主要受成岩源影响,其次是煤和生物质燃烧,交通源及石油产品泄漏的占比较小.特征比值结果显示,当Σ16PAHs/ΣPACs<0.25时主要受煤矿区污染.PMF结合终生致癌风险(ILCR)结果显示,研究区对儿童存在潜在致癌风险,风险主要来自煤和生物质燃烧及煤炭开采.我国淮河流域煤矿区众多,研究结果可为煤炭开采区PACs的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