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谢凯  易齐涛  孙鹏飞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1):3101-3110
以淮南潘谢某采煤沉陷积水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室内模拟实验,对其农业耕作层土壤初期覆水条件下的氧化还原过程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磷(P)自农业土壤内部向"水-土"界面迁移转化潜能,模拟实验持续近4个月.同时,实验采取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和孔隙水表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壤主要分析了淹水前后有机质含量(OM)、铁氧化物、P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等相关变化,而孔隙水则分析了pH、氧化还原电位(Eh)、溶解无机碳(DIC)和有机碳(DOC)、Fe2+、NO3--N、SO42--S,较为保守元素Cl-作为其他可变指标的参考.结果发现,研究过程中观察到了微生物活动所对应的不同氧化还原过程,1~2周后土柱内部的NO3--N和SO42--S由于呼吸作用趋于耗竭,孔隙水Fe2+持续升高,并伴随着活性磷(DRP)的释放.此后整个体系氧化还原反应趋于平衡,在"水-土"界面观察到了明显的Fe"泵升"现象,弱吸附态磷(NH4Cl-P)和有机磷(OP)有向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NaOH-P)迁移转化的趋势,但孔隙水内部DRP能否向表层迁移短时间内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62.
浅埋条件下的煤层开采,受上覆岩层移动影响而呈现与深埋煤层明显不同的特征.本文以神府矿区某矿1301工作面矿压观测为工程背景依托,应用“三量法”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以工作面三个测区支架荷载和活柱下缩量为重点分析.研究表明:该工作面来压动载系数为1.5 -1.6,来压期间支架压力比平时大1- 13MPa;初次来压持续时间长,初次来压步距在55.9-56.3m,三个测区的周期来压步距为14.6 - 17.6m;且三个测区观测表明:中测区由于受工作面两侧煤壁影响较小,矿压显现程度同上下测区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3.
利用自组装GC-ECD系统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开展大气四氯化碳(CCl4)摩尔分数在线观测.2007年4月~2008年3月期间,该站CCl4本底摩尔分数(89.4±0.7)×10-12,与北半球同纬度带Mace Head和Trinidad Head本底站观测结果基本一致;非本底摩尔分数(94.7±5.1)×10-12,出现频率63.6%,表明该站也能捕捉到高摩尔分数CCl4空气团输送信息;CCl4本底摩尔分数变化较小,且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非本底摩尔分数呈现夏高冬低的特点,平均非本底摩尔分数最高月份(6月)比最低月份(1月)高7.6×10-12.应用CO比值相关法初步估算2007年4月~2008年3月我国CCl4排放量约4.7kt·a-1,与文献报道Bottom-up方法估算我国同期CCl4排放量接近;CO比值相关法估算CCl4排放量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同源假设及观测站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4.
利用电动技术强化有机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电动修复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土壤修复技术,由于其处理的高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利用电动技术强化土壤有机污染物原位修复的原理及其最新进展。电动强化有机物污染修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动效应对有机物的迁移作用或者强化生物修复过程(注入营养物、电子受体和活性微生物等)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研究表明,该技术不破坏生态环境,安装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电动强化原位生物修复和能够适应于各种不同成分污染(如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多技术联合是今后电动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5.
以上海工业河勤丰泵站周围50 m河段为研究对象,现场探讨了原位曝气对底泥内源营养盐去除的示范工程效能,目的为曝气治理城市黑臭河道工程的优化实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原位曝气有利于对底泥内源氮、磷营养盐的控释,对工业河示范河段溶解性总氮(DTN)削减率为(48.4±6.0)%,上覆水DTN的平均浓度由13.4 mg·L-1降至8.7 mg·L-1;NH4+-N的削减率为(46.3±16.7)%,其上覆水浓度均低于7.6 mg·L-1;泥水界面硝化率与反硝化率分别达到46.3%和43.6%;上覆水溶解性总磷(DTP)的削减率为(35.4±2.9)%,由于示范区段没有与其他区段隔离,其实际工程效果要优于观测值。静态经济评价表明原位曝气修复黑臭河道底泥技术的环境与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常规底泥疏浚技术。  相似文献   
166.
针对农田排水沟渠硬化,缺乏天然净化能力的问题,根据生态截污沟渠原理,采用人工水草技术进行大理市波罗江农田排水水质的原位净化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水草对农田排水具有良好和稳定的净化效果,当沟渠进水CODMn为3.8~7.3 mg/L,TN、TP和NH3-N浓度分别为1.18~2.65、0.05~0.19和0.45~0.83 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1~2.5 h时,经人工水草处理后,农田排水CODMn、TN、TP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0.86%~40.35%、13.04%~60.52%、15.65%~48.68%和13.59%~55.13%。  相似文献   
167.
提出了测定天然水中微量低分子质量硫醇的灵敏、可靠方法,即采用7-氟苯并-2-氧-1,3-二唑-4-磺酸铵盐(SBDF)柱前衍生化、逆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荧光检测技术。文中详细研究了一些洗脱条件,如流动相的组成、pH值和洗脱模式对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从而获得了最佳的洗脱条件。对于被研究的5种低分子质量硫醇,获得了其浓度在25~250nmol/L范围内的标准曲线和测定限。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湖泊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微量硫醇。  相似文献   
168.
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实施了河床原位修复的河段进行全面的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河床生态修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河床修复段的下游大于上游;从微生物群落结构来看,上游断面中ε-变形菌纲为最主要的细菌类型,多为致病病原菌,与该采样点周边人口密集而水质 经其他处理有关。经河床原位修复后,下游断面ε-变形菌纲丰度减少,α-变形菌纲和β-变形菌纲成为最优势的类群,其他细菌比例也相对均衡,NH3-N和其他理化指标有所好转,说明微生物载体原位修复措施对城市景观河流黑臭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9.
采用原位插层聚合制备聚多巴胺改性蒙脱土复合材料并研究其SO2吸附性能。对复合材料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分析、热稳定性和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证实,聚多巴胺大分子链不仅在蒙脱土表面包覆改性,同时插层进入蒙脱土层间,增大蒙脱土层间距。讨论SO2起始质量分数、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温度对单位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多巴胺改性蒙脱土的SO2吸附性能显著提高。在SO2起始质量分数为0.5、吸附剂用量为8 g、吸附温度为125℃时,聚多巴胺改性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单位吸附容量为1.225 g/g。  相似文献   
170.
针对目前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采用的传统原位好氧稳定化技术稳定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原位生物强化好氧稳定化技术,在温州市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中进行中试应用,并与传统好氧稳定化技术治理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原位生物强化好氧稳定化技术可加速有机垃圾的生物降解,平均沉降量较好氧稳定化处理高54%;有机质质量分数较好氧稳定化处理低33.8%,提前5个月降低至有机质质量分数的修复目标值16%以下;填埋气体CH4体积分数降低至1.5%左右,较好氧稳定化处理低28.6%,且稳定时间缩短了5个月;渗滤液COD值较好氧稳定化处理低32.8%,BOD值较好氧稳定化处理高47.5%;氨氮质量浓度较好氧稳定化处理低32.7%,原位生物强化好氧稳定化技术的成功运行,为填埋场的快速稳定化提供新的思路与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