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3篇
  免费   143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588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651篇
综合类   2414篇
基础理论   844篇
污染及防治   210篇
评价与监测   343篇
社会与环境   423篇
灾害及防治   211篇
  2025年   33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51.
利用长三角地区的128个国控大气监测站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的PM2.5浓度逐时数据,采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了ρ(PM2.5)的空间异质性分析,并讨论了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ρ(PM2.5)的基底效应值在0.07-0.26之间,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块金值呈逐步变大趋势,表明PM2.5人为源对其空间异质性的影响逐渐加强.ρ(PM2.5)变程值在217.1-336.2 km之间,东-西方向大于南-北方向.可依据各季节空气PM2.5含量空间自相关距离的1/4-1/2进一步优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点.根据普通克里格法空间插值结果得出,研究区PM2.5污染呈片状分布,且PM2.5污染程度持续加重,污染重心在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是空气PM2.5污染防治的关键区域.南京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可能受到WSW上风向外源输送的强烈影响,苏锡常都市圈则对SSE下风向的城市群构成较大的潜在影响.PM2.5还与SO2、CO、NO2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研究区空气PM2.5污染与化石能源燃烧和机动车尾气均有较大关系,也可能与SO2或NO2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形成的二次气溶胶有关.  相似文献   
852.
杭州主城区大气臭氧对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4年至2007年空气污染监测数据,比较现行API指数和修正后API指数的差异,分析修正后O3污染的变化状况,研究O3污染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O3作为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指标,对修正后API指数的影响很大。与现行API指数相比,4年来修正后API指数的污染率大幅度增加,并且各季节的污染率越来越接近,2007年污染率在25%左右。2007年各季节修正后API指数污染天数中O3污染天数所占百分比分别是春季为52%、夏季91.6%、秋季20.8%、冬季O3,未出现污染。  相似文献   
853.
2009年4月用D形网半定量采样法调查秦淮河上游25个点位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共获得63个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其中,水生昆虫5目12科30属,软体动物9科11属19种,寡毛纲2科7属9种。结果表明,生物指数(Biotic Index,BI)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BI与ρ(TN)(r=0.44,p0.05)和ρ(NH3-N)(r=0.40,p0.05)之间显著相关,Shannon-Wiene多样性指数与ρ(TN)(r=-0.19,p0.05)和ρ(NH3-N)(r=0.44,p0.05)无显著性相关。生物评价表明秦淮河上游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句容地区的水质要优于南京。  相似文献   
854.
略谈淮北市城市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祖亮  吴淼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3):143-146,152
为了保护淮北市城市生态环境,拟利用城市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该市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包括城市自然组分、非自然组分设计。自然组分包括种群源、廊道、节点等内容,力争使自然组分成为环境质量的控制性组分,使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物种多样并持续存在和流动可达,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畅通。  相似文献   
855.
构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2010—2019年安徽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评价指标与耦合协调度的关联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改善趋势,耦合协调度集中分布在0.393~0.765,基本处于良好协调或低水平协调阶段。全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指数均大于经济发展指数。省会城市、沿江江南地区耦合协调度高于江淮之间和淮河以北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改善这些方面进一步提升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856.
添加不同钝化剂降低污泥堆肥的植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华  吴波  李国学 《环境工程学报》2008,2(10):1413-1415
高温堆肥后污泥的土地利用可充分发挥资源化、无害化的优势,污泥土地利用防止重金属污染一直是污泥施用中最重要的问题。通过测验发芽率指数这一代表植物毒性的指标证明,通过在污泥堆肥中加入粉煤灰、磷矿粉和草炭等不同的改性剂或重金属钝化剂可大大降低堆肥的植物毒性,从而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857.
为探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变化特征和时空分异规律,选择总干渠典型年份30 个断面 10 个水质指标的逐月监测数据,利用层次聚类和WQI水质指数法对水质变化进行分析。层次聚类将总干渠划分为3个渠段,陶岔至柳家佐连续24个断面为第一渠段,该渠段各项水质指标浓度相对较低,其中F.coli ( (44.41±56.11) 个·L−1) 、CODMn ( (1.94±0.11) mg·L−1) 、SO42− ( (29.38±1.68) mg·L−1) 和DO ( (9.74±1.42) mg·L−1) 等指标明显低于其他渠段;霸州、王庆坨、西黑山、惠南庄和团城湖为第二渠段,F.coli ( (184.5±323.16) 个·L−1) 、CODMn ( (2.08±0.29) mg·L−1) 、SO42− ( (27.21±1.81) mg·L−1) 和DO ( (10.82±2.15) mg·L−1) 等水质指标浓度有所升高;天津外环河为第三渠段,该渠段TN、NH3-N和BOD5浓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2±0.15)、(0.07±0.05) 和(1.52±0.51) mg·L−1) 。WQI计算结果表明,中线干渠WQI平均值在81~86之间,水质优良;夏季WQI平均值最低 (81) ,低于春季 (84) 、秋季 (83) 和冬季 (84) ,且WQI平均值沿程逐渐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中线工程水质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8.
快腐剂对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牛粪、菌糠和鸡粪等为材料按照两种比例调配为混合基质,在添加或不添加快腐剂的条件下在发酵桶中进行为期38 d的堆肥发酵实验,通过对发酵产物的温度、pH值、总有机碳、C/N、硝铵态氮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变化的研究,揭示了快腐剂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快腐剂对有机物料的温度、C/N比无显著的影响,但可以促进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在16 d时使发酵产物NH4+-N/NO3--N比值降为0.15,达到腐熟标准(0.16);提升种子发芽指数,在腐解29 d时使种子发芽指数达到82.76%,达到完全腐熟指标(0.8),比不添加快腐剂的处理提前了4 d左右。快腐剂的作用效果受腐解物料配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9.
本文旨在对河流水环境资源中水质、水量二要素的评价以及对定量、定性数据的综合评价进行方法论上的探讨。文中提出了模糊数学评价的改进方法,建立了一套水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了“优势度”概念并提出了水质、水量多目标定量、定性数据综合评价方法。以四川省沱江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根据评价结果划分河段,并对各河段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水环境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60.
太湖蓝藻水华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微囊藻毒素(MCs)的生物累积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已成为最近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太湖的不同区域(梅梁湖、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和湖心区)采集不同体重和体长的白鲢,利用固相萃取方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白鲢不同器官中MCs的3种异构体MC-RR、MC-YR及MC-LR的含量,结合不同湖区的相关水质指标分析了MCs在白鲢体内的累积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白鲢不同器官MCs的含量由高到低为:肠壁肾脏肝脏肌肉心脏,且肠壁累积的MCs显著高于肾脏、肝脏、肌肉和心脏。MC-RR含量是白鲢各器官累积MCs的异构体的主体,约占MCs的60%。梅梁湖鲢鱼的肌肉、肾脏和心脏中MCs均高于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和湖心区。生物指标(体重和体长)是影响白鲢肾脏内MCs和MC-RR含量以及肠壁内MCs含量重要因素。太湖水质指标总磷(TP)、藻细胞数量、湖泊营养指数及环节动物数量尤其是TP对白鲢肝脏累积MCs产生明显影响,TP、总氮(TN)、铵态氮(NH4-N)、内梅罗指数和环节动物数量尤其是NH4-N对肠壁累积MCs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