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6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19篇 |
综合类 | 96篇 |
基础理论 | 20篇 |
污染及防治 | 12篇 |
评价与监测 | 9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灾害及防治 | 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Roseann V. Densmore Kenneth F. Karl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2009,45(6):1424-1433
Densmore, Roseann V. and Kenneth F. Karle, 2009. Flood Effects on an Alaskan Stream Restoration Project: The Value of Long‐Term Monitor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JAWRA) 45(6):1424‐1433. Abstract: On a nationwide basis, few stream restoration projects have long‐term programs in place to monitor the effects of floods on channel and floodplain configuration and floodplain vegetation, but long‐term and event‐based monitoring is require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these stochastic events and to use the knowledge for adaptive management and the design of future project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long‐term monitoring effort (15 years) on a stream restoration project in Glen Creek in Denali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 in Alaska. The stream channel and floodplain of Glen Creek had been severely degraded over a period of 80 years by placer mining for gold, which left many reaches with unstable and incised streambeds without functioning vegetated floodplains. The objectives of the original project, initiated in 1991, were to develop and test methods for the hydraulic design of channel and floodplain morphology and for floodplain stabilization and riparian habitat recovery, and to conduct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future projects in similar degraded watersheds. Monitoring methods included surveyed stream cross‐sections, vegetation plots, and aerial, ground, and satellite photos.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immediate and outlying effects of a 25‐year flood on the stream and floodplain geometry and riparian vegetation. The long‐term monitoring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 channel widening occurred following the flood, likely caused by excessive upstream sediment loading and the fairly slow development of floodplain vegetation in this climate. Our results illustrated design flaws, particularly in regard to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sediment sources and the dominant processes of channel adjustment. 相似文献
162.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5,35(4)
为提升空中交通运行安全,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关联规则挖掘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延误等级预测方法。首先,选取平均航班延误时间和延误率作为机场进港延误度量指标,并分析其时空关联特性;其次,基于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划分机场进港延误等级,并在此基础上,基于频繁模式增长(FP-Growth)算法挖掘机场进港延误的时空关联规则;然后,基于规则数据以及延误指标数据构建样本数据,作为长短时记忆(LSTM)模型的输入,输出为未来时段机场进港延误等级,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学习不同规则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最后,采用美国航班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总体预测的平均准确率达到0.91,不同时段的预测准确率均在80%以上,注意力层网络的连接权重可解释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3.
综放面风量调节范围与安全评价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实际算例,用迎风有限元方法,从理论上得出了采空区瓦斯绝对涌出量与工作面风量呈指数关系,采空区氧化带宽度与工作面风量呈负指数关系.按排放瓦斯要求和工作面生产的供风要求,确定风量下限,从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角度,确定风量的上限,由此,得出合理的风量范围.引入了范围极差的概念,当风量极差越大,安全情况越好,反之,采空区的自然发火与瓦斯涌出二者是不可调和的,必须采取防治措施来提高风量极差值.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解决传统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方法 将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进行深度融合,构建新型混合预测框架。通过信号分解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技术路径,提升飞参数据特征提取能力和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的准确性。首先,对航空发动机数据集中的各参数进行VMD;然后将分解完毕的数据输入LSTM网络中,结合对应的剩余寿命标签进行训练;最后,通过参数对比和优化实现参数寻优,提高模型的性能表现。结果 相较于CNN、DCNN、RNN和GRU,VMD-LSTM模型在涡扇发动机RUL预测任务中取得了较高的预测精度,在提取时频域特征及捕捉长期依赖关系方面展现出强大能力。结论 VMD-LSTM模型提升了对复杂动态变化的捕捉能力,实现了对航空发动机RUL的高精度预测。 相似文献
165.
基于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提出顶板超长定向钻孔治理技术,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腾晖煤业2-100放顶煤工作面顶板超长定向钻孔的合理距离及合理层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号顶板超长定向钻孔内错回风巷的合理距离为20~40 m;钻孔的合理终孔层位依次为60,60,60,61和63 m。顶板初次垮落后,顶板超长定向钻孔开始发挥作用,单孔的瓦斯抽采纯量随着工作面推进开始呈周期性变化,当顶板岩层发生周期性垮落时,钻孔瓦斯抽采纯量开始急剧升高;抽采纯量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13.88 ,13.92 ,13.96,14.24 和14.32 m3/min;顶板超长定向钻孔抽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与回风流瓦斯浓度呈周期性变化趋势,上隅角瓦斯浓度为0.32%~0.8%,整个过程中上隅角瓦斯浓度均在可控范围内。顶板超长定向钻孔治理技术可有效解决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166.
为系统了解可燃气体爆炸灾害效应研究成果,基于长直空间内可燃气体爆炸的特点,总结灾害后果评估的一般流程,综合梳理长直空间内可燃气体爆炸荷载的理论计算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探讨可燃气体爆炸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以及可燃气体爆炸对人员伤亡和结构毁伤后果评估等国内外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现有可燃气体爆炸荷载经验式大多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不具有通用性,长直空间内可燃气体爆炸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的试验数据较少;现有对压力容器的研究成果对长直空间动力响应研究价值有限,爆炸冲击波作用下人员和建筑物的伤害标准还不统一。 相似文献
167.
涟钢烧结厂成品仓扩建,老除尘器处理能力有限,无法达到除尘效果,必须改造.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具有清灰能力强,喷吹压力低,过滤风速大,运行能耗低,换袋方便,维修简单等特点,运用于此除尘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除尘效果. 相似文献
168.
为确保隧道火灾时人行疏散通道安全性,通过在人行疏散通道两端设置独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使疏散通道保持正压状态,防止烟气侵入。利用风速法计算疏散通道加压送风量,利用FDS软件模拟计算单侧及双侧2种送风方式下隧道内烟气蔓延范围、疏散口及疏散通道气流速率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对疏散通道加压送风时,应重点分析火源附近150 m范围内疏散口气流速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当开启疏散口数量≤10时,采用单侧或双侧送风方式对疏散通道加压送风,疏散口稳定时气流速率均符合规范要求;采用双侧送风方式疏散口气流速率分布规律较优,确保加压送风系统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9.
若尔盖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高海拔沼泽湿地,对碳循环和气候调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受全球变暖和人为因素影响,若尔盖湿地遭受了严重退化. 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遥感云平台和时间序列的Landsat影像,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绘制了1990~2020年若尔盖湿地精细分类图,并基于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湿地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而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湿地分布的影响因子. 研究表明:①1990~2020年湿地平均总面积达3 910 km2,若尔盖湿地以沼泽草甸和湿草甸为主,两者平均面积之和占湿地面积的83.13%. 1990~2010年,若尔盖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2010~2020年间湿地面积略有回升. ②1990~2020年,湿地面积减少主要体现为湿草甸退化成高寒草地. 不同湿地类型之间也存在转变情况,主要体现为沼泽草甸和湿草甸两者的转换. ③1990~2010年,湿地景观趋于破碎化和复杂化,聚集度下降. 2010~2020年,湿地破碎度有所降低,湿地景观变得集中. ④坡度、气温和坡向是影响湿地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同时,人口密度逐渐成为影响湿地分布的一个显著社会经济因素. 研究结果可为若尔盖湿地保护规划提供科学支撑,为该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0.
A parametric family of spatiotemporal models displaying separable isotropic long‐range dependence, in space and time, is introduced in a fractional generalized framework. The weak‐sense implementation of estim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periodogram, the variogram and the wavelet transform, to estimate the long‐memory parameter vector is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of separable and non‐separable anisotropic long‐range dependence spatiotemporal processes is also described considering fractional integration filter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