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320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low-carbon production in industrial firms becomes an inevitable choice, and industrial firm employees’ attitudes on low-carbon new technology directly influence the results of low-carbon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mode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firm staff to accept low-carbon new technology.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employee’s social impact, performance expectation, effort expectations and convenient conditions, and employee characteristics are all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acceptance attitudes on low-carbon new technology. And social influence has the largest effect on employees’ acceptance attitudes toward low-carbon new technology. Accordingly,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02.
四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空间分布和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湖流域水环境恶化已影响到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亟待对四湖流域的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估。于2010年春季在四湖流域的主要湖泊以及四湖总干渠进行了水质现场监测和水样采集,共采集了84个样点,每个样点测定了12项水质指标,并对测定结果中四湖流域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水质指标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四湖流域的两个主要湖泊,长湖和洪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湖为重度污染,洪湖为轻度污染,从长湖流入总干渠中的水质多为中性或略偏碱性,总磷、总氮含量超标几倍到几十倍,在靠近长湖的总干渠上游段为重度污染,靠近洪湖的总干渠下游段为轻度污染。各水质指标浓度总体趋势上,长湖的要大于总干渠,总干渠的大于西干渠,西干渠的大于洪湖。  相似文献   
103.
四溴双酚A(TBBPA)是全球消耗量最大的溴系阻燃剂。通过活性物质的定位、分离和TBBPA产物的分析等步骤,对Pseudomonas sp.fz胞外分离物降解TBBP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于胞外的活性物质通过异丙基断裂和脱溴两条途径降解TBBPA。通过超滤,Sephadex G-10分离纯化得到了具有降解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分子量约为376~456 Da,初步鉴定为短肽类物质。这种小分子物质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30~80℃),在弱酸性条件下(2.0~5.0)活性较高,其活性还受金属离子、氧气和抑制剂(Na N3)的影响。此外,部分纯化的小分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羟基自由基(·OH)。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青岛市主体功能区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以全国作为参照区域计算了2005~2008年青岛市主要辖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而言,平度市处于富余状态;莱西市处于临界状态;胶州市、即墨市、胶南市处于超载状态:青岛市市区则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序列(由富余到超载):平度市>莱西市>胶州市>胶南市>即墨市>市区.②青岛市各辖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全部处于富余状态,其中市区的相对经济资源承载能力最大.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序列(由富余到超载):市区>胶州市>胶南市>即墨市>藁西市>平度市.③青岛市各主要辖区综合承载力全部处于富余状态,且基本保持稳定.综合承载力序列(由大到小):市区>平度市>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莱西市.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青岛市2005-2008期间主要辖区的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区划,结果显示青岛市所辖6市区均属于优化开发区,在"十二五"期间.产业调整与优化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5.
RP-1400a大气颗粒物(PM10)监测仪的日常维护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P-1400a大气颗粒物(PM10)监测仪的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6.
从煤炭主体专业教育具有的公益性属性分析入手,指出煤炭主体专业的办学经费日紧和煤炭主体专业边缘化与去煤化,公益性日渐式微。建议从国家、高校、企业、个人家庭等各个层次全方位重构煤炭主体专业教育的公益性,加强国家利益至上,强化政府主渠道作用,在政策与教育投入要向其倾斜,优先发展与保障煤炭主体专业的教育,制定相关法规确保煤炭专业生源与人才培养质量,并在该领域就业。国家、企业、高校与个人家庭利益相关者都应在制度上强化各自应有的责任,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良性互动发展的培养与吸纳人才的机制,确保煤炭主体专业教育的公益性,促进煤炭主体专业健康发展,满足安全生产的人才需求的供给,从而为煤炭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力学参数变化理论的分析研究,建立卸荷岩体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岩体进行一维卸荷数值仿真研究。根据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成果得到岩体力学参数与主卸荷方向累计开挖卸荷量间的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岩体力学参数变形模量、泊松比、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呈现出随开挖卸荷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征,随卸荷量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但它们不是从初始值一直减小到零,而是随卸荷量的增大减小到一定的量值后,岩体的裂隙张开、结构面的扩展到一定的程度,岩体的力学参数保持一定的量级不再减小。  相似文献   
108.
交通干道沿线土壤重金属监测与评估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路运营所带来的铅、镉、锌等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安全存在着潜在和长期的影响。近年来,开展交通干道沿线重金属污染监测与评估工作已经成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监测技术、评估方法、可能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了综述。采样段面的选取、点位的布设与样品的收集应该同时遵循全面性和代表性的原则。在同一交通干道内,均匀布置采样段面的同时可以尽量包含高车流量、中车流量与低车流量3种类型。考虑到重金属在横向距离上的分布规律,可以在0~100 m处设置密集采样点位,在100~300 m处设置适量采样点位。评估方法一般同时采用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污染指数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生态风险评价与健康风险评价等多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对南海市主干道汽车尾气污染物NOx 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分布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NOx 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呈现一定的规律。并且交通、风、气温、光照是影响NOx 浓度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Although marine and terrestrial emissions simultaneously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in coastal areas, knowledge on th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sources of water-soluble matter in these areas is still scarce. In this work, taking Qingdao, China as a typical coastal locati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M2.5 during winter 2019 was analyzed.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as combined with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model to explain the compon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