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基于GIS的地震构造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讨论了地震构造信息系统的建造和信息管理。系统是以GIS工具软件ARC/INFO为开发平台建造的,原始资料复盖华北地区的大部,约北纬35~41度,东经109~120度。系统包括活动断裂、破坏性地震、仪器记录地震等信息。本文深入研究了GIS做为信息管理工具的能力,探讨了GIS在地震区划图编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系统能使地震危险分析中信息管理方式、信息管理效率和利用率有质的改进,在某种程度上减小资料利用不充分和人为任意性引起的不确定性。作为一种探索,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空间操作和分析,以研究空间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产生新的数据集合。  相似文献   
22.
污染土壤微观结构研究中,室内试验制备的土样比较理想,而实际污染现场的土质极其复杂。为研究现场重金属污染土壤微观机理,开展了铅、砷、镉污染等重金属污染土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试验和微观结构测试。首先,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MS)测定现场土样污染物类型及含量,建立现场土体重金属含量分布;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面微观形貌试验,揭示污染土表面微观形貌,并通过颗粒(孔隙)及裂隙图像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定量分析土体试样的孔隙率,分析试样孔隙随重金属污染含量的变化规律;最后,从土壤环境的物质组成与结构及土壤性质方面分析土体微观形貌的变化机理。  相似文献   
23.
地质灾害专题地图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卫  宫辉力 《灾害学》1993,8(3):75-78
地质灾害专题制图是地质灾害系统研究成果的高层次综合。本文论述了地质灾害制图的目的、原则、特点、表示内容与方法,为规划决策提供地质灾害背景图件。  相似文献   
24.
贵州省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规律及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宗新 《灾害学》1994,9(2):38-43
贵州省自然灾害严重,且种类多,区域差异明显。为了分析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规律,本文提出了灾害模数、灾害区域差异系数等概念,编制了贵州省灾害等级图。  相似文献   
25.
利用前人所编的历代(共四代)地震烈度(地震动)区划图,组合叠加后得到一个综合烈度(地震动).这种叠加是一个集成的专家系统综合认识结果,以此作为坝体可能遭受地震破坏危险的因素.初步研究建立了混凝土大坝震害评估模型,此模型是考虑了坝体的结构类型、建设年代、使用现状、场地条件、抗震设防水平等因素,用逐步线性拟合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用此模型对汶川地震破坏的坝体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最后,用这个模型对黄河上游10座重点混凝土大坝做了震害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26.
为了确定煤矸石的污染析出特性及规律,以某高速公路的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大自然降雨的过程,并控制实验过程中的浸泡时间、pH、固液比及空隙率,对煤矸石进行淋溶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态浸泡实验中,污染物浸出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48 h污染物析出达到平衡;煤矸石中污染物的浸出量随初始pH值的降低而增大;随固液比的增大而增大.煤矸石空隙率越小,污染物析出的质量浓度越高.在模拟自然降雨的第一次淋溶过程中,煤矸石中浸出的污染物质量浓度最大,从第二次的淋溶过程开始,污染物的释放量便迅速下降,并保持较平稳的溶解释放速率.实验结果说明,降雨次数和降雨量的增加会促进煤矸石中污染物的溶解释放.在煤矸石中混合黏土、砂砾等增加煤矸石的空隙率,可以降低污染物析出量,从而减轻煤矸石资源化利用中对沿线土壤和地下水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7.
林霄涵  杨帆  赵峰 《环境化学》2021,40(11):3283-3296
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EET)在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生态修复、废水处理以及资源再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界中胞外电子传递的界面性质各异,导致反应速率和效率明显不同。本文介绍了胞外电子传递过程涉及的无机物-微生物界面和有机物-微生物界面,总结了反应物表面性质与微生物的互作规律:反应物表面的氧化还原活性决定其电子接受/释放能力,从根本上影响胞外电子传递发生的可能性;微生物与反应物之间的氧化还原电势差决定了电子传递方向;表面电荷、润湿性、表面粗糙度、孔隙度和生物相容性综合影响微生物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粘附、生物膜生长及活性,从而影响胞外电子传递的效率;导电性影响电子传输速率。本综述旨在通过对比各种反应界面,认识不同反应物界面间的共性与特性。这些认识有助于系统理解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与环境的关系,为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8.
Two fundamental aspects of invasion dynamics are population growth and population spread. These quantities have been subject of study in biological invasions and can be used to stud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organisms. In this paper we derive formulae to calculate wave speed and rates of spread for coupled map lattices. Coupled map lattice models are dynamical models where space and time are discrete. We also show how wave speed and rate of spread can be calculated for structured population coupled map lattices in deterministic, stochastic environments and heterogeneous landscapes. Coupled map lattices are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s that can be easily linked to landscape data to study invading organisms contro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29.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 and phytoplankton variables is often illustrated using categorical mapping for each variable. However, the assessment of eutrophication cannot be derived from a single parameter since a synthe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related to eutrophication is required. These shortcomings are further complicated since it is difficult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distinct trophic states along natural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In the present work, a methodological procedure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eutrophication at a spatial scale was examined in the Gulf of Saronicos, Greece, based on a thematic map generated from the synthesis of four variables characterising eutrophication. The categorical map of each variable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Kriging interpolation method and four trophic levels were indicated (eutrophic, upper-mesotrophic, lower-mesotrophic and oligotrophic) based on nutrient and phytoplankton concentration scaling. Multi-criteria choice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generate a final categorical map showing the four trophic levels in the area. This synthesis of categorical maps for assessing eutrophication at a spatial scale is proposed as a methodological procedure appropriate for coastal management studies.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