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95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425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6 毫秒
361.
秦岭南部地区地形及气候条件复杂,作为油菜主要种植区之一,研究其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油菜的影响,可以为该区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高油菜生产提供实践参考。以1960~2014年秦岭南部33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近25a各省市统计年鉴资料,通过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秦岭南部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55a来,秦岭南部地区油菜生长季内平均气温和≥5℃积温呈上升趋势,平均速率分别为0.2、29.3℃/10 a,冻害指数、降水量、开花期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与日照时数都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分别减少0.3、14.8 mm、1.4 mm、0.6%、32.2 h。(2)近55a来研究区油菜生长季内平均气温与≥5℃积温的多年平均空间分布都表现为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冻害指数的空间变化与二者相反,表明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值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其水资源指标多年平均空间分布由南向北递减,日照时数则由西南向东北递增。(3)1960~2014年秦岭南部油菜生长季内平均气温与≥5℃积温在空间上均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研究区西部变化幅度较小,东部变化幅度较大,冻害指数的空间变化趋势与二者相同;水资源与日照时数在空间上均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只有少数站点表现为极显著的增加趋势,而日照时数在研究区东部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其余区域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总体上,平均气温和≥5℃积温高值区的变化幅度小,低值区变化幅度大,其他指标与之相反。(4)近25a来秦岭南部油菜气候产量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速率为3.79 kg/(a·hm~2),其空间变化幅度差异大,且大部分站点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由关联度得作用于各区域油菜气候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存在差异。各农业气候资源指标的变化幅度越大,对油菜单产的可能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62.
利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的数据,针对近45 a(1970~2014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影响的问题,采用数理统计和偏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山东和河南是受灾和成灾面积最大的省份;山西和内蒙古是受灾率和成灾率最高的两个省份;旱灾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波动明显,沿海地区台风灾害持续上升;东北地区旱灾比重增加,低温灾害有所减轻;华东地区洪涝、低温和台风灾害比重增加;华北地区低温和风雹呈现上升趋势;华南地区台风灾害增长显著;西北地区风雹和低温增加;西南地区旱灾和洪涝走势相反;中南地区旱灾减轻,洪涝加重;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到粮食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影响尤为明显;气象灾害与粮食产量的关系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63.
The pollu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less than 2.5μm (PM2.5) is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Beijing. The annual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PM2.5 in 2001 from seasonal monitor results was more than 6 times that of the U,S,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proposed by U.S. EPA.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mass of PM2.5 were organics, crustal elements and sulfat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M2.5 varied largely with season, but was similar at different monitor stations in the same season. The fine particles (PM2.5) cause atmospheric visibility deterioration through light extinction,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PM2.5 were anti-correlated to the visibility, the best fits between atmospheric visibility and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PM2.5 were somehow different: power in spring, exponential in summer, logarithmic in autumn, power or exponential in winter. As in each season the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such as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change from day to day, probably the reason of above correlations between PM2.5 and visibility obtained at different seasons come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PM2.5.  相似文献   
364.
“十一五”时期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全面了解"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状况,评估污染源治理及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利用2001年1月—2010年12月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资料,总结"十一五"时期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变化特征,重点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十一五"时期PM10和SO2年均浓度分别比"十五"下降1.7%和10.3%,采暖季降幅最明显,分别达到2.2%和21.9%;而NO2年均浓度比"十五"升高8.9%,非采暖季增幅最大,为11.7%。2006—2010年PM10、SO2年均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NO2浓度有升高趋势。5年中非采暖季各污染物浓度均达标,采暖季PM10和SO2超标倍数逐年减小,煤烟型污染特征仍然典型。污染源管控(特别是减排工程实施)是"十一五"时期SO2和PM10浓度下降的重要原因,气象条件作用相对有限。NO2浓度升高主要与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和氮氧化物治理启动滞后有关。  相似文献   
365.
北京地区不同季节PM2.5和PM10浓度对地面气象因素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地区PM_(2.5)和PM_(10)监测数据和同期近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采用非参数分析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了北京地区PM_(2.5)和PM_(10)的浓度对不同季节地面气象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最严重,夏季最轻。不同季节影响颗粒物浓度水平的气象因素各不相同,其中风速和日照时数为主要影响因素。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对气象因素变化的响应程度也有较大区别,PM_(2.5)/PM_(10)比值冬季最高,PM_(2.5)影响最大,春季最低,PM_(10)影响最大。这些结论可对制订科学有效的大气污染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6.
从城市尺度空气质量模型和平流扩散理论出发,通过对气象要素归类,利用空气质量与各类气象条件对应排放源强表征量的关联,建立了气象要素变化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包括风(风速和风向)、云量、太阳辐射强度、大气稳定度、混合层高度等基本气象要素,能定量有效评估长期气象要素变化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幅度.该方法在河南省鹤壁市的应用表明,相对2020年,2021年PM2.5浓度下降7.2μg/m3,气象要素变化和人为减排分别下降0.4和6.8μg/m3,占改善浓度的5.6%和94.4%,人努力起到主导作用;从季度来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使夏、秋、冬季PM2.5浓度均有所降低,其中冬季下降27.8μg/m3,减排措施贡献16.8μg/m3,人努力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367.
以长输油气管道沿线河沟道水毁灾害调查为基础,详细叙述了管道河沟道水毁灾害的发育及危害特征,拟定了河沟道水毁冲刷深度计算方法;构建半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长输油气管道河沟道水毁灾害的气象风险预警模型,设计了基于WebGIS的长输油气管道河沟道水毁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该风险预警系统基于B-S架构计算机程序,实现了最少人机...  相似文献   
368.
胡婧  程水源  苏福庆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2):1395-1402
2008年8─9月北京及周边各省市ρ(PM10)明显低于2006─2007年同期值. 结合污染物监测数据及气象资料,采用影响因子资料统计以及典型个例诊断对比法,研究造成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低ρ(PM10)的原因. 对2006─2008年同期风速的统计表明,2008年7─10月北京各月平均风速均低于往年,2 m/s以上的风发生频率低于往年,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2008年8月北京月降水量与2005年接近,但ρ(PM10)明显优于2005年,可见降水并不是该次ρ(PM10)月均值低的原因. 对比2006─2008年8─9月典型相似累积型天气型背景影响下ρ(PM10)日均值及演变过程发现,2008年ρ(PM10)日均值及演变曲线均低于往年. 根据对影响因子统计和北京及其周边省(市、区)严格的减排措施等分析,指出天气形势及其伴生的气象因素演变可能影响ρ(PM10)日均值波动,但六省(市、区)协同减排是保障优质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9.
The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 RAMS-CMAQ is developed to assess aerosol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by linking simulate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nd aerosol mass concentration with the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radiative transfer module in this study. The module is capable of accounting for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nd radiative effect, such as incident wave length, aerosol size distribution, water uptake, and internal mixture. Subsequently, the modeling system i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mass burden, optical properties, and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of diverse aerosols, including sulfate, nitrate, ammonium, black carbon, organic carbon, dust, and sea salt over East Asia throughout 2005. Model performance is fully evaluated using various observational data, including satellite monitoring of MODIS and surface measurements of EANET (Acid Deposition Monitoring Network), AERONET (Aerosol Robotic Network), and CSHNET (Chinese Sun Hazemeter Network).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comparisons of daily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sulfate, PM2.5, and PM10 between simulations and EANET measurements are 0.70, 0.61, and 0.64, respectively. It is also determined that the modeled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is in congruence with the observed results from the AERONET, the CSHNET, and the MODIS. The mode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igh AOD values ranging from 0.8 to 1.2 are mainly distributed over the Sichuan Basin as well as over 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China, in East Asia. The aerosol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patterns generally followed the AOD patterns. The strongest forcing effect ranging from −12 to −8 W m−2 was mainly distributed over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eastern China’s coastal regions in the all-sky case at TOA, and the forcing effect ranging from −8 to −4 W m−2 could be found over entire eastern China, Korea, Japan, East China Sea, and the sea areas of Japan  相似文献   
370.
近几十年三峡库区主要气象灾害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三峡库区33站1961~2006年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雾、雷暴资料,分析了库区干旱、洪涝、连阴雨、高温、雾、雷暴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近46年来,三峡库区平均年干旱日数呈不明显的增加趋势,春、夏、冬季干旱日数的年际间基本没有变化趋势,但秋季干旱日数年际间有明显的增多趋势,增多速率为41 d/10 a;春、夏季雨涝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秋季雨涝日数有微弱的减少趋势;三峡库区年平均连阴雨过程次数有微弱的减少趋势,连阴雨日数的减少趋势较明显;近34年三峡库区年雷暴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减少速度为29 d/10 a;库区平均年雾日数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1999年以来减少趋势明显;近46年三峡库区平均年高温日数、危害性高温日数有微弱的减少趋势,平均年极端最高气温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