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9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794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110篇
环保管理   244篇
综合类   2827篇
基础理论   481篇
污染及防治   527篇
评价与监测   191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文章着重对新型生物脱氮工艺-CANON工艺中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论述了生物膜内可能发生的硝化、亚硝化、氨氧化等反应的原因及其相应的生物化学反应机理,继而指出生物膜内可能存在的几种微生物及其自身的物质与能量代谢途径;阐述了CANON工艺的微生物学工作原理,分析了工艺模型中各类功能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生化反应机理和对处理效率的贡献.本文为该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的实践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2.
概述了油品蒸发损耗的机理.介绍了氮气密封技术在储运生产中的应用.认为采用氮气密封技术降低油品蒸发的损耗,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降低蒸发损耗效果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3.
聚乙烯醇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某企业采用醋酸乙烯溶液聚合生产聚醋酸乙烯溶液,聚醋酸乙烯溶液再经过醇解反应生产聚乙烯醇。在聚乙烯醇装置醇解罐区共有12个储罐用于储存聚醋酸乙烯,分析储罐氮封系统现状,存在尾气管道积液不畅、呼吸阀频繁开启、供氮阀不按设定值开闭等问题,从本质安全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措施,确保储罐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64.
The control strategy and simulation of external carbon addition were specially studied in an anoxic-oxic(A/O) process with low carbon: nitrogen(C/N) domestic wastewater. The control strategy aimed to adjust the flow rate of external carbon dosage to the anoxic zone, thus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plus nitrite(NOx^- -N) in the anoxic zone was kept closed to the set point. The relationship was studied between the NOx^- -N concentration in the anoxic zone(SNo) and the dosage of external carbon,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total nitrogen(TN) could not be largely improved by double dosage of carbon source when SNO reached about 2 mg/L. Through keeping SNO at the level of about 2 mg/L, the demand of effluent quality could be met and the carbon dosage could be optimized. Based on the 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 1 (ASM No. 1), a simplified mathematical model of external carbon dosage was develop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PI controller and feed-forward PI controller both had good dynamic response and steady precision. And feed-forward PI controller had better control effects due to its consideration of influent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965.
不同碳源和碳氮比对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脱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利用间歇培养装置研究了好氧条件下丁二酸盐、乙酸盐和苹果酸盐3种不同碳源对好氧反硝化细菌X31脱氮性能的影响,并就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菌株X31的反硝化能力展开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碳源种类对菌株硝酸还原酶活性有明显影响.以丁二酸盐和乙酸盐作为碳源时,其脱氮效果均要明显好于苹果酸盐作为碳源.以乙酸盐作为碳源时菌株的反硝化速率要稍高于丁二酸盐作为碳源,其反硝化速率可以达到11.86 mg·g-1·h-1.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X31菌株的好氧反硝化能力亦不相同.当C/N大于5时,脱氮率能达到90%以上.最适宜的碳氮比是5~6,在此区间能进行完全的反硝化.当C/N在1~14之间变化时,硝酸盐还原基本都发生在菌株生长的第4~10 h,整个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浓度一直保持在极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966.
利用聚磷菌快速内源性反硝化脱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部分聚磷菌在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吸磷现象出发,探索了利用经过厌氧释磷,菌体内含有大量PHB的聚磷菌进行快速内源性反硝化脱氮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聚磷菌在厌氧段充分有效释磷后,在缺氧段初期3—5min内,就能将30—40mg/L的NO^-3;内源性反硝化脱氮去除65%—75%,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67.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模拟N、P污水对幼苗过氧化物酶(POD,EC1.11.1.7)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oD,EC1.15.1.1)及其同工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氮浓度(Nr)为0─90mg/L和总磷浓度(P_T)为0─9mg/L范围内,POD与N、P浓度呈正相关,N_T超过90mg/L和P_T超过9mg/L这一阈值后呈下降趋势,NT在0─120mg/L和P_T在0─12mg/L范围内,SOD,丙二醛(MDA)与N、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P能诱导产生新的同工酶带,苗高、可溶性蛋白分别与N、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68.
The conversion rates of SO2 to SO2-4 and NO2 to HNO3+NO3- are estimated from the field-data obtained in Beijing in summer, 1988.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version rate of NO2 is about four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SO2; The conversion rates have a diurnal variation in a day. On the average, the rate of SO2 is estimated to be 4.7% h-1 during the daytime and 3.4% h-1 during the nighttime. Similarly, the rate of NO2 is estimated to be 17.2% h-1 and 12% h-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69.
滇池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磷形态及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胡俊  刘永定  刘剑彤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0):1391-1396
对滇池40个样点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氮、磷形态与浓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间隙水中磷的区域分布特征与其在水体中的分布特征相似,滇池南部间隙水中无机磷浓度较高,有机磷的浓度极低,而北部有机磷浓度较高;间隙水中氨氮(NH4^+ -N),浓度高出硝酸盐氮(NO3^- -N)浓度约2个数量级,间隙水中氮向上覆水的扩散主要以氨氮为主.滇池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磷浓度远高于水体中氮磷浓度,有较强的释放趋势.进一步研究间隙水中氮、磷的关系则表明,沉积物间隙水中总磷和总氮未见明显相关性,但间隙水中总磷、有机磷均与硝酸盐态氮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70.
δ15N和δ18O指标在识别环境N2 O生成机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δ15N指标在识别海洋、土壤和污染水体N2 O生成机理中的作用 ;分析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引起的同位素分馏特征 ;并对δ18O指标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