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2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852篇
安全科学   256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34篇
综合类   1354篇
基础理论   226篇
污染及防治   311篇
评价与监测   151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和评价了国内外硫酸法制二氧化钛生产中废酸的浓缩技术,从工艺、设备及材质3方面分析了国内在二氧化钛废酸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最有效的解决措施是:以防为主,改善工艺条件;使硫完全参与反应,减少硫的损失和对环境的破坏;完善配套设施,提高设备质量;综合考虑废酸、新酸和钛铁矿的物料配比;选择耐腐蚀性较好的复合材料作为设备材质;最终使废酸少产生或无产生。  相似文献   
992.
以河道型水库-西北口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2月采用新型快速水-气平衡装置(FaRAGE)结合温室气体分析仪对其表层水体,垂向剖面溶解甲烷(CH4)浓度进行监测,并采集代表性河段表层水体及库底沉积物,分别测定水体CH4氧化速率与沉积物CH4释放速率,初步探讨了河道型水库溶解CH4浓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库表层水体溶解CH4浓度为0.02~0.42μmol/L (平均值为0.11±0.08μmol/L),从库首到库尾呈递增趋势;水体溶解CH4浓度的空间异质性受水库内部CH4产生,消耗及河道入流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库尾水体因沉积物CH4产生量大且低水深影响下CH4消耗量较小而呈现高溶解浓度,库首水体则因为CH4产生量相对较小且高水深影响下的CH4消耗量较大而呈低溶解浓度;同时,河道入流可能是影响水体溶解CH4浓度垂向分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光电催化降解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薄膜光电极,以该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作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光电催化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n型半导体的特征行为.在外加偏压为+0.6V,pH值为5,H2O2浓度为30mg/L的条件下对初始浓度为50mg/L的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溶液光照4h,降解率达53.26%.讨论了氧的存在、外加偏压、pH值等因素对光电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泉州城区2017年全年连续观测的O_3和气象要素资料,统计了臭氧浓度的分布特征,分析了气象要素对O_3质量浓度的影响,对比了O_3超标日和非超标日的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1)泉州市O_3质量浓度月变化呈双峰形,春季最高,夏季最低;日变化呈单峰形,最大值出现在13:00—14:00,最小值出现在06:00—07:00,上下游站O_3浓度存在明显传输效应。(2)泉州O_3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相关性最高;与风速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最低,且存在明显区位性差异;与气温的相关性比较复杂,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3)各站点O_3小时质量浓度超标时,均对应2个气象要素区间值。(4)对比污染日非污染日发现,污染日相对湿度较低(50%~60%),非污染日较高(70%~80%);污染日温度略低于非污染日;污染日风向总体为西南偏南,非污染日风向为西南-东南。  相似文献   
995.
基于2017年11月(秋季)和2018年3月(春季)两个航次在珠海近岸海域开展的水环境调查,分析了水质理化参数、叶绿素a的浓度以及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及其环境调控因素.结果 显示:①春季海水中叶绿素a含量高于秋季,其中秋季表层海水中叶绿素a的浓度为0.47~20.64μg·L-1,平均值为3.23 μg· L-1;底层浓...  相似文献   
996.
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270℃、8.8MPa条件下用催化湿式氧化法试验处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反应时间10 ̄15min时,废水中TOC浓度可由17900mg/L降至100mg/L以下。针对这一多相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以TOC为目标污染和,研究建立了涉及液、气、固三相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时间、瓜器TOC浓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温度等主要因素对反应器净化TOC性能影响的试验表明,该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  相似文献   
997.
以静水实验法探讨珠江流域主要金属污染物铜和镉对当地天然仔鱼和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铜对西江赤眼鳟和鲴仔鱼(48 h)和广东鲂幼鱼(96 h)的LC50分别为0.066、0.055和0.10 mg·L-1,对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06、0.010和0.010 mg·L-1;镉对赤眼鳟和鲴仔鱼(48 h)以及广东鲂幼鱼(96 h)的LC50分别为1.29、0.83和3.20 mg·L-1,对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163、0.077和0.320 mg·L-1。其中,铜对上述受试鱼的安全浓度低于或接近我国《渔业水质标准》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对铜的规定,而镉对这些受试鱼的安全浓度则高于相关标准对镉的规定。研究结果表明,珠江流域铜污染可能会对当地天然仔鱼、幼鱼群体的补充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但镉污染暂不会对该区域主要鱼类早期群体补充带来严重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98.
利用道南膜技术(DMT)研究土壤中重金属自由离子浓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赵磊  崔岩山  杜心  朱永官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1565-1569
采用近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重金属自由离子浓度的方法———道南膜技术,研究了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的11种耕层土壤中Cd、Zn、Pb和Cu的自由离子浓度.结果表明,道南膜技术测定的Cd、Zn自由态浓度与WinHumicV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测定的Pb和Cu自由态浓度稍高于WinHumicV模型计算结果.同时,采用Sauv啨提出的吸附腜投匀芙馓妥杂商闹亟鹗艚蟹治?结果表明,溶解态Zn、Cu和Pb以及自由态的Zn、Cu受土壤的污染程度(重金属总量)、土壤pH和溶液中溶解性有机碳控制.  相似文献   
999.
磷对小麦细胞镉、锌的积累及在亚细胞内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小麦细胞在含有0.50μmol.L^-1镉的MS培养液中,提高磷浓度对细胞内磷,镉,锌浓度及磷,镉,锌在细胞壁,液泡,细胞质内含量分布的影响。提高介质供磷水平促进了细胞的生长,但降低镉,锌两种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增磷还能降低镉 和锌在细胞壁,液泡和细胞质中含量。  相似文献   
1000.
The potential purification of an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HSSFCW) treating greywater in a Moroccan primary school was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of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over a period of 100 days through two simultaneous stages: first, an internal three dimensional grid of sampling ports; secondly, an entry and exit. The calibration of the relaxed TIS concentration model based on tank in series hydraulic assumption with experimental data gave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profiles of K-rate constant values for the three parameters: BOD5, COD and TN, whose maximum values are respectively 50 m/yr, 70 m/yr, and 42 m/yr. The HSSFCW system has higher K-rate coefficient for all the three parameters at the bottom layer compared with the surface layer, with increasing K-rates over length. The analysis of bacteriological and chemical results has shown that the HSSFCW could not completely remove all pollutants (especially TN and TP), but it could be used successfully to upgrade the quality of greywater to an acceptable level. However, we predict that there will be an increase in removal efficiencies with time bearing in mind that the system is newly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