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6篇 |
免费 | 255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篇 |
废物处理 | 72篇 |
环保管理 | 58篇 |
综合类 | 409篇 |
基础理论 | 112篇 |
污染及防治 | 197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51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3篇 |
1971年 | 2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91.
采用双悬浮探针和电子自旋共振法定量对远程氩等离子体进行诊断,确定了电子、离子浓度和自由基浓度的分布,以预测表面改性的最佳区;利用远程氩等离子体对聚醚砜(PES)超滤膜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接触角测量、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改性前后膜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变化,最后利用牛血清蛋白分离实验分析改性前后膜的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氩等离子体中电子、离子浓度沿轴向距离逐渐降低,在30cm后接近于0,而40cm处自由基浓度仍维持在90%以上,为可能的最佳表面改性区;在该区对PES超滤膜改性后,引入含氧基团和含氮基团,膜表面(O+N)/C原子比从0.18增大到0.46,增强膜表面极性;在最佳处理条件下,膜表面接触角从67°减小到18°,使膜表面亲水性能增强,抑制了电子、离子对膜的刻蚀作用;通过牛血清蛋白实验测定改性后膜污染率由70.3%减小到64.7%,抗污染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92.
193.
通过氢型沸石分子筛粉体与粘结剂、助剂和水混合成面团状后挤压成型,干燥焙烧,再通过四氯化硅疏水改性处理,制备了一种蜂窝状复合沸石分子筛吸附剂.通过低温N2吸附、XRD、吸苯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分子筛蜂窝体进行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沸石分子筛蜂窝体经过硅改性处理后,硅铝比由4提高至22,比表面和总孔容略降,P/P0=0.95时吸苯量比改性前稍高,达18.05%.相对湿度80%RH条件下(P/P0=0.95)苯的饱和吸附量还能达到15%,与改性前相比增加了1倍多,疏水性优良. 相似文献
194.
195.
针对聚合硫酸铁碱化度的国标测定方法提出了一点改进,扩大了碱化度的测定范围,使其适合于某些碱化度较高或铁含量较高的聚铁样品的测定。改进之处在于先加入较多量的盐酸分解试样,用氟化钾掩蔽Fe3+后,再加入定量的NaOH溶液中和部分多余的酸,最后用较稀(01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 相似文献
196.
矿业废弃地对环境的扰动及其有效化解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直接结果之一,矿业废弃地对环境的压力与污染在相当程度上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及环境直接相关。依据矿业废弃地污染环境的性质与特点,具体治理过程中,将基于生态恢复与生物技术利用以及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约束方面的对策措施结合起来,具有相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7.
198.
改性活性炭纤维对含乙醇有机废气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对乙醇的吸附性能以及表面基团和形态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以提高活性炭纤维对乙醇的吸附性能为出发点,采用无机盐浸渍及二次热处理方法对ACF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前ACF对乙醇的吸附容量为376mg/g,经过无机盐浸渍并二次热处理改性的ACF对乙醇的吸附容量达到了516mg/g,穿透时间也由改性前的30min延长到了80min。结果表明,无机盐浸渍和二次热处理改变了ACF表面基团和形态,从而提高了ACF对乙醇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99.
200.
以棉秆为生物质原料,磷酸为改性剂,一步碳化制备了兼具高比表面积(1 916 m2·g-1)和孔体积(1.398 2 mL·g-1)的窄孔径含磷棉秆生物质炭(CSP),并研究了其对四环素(TC)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磷酸改性制备的窄孔径含磷棉秆生物质炭对TC吸附量高达669mg·g-1,是未改性棉秆炭的43.6倍;红外光谱(FTIR)、 X射线(XPS)和等温吸附研究表明,CSP对TC的高吸附量是表面络合、氢键、孔隙填充和π-π色散等多种吸附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磷酸改性赋予的高活性磷酸酯类基团(P—O—C)与TC分子间的化学络合作用强且贡献度高,是吸附量显著提升的最关键因素.静态等温吸附与热力学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TC在含磷棉秆炭吸附过程中化学吸附起主要作用,吸附过程属于自发的吸热过程.研究结果可为利用棉秆资源定向制备高效吸附TC的高活性磷掺杂生物质炭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简便高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