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66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441篇
基础理论   142篇
污染及防治   94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31.
尿液、头发、指(趾)甲高铊汞砷是铊矿区污染标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铊矿区村民尿液、头发和指(趾)甲中铊汞砷的含量高是矿区和村民受铊汞砷污染的标志,也是判别汞铊病的标志根据村民尿液中铊含量高低初步得出区别不同程度汞铊病患者的标准TL>1000×10-9、100×10-9-1000×10-9和<100×10-9分别为重汞铊病患者、轻汞铊病患者和非汞铊病者。人体和生物体中TL、Hg、As含量高低与矿区岩矿石、土壤和水体中TI、Hg、As的背景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2.
一组含氟取代苯化合物土壤吸附系数的QSP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环境行为,测定14个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土壤有机碳吸附系数Koc的值,运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及分子连接性指数和量子化学参数进行了定量结构-性质相关分析,得到2个回归方程。回归方程表明Kow与分子连接性指数结合可较好地预测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Koc而量子化学参数的引入证明了极性作用地土壤吸际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3.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信息的表达对规范和协调救援力量的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系统是地震紧急救援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阐述了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的定义及内涵;探讨了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标识的分类、设计以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34.
微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去除水中氨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廉价的天然矿物岩石作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微孔分子筛。分子筛有效孔径约为0.9 nm,BET比表面积583m2/g,阳离子交换容量(CEC)316 meq/100 g。将其用于水体中氨氮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分子筛对氨氮的吸附速率较快,吸附时间为20 min时,吸附基本达饱和;分子筛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1.6 mg/g,其吸附规律很好地符合Fruendlich吸附等温式;在有干扰离子如Ca2+、Mg2+、Al3+和Fe3+等存在的情况下,仍能优先选择吸附NH4+,且吸附率几乎没有变化。动态吸附柱实验的效果好于静态实验,出水12 h内去除率均>85%;饱和了氨氮的分子筛,用氢氧化钠溶液洗脱再生,解吸率达92%,再生后的分子筛与原分子筛相比吸附率几乎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735.
土壤腐殖酸SDS-凝胶分级及表观分子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DS-凝胶电泳技术对落叶林土壤提取出的腐殖酸进行分级,并应用凝胶层析分析技术测定腐殖酸各组分的连续分布特征及表观分子量,分子量分别为M=77678,M=49923,M=32085和M=16531.结果表明凝胶电泳和凝胶层析这两种技术可以相互补充,能更好地了解腐殖酸类大分子物质分子量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36.
高锰酸盐预氧化对后续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芝军  马军  曹晓春 《环境科学》2006,27(10):2045-2049
通过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与活性炭上有机物和无机盐沉积情况,分析了高锰酸盐预氧化对后续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有机物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103的有机物是BDOC的主要组成部分;高锰酸盐预氧化强化混凝工艺对大分子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10×103至0.45μm)去除的同时,使小分子有机物(0~3×103)的含量增加,提高了活性炭进水的可生化性.与单独BAC工艺对比,高锰酸盐预氧化后使活性炭上沉积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含量分别降低了5.0mg·g-1和4.16 mg·g-1,减少了活性炭孔径的堵塞,延长了活性炭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737.
用分子地球化学方法监测青岛海藻中痕量的油品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种海藻采自山东青岛太平角及汇泉角,在研究其化学组成的过程中发现,抽提物饱和烃馏份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面貌具有成熟原油的特征,它们的成熟度参数C29甾20S/(20S 20R)值达0.51,细菌生源的藿烷类化合物m/z191的强度,比生源为藻类等有机质的甾烷类化合物m/z217的强度高出约—个数量级,并且存在成岩过程的热演化产物重排甾烷,这些都不是所分析的两种现代生物藻所应具有的生物标志物面貌,而是某一种成熟原油的面貌。经将样品加热模拟实验后,进一步证实山东省青岛太平角及汇泉角的海藻可能已遭现代油品的痕量污染。  相似文献   
738.
高温下环状五肽构象的分子模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邱榕  范维澄 《火灾科学》2000,9(4):45-50
运用能量优化和随机动力学模拟了高温下环状五肽的构象,通过能量优化产生粗结构,实现了对此粗结构的随机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该模拟方法是高效合理的,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新思路,模拟结果对从分子水平上揭示高温环境下生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可应用于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739.
740.
厌氧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厌氧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产生的影响机制,通过改变pH、污泥负荷(Ns)和C/N比,研究厌氧颗粒污泥及其上清液的EPS(胞外聚合物)产生量及组分多糖、蛋白质的变化情况,采用红外光谱对比分析了pH、Ns、C/N比对EPS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酸、过碱和不适当的C/N比不利于厌氧颗粒污泥形态保持和微生物生长,但Ns对厌氧颗粒污泥形态的影响不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蛋白质肽键在强酸、强碱条件下均发生了变化,羧基、醇和酚则在强酸条件下(pH 3)消失,C/N比和污泥负荷对EPS的分子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