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8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443篇
安全科学   415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1008篇
综合类   3114篇
基础理论   497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81篇
评价与监测   393篇
社会与环境   562篇
灾害及防治   9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水环境管理在国家的环境保护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外在水环境管理方面有成熟的经验和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国外在水环境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发展趋势及我国水环境管理现状,提出以流域管理为中心、加强立法保证等建议。并强调,借鉴国外水环境管理的先进经验,以流域管理为基础,以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控制—体化为目标的管理模式是解决我国水环境管理存在问题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972.
环境污染对生态危害经济损失风险评估模式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风险评价和环境经济学角度,综述了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危害经济报失的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973.
对"有毒重金属"实施2种总量控制监管方式的利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傅国伟 《环境科学》2012,33(12):4428-4433
首先,必须明确认定:对第一类污染物实施《源头总量控制》是污控执法和促进经济结构改革的保证条件.这种监管方式自2008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公布以来,更具有其切实实施的可行性.《源头总量控制》与《水环境总量控制》两种监管方式既是各自独立、缺一不可,又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关系,目前一些地方的规划管理者模糊和混淆了两类污染物和两种监管的内容和方式,笼统以《水环境总量控制》来监管所有污染物,丢弃了《源头总量控制》,使本应严加管理的饮用水水源地丧失了控制第一类污染物的能力.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水质指标与我国实际的水环境背景值有很大差距,存在着"放宽允排量"和"价态转化引发危害"的问题;以一个10 t电解铅的企业为例,证明两种监管方式的铅允排量相差甚大.总之,把第一类污染物与第二类污染物统一实施《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将带来众多的危害,应当严格实施《源头总量控制》与《水环境总量控制》相结合的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974.
GIS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专门用于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和管理的计算机技术系统,造成城市水污染的污染源及其相关数据均具有空间分布特性,这决定了GIS可在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GIS能支持与水环境有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模拟和显示,以解决复杂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和水污染控制问题;同时,建立完善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环境保护部门和科研部门提供研究与决策支持。本文就GIS在水污染控制这一领域的应用做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975.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是长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总称,包括流域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及流域管理等内容,经过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努力,长江流域治理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流域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息息相关,正确评价长江流域治理开发对生态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作用,对于促进治江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长江流域近五十多年来治理开发的总结归纳,分别从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等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认为长江流域治理开发总体上对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充分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6.
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薛巧英  刘建明 《环境工程》2004,22(1):64-66,69
分析了我国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现状以及运用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河流水质的方法 ,同时应用实例采用不同方法对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 ,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分析 ,综合加权计算方法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而且直观明了  相似文献   
977.
Th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n Ghana is characterized by desertification, land degradation, deforestation, soil erosion, and inadequate water supply in the northern regions of the country. The population as a whole is growing at a rate of 3% per annum, with even greater urban growth rates, due to rural out-migration. Large parts of the coastal zone in the south are rapidly developing to become one large suburbanized area. Water quality is particularly threatened in the urban and industrialized areas, which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ountry. The coastal lagoons and coastal waters are moderately to heavily polluted. Erosion extends along the whole Ghanaian coast with excesses, for example, in the Keta area, where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over 90% of the original buildings have been washed awayby the sea. The obvious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he mining sector are illustrative of the environmental threats caused by a fast growing industry and industrializing agriculture, in a country where environmental policy is only in its formative years. Desertification, food insecurity and coastal erosion all contribute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refugees.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Ghana is a post-Rio phenomenon. Environmental laws, a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 advisory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enda 21, and a fully mandated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on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is administration advocates a progressive attitude towards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specific utility of economic and legal instrument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is relatively fast developing country. The choice of instrument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increasingly influenced by the specific state of African environmental and technological capacity and by a call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ustoms in nature conservation. This African perspective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further intensified by an unmet need for regional, transboundary cooperation in the West African subcontinent. This specific West African context calls for an elaboration of an effective capacity-building program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978.
京九铁路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京九铁路沿线划分为7个矿产资源经济带,提出了加强原有矿产资源基地建设,发展中南部的开发战略;研究了沿线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79.
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特点,探讨了开发生态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开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0.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客观依据是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如何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如何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实践的问题。本文列举了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同时就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应如何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法律及监督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在整体上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机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