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16篇
综合类   239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1.
The size of multipurpose reservoir development is usually determined by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reservoir capabilities and the present and projected water resources needs which can be satisfied. This analysis is referred to as project formulation, wherein optimum conditions are sought. In responding to multiple objectives, i.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which are being considered in river basin planning in recent years, reservoirs should provide for reasonably full hydrologic development. Additional storage will be needed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meet unexpected development. Also, it provides more flow regulation capability for quality of environment considerations. An analysis has been made on twelve reservoir sites in the New York State portion of the Susquehanna River Basin to determine the so-called “reasonably full hydrologic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sites.” Hydrologic,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te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normal condition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 yield equivalent to about 80 percent of the average discharge (runoff) can be considered as reasonably full hydrologic development for reservoir sites in the Susquehanna River Basin in New York. The same technique can be applied elsewhere to determine reasonably full hydrologic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sites.  相似文献   
412.
辽河口湿地土壤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廖书林  郎印海  王延松 《环境科学》2011,32(4):1094-1100
于2008年10月、2009年5月和8月采集辽河口湿地31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GC-FID技术定量分析其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含量.结果表明,PAHs总量分布范围为293.4~1936.9 ng·g-1,平均值为851.5 ng·g-1,其中油井区苇田PAHs含量最高(1717.5 ng·g-1),滩涂区最低(614.6 ng·g-1).2008年10月PAHs总量和中高环组分比重均高于2009年5月和8月.应用不同环数的相对丰度和比值法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燃烧是2008年10月的主要来源,石油污染和燃烧源的混合来源为2009年5月和8月的主要来源.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显示交通污染和燃煤混合来源为2008年10月PAHs的主要来源,贡献率为45.5%;石油和交通混合污染是2009年5月和8月PAHs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75.2%和42.2%.  相似文献   
413.
城市道路二次扬尘中PM_(10)浓度量化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机动车行驶条件、路况与道路二次扬尘中PM10浓度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它们设计正交试验和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得到PM10浓度计量模型:ρ=0.0314W0.8248v0.537q0.7021M0.357,该方程具有99%的置信度,且拟合的较好。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均极为显著,其显著性大小依次为:道路路面粉尘负荷、机动车车型、车速和车流量。最后采用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间的均方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414.
为提高安全仪表功能(SIF)要求时危险失效平均概率(PFDavg)计算结果的精确度,提出1种能准确计算SIF在多重共因失效影响下的PFDavg的数学模型。建立包含多重共因失效的系统失效故障树,然后利用多故障冲击模型区分普通失效率和多重共因失效率,根据瞬时不可用率的定义和故障树的逻辑关系计算出SIF的瞬时不可用率;基于PFDavg的定义,计算出SIF的PFDavg,以某化工企业SIF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方法有效考虑了多重共因失效对SIF的影响,通过模型计算出SIF的PFDavg大于基于马尔可夫(Markov)方法的软件计算结果,但二者处于相同的数量级。模型在评估SIF的PFDavg时比传统方法偏保守,能提高安全仪表功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15.
为探明高海拔矿山井下作业环境对安全人因指标影响规律及致因过程,基于安全工程学原理与正交分析理论,借助高海拔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开展单因素及正交复合因素试验,分析安全人因指标与矿山环境参数定量关系,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构建高海拔矿山恶劣环境条件下各安全人因指标动态预测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比对,验证模型可靠性。结果表明:人因指标动态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高海拔矿山井下作业人员安全人因指标变化规律;氧分压、温度、湿度3项环境因素对安全人因指标存在交互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高海拔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16.
通过将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与熵值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运用熵权来确定权重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应用一种新思路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下水环境质量的优劣评价问题,且使评价过程大大简化,评价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417.
Rainfal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stimating the event mean concentration (EMC) which is used to quantify the washed-o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from non-point sources (NPSs). Pollutant loads could also be calculated using rainfall, catchment area and runo coe cient. In this study, runo quantity and quality data gathered from a 28-month monitoring conducted on the road and parking lot sites in Korea were evaluated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 to develop equations for estimating pollutant loads and EMCs as a function of rainfall variabl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otal event rainfall and average rainfall intensity are possible predictors of pollutant loads. Overall, the models are indicators of the high uncertainties of NPSs; perhaps estimation of EMCs and loads could be accurately obtained by means of water quality sampling or a long term monitoring is needed to gather more data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stima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418.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该文在对天津市某局地区域大气氯乙烯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气氯乙烯总量控制目标和总量负荷分配方案,并对该地区大气氯乙烯环境目标值的可达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419.
基于遥感和GIS的赤水河水质对流域土地利用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9年TM影像和11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同时在缓冲区和子流域尺度上,分析了赤水河流域内土地利用方式与水质指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水质对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响应模型。由相关性分析得:从缓冲区尺度到子流域尺度,建设用地与氨氮的相关性由显著正相关变为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836;与高锰酸盐指数的相关性则由普通正相关变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6。耕地与高锰酸盐指数的相关性由显著正相关增加为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13;与氨氮的相关系数也增加到0782;而耕地与溶解氧则由缓冲区尺度的一般负相关变为子流域尺度的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609。在缓冲区尺度上,林地与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程度总体上随着缓冲半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当研究尺度为依自然属性划分的子流域时,林地与氨氮呈现出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673;与高锰酸盐指数呈现出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822;且在子流域尺度上林地对溶解氧的“汇”的作用才充分表现出来,相关系数达0718。研究结果表明:赤水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有重要影响。赤水河流域内的城镇建设用地和耕地对流域水质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承载在其上的城市生活、工业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种养殖)是河流水质污染的重要污染源。林地对流域的水质污染有重要的缓解作用。总体上,各水质参数与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关性在子流域和缓冲区两种尺度下表现出一致的规律,但这种相关性在子流域尺度下表现的更为显著。研究成果可为赤水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土地利用方式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20.
杜怀玉  俞金凤  张媛  王家亮 《环境科学》2024,45(7):4164-4176
研究碳储量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关系及空间分布特征,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所导致的碳储量变化趋势,可为流域政策制定、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借鉴. 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开展石羊河流域2000~2020年间和2030年自然发展、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这3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研究. 研究发现:①2000~2020年石羊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且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 ②较2020年,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下,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6.15%、9.56%和29.9%;在城镇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相比其他两种情景,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和草地面积出现了增加. ③石羊河流域2000~2020年碳储量呈平稳增加的趋势,20年间增加了0.035×108 t,主要源于耕地面积的增加. ④2030年自然发展、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石羊河流域的碳储量分别为5.65×108、5.64×108和5.73×108 t,较2020年均有增加,其中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增加最多,主要是源于草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建设用地的扩张是造成碳储量流失的主要原因,若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将有助提高流域碳储量,可以解决由于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碳储量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