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70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Environmental Hazards》2013,12(2):117-132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mitigation of one hazard—soil contamination—can unintentionally affect vulnerabilities and perceived vulnerabilities to additional stressors in the local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through a study of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in New York City. This study employs a 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 (VSD) approach to identify components that contribute to vulnerabilities and perceived vulnerabilities in the local community, based on the thematic analysis of 55 interviews with residents from four neighbourhoods with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activities in New York City. This analysis of resident observations and perceptions of post-redevelopment hazard conditions indicates how mitigating vulnerability to one urban hazard—soil contamination—has the potential to affect vulnerabilities and perceived vulnerabilities to additional hazards like flooding and air pollution because of the complex linkages among multiple stressors. A causal model of vulnerability to the unintended impacts of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is subsequently developed to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interactive linkages among exposure, sensitivity and adaptive capacity to multiple stressor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measures that stakeholders can monitor and evaluate over time to track the socio-spatial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and subsequent changes in the local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82.
论文研究了丙烯酰胺(acrylamide,AA)低剂量多代持续暴露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的发育、生殖、寿命和捕食行为能力的影响。将线虫暴露于不同剂量水平的AA中,检测对当代线虫的发育周期、后代数量、寿命和捕食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0 mmol·L~(-1)AA水平可诱发当代线虫发育周期延长和后代数量减少(P 0.05),0.05mmol·L~(-1)和0.001 mmol·L~(-1)水平可分别诱发捕食行为能力下降和寿命缩短(P0.05)。进一步选取对当代线虫不产生明显损伤效应的AA剂量,将线虫进行多代持续暴露处理,结果显示,0.01 mmol·L~(-1)AA分别可在第2代g1和第3代g2诱发发育周期延长和后代数量减少(P0.05),0.005 mmol·L~(-1)AA可在第2代g1引起摄食行为能力下降,0.0001 mmol·L~(-1)(约7μg·L~(-1),低于推测人的平均AA暴露水平)的AA在第2代g1即可诱发寿命缩短(P0.05)。以上结果表明AA生物学毒性可以在后代间积累,极低剂量AA多代持续暴露仍可诱发生物学损伤。  相似文献   
83.
为了提高矿井瓦斯赋存规律分析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提出了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瓦斯原始数据筛选和瓦斯赋存规律分析的一种智能化技术。介绍了如何利用地理信息(GIS)技术建立瓦斯地质空间数据模型,结合计算机编程实现了对大量复杂的原始数据的智能分析、处理和筛选。并实现了瓦斯赋存规律多种主控因素情况下多元回归的自动智能化分析,进而使得瓦斯赋存规律模型可以在取得新的原始数据后进行动态、智能的更新。为煤矿工作人员快速、准确的掌握地矿井瓦斯赋存规律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84.
针对川西北某轻烃厂循环冷却水水质的特点,拟采用无磷药剂配方将循环水浓缩倍数从3.0提高到5.0,并新增软水处理系统作为循环水补水,从而达到优化水质、节水减排的目的。针对浓缩倍数提高引起得的水质稳定难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最终达到改善水质,保护水环境,节水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有机物自燃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定量构效关系(QSPR)原理,研究自燃点(AIT)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内在定量关系。以265种有机化合物作为样本集,随机选择238种作为训练集,27种作为测试集,用遗传算法(GA)进行变量选择,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研究有机物的自燃点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造成模型预测效果不佳的原因是试验数据本身存在问题。通过对2个模型的比较,结果为GA-SVM模型明显优于GA-MLR模型,说明自燃点与其分子结构间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6.
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具有推动作用,通过何种路径驱动以及是否存在城市类型异质性有待进一步理清。本文选取2004—2019年中国113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与GML指数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随后通过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优化在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机制及其在城市类型间的异质性。研究表明:(1)从全样本回归结果看,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系数显著为正,产业结构优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发挥了显著的正向中介效应,而科技创新表现为间接抑制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中,三类中介效应均不显著。(2)类型异质性检验显示,科技创新在成长型、成熟型城市中发挥了正向中介效应,在再生型城市中表现为间接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在衰退型城市中的中介效应值为正,而在再生型城市中表现为负向中介效应;产业结构优化在成长型与成熟型城市中发挥了正向中介效应。(3)对比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全样本回归时,产业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和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梯次递减,产业结构优化的中介效应占比接近80%,环境规制的...  相似文献   
87.
针对全海深载人潜水器2只载人舱缩比球壳模型的疲劳试验,通过理论方法对比分析了压差法与外压单独作用下球壳的应力状态,验证了超高压深海环境下内外压差法模拟球壳作业环境的可行性。同时,为降低球壳外部交变载荷对试验设备的损伤,并有效缩短试验时长,提出一种计及超高压深海环境下采用内外压差法开展的多结构并行疲劳试验技术。根据该试验技术进行了近7 000个循环周期的双球串联疲劳试验,有力地保证了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周期。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技术长期有效可靠,可为同类型试验提供技术依据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88.
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传输有重要影响,准确分离和定量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评估大气污染控制政策有效性的前提.本研究利用APEC会议期间及前后(2014-10-15~2014-11-30)北京城区朝阳观测站点SO_2、NO、NO_2、NO_x、CO、PM_(2.5)、PM_1和PM_(10)以及气象因素的观测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气象条件和空气污染控制措施对APEC期间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在假定排放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基于气象因素参数建立的预测污染物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拟效果较为理想,决定系数R~2在0. 494~0. 783之间.控制措施使得APEC控制期SO_2、NO、NO_2、NO_x、CO、PM_(2.5)、PM_1和PM_(10)浓度分别降低48. 3%、53. 5%、18. 7%、40. 6%、3. 6%、34. 8%、28. 8%和40. 6%,气象因素使得APEC控制期SO_2、NO、NO_2、NO_x、CO、PM_(2.5)、PM_1和PM_(10)浓度分别降低1. 7%、-2. 8%、18. 7%、4. 5%、18. 6%、27. 5%、30. 6%和35. 6%.气象因素和控制措施共同作用使得APEC控制期北京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控制措施对SO_2和氮氧化物浓度的下降起主导作用,气象因素对CO浓度的下降起主导作用,气象因素和控制措施对颗粒物浓度降低的贡献相当.本研究还利用相对权重方法研究了气象因素对污染物浓度影响的贡献,结果表明影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决定性气象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89.
分别采用算术平均、权重平均、多元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集成方法,对3种空气质量模式在安徽地区2017年2月-2018年2月PM2.5预报结果进行集成释用.结果表明:各模式和订正产品的预报值与实况值之间均能达到显著相关,相较于WRF-Chem,多元线性回归的均方根误差(RMSE)下降了21.7%,归一化平均偏差(NMB)下降了6%,且在16个地市中NMB均下降至-25%~25%之间;从不同时次的预报效果来看,在3个代表性城市(淮北、合肥和芜湖),多元线性回归均能大幅度降低RMSE和NMB,但从时间和空间效果来看,其对于提升预报值与实况值之间的相关性方面,略差于权重平均的集成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于重污染天气PM2.5预报评分(TS)最高,为0.46.该方法能较为有效地提升不同模式的预报效果,可为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ABSTRACT: A process for planning at the field offices of Federal water resources agencies is described. The process involve s both planners and publics in the following four planning activities: problem definition, formulation of alternatives, impac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r plan ranking). Evaluative factors are defied as the goals, concerns, constraints, etc. that affected publics and other decision makers consider in ranking alternative actions. These factors serve to drive the entire process and glue the four planning activities together. In contrast to other “models” of the planning process, the four activities are considered to be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and continually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cess. As the planning process proceeds, each activity is repeated a number of times at increasing levels of detail. Various aspects of the process are illustrated by means of an example involving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in Carmel Valley, Californ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