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0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86篇
安全科学   198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342篇
综合类   1002篇
基础理论   310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199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本文根据社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结合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指标体系构成,得出社会发展警情、警兆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统计数据,采用实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给出社会发展警情预报的警情警限值,并利用其研究TEDA的社会发展态势,最终给出TEDA警源形成因素及排警对策。  相似文献   
902.
矿井风险评价基本模型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风险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的概念,探讨了如何合成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这两个指标,如何确定多个评价单元的评价对象的风险等级划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03.
ABSTRACT: To fully take advantage of regional climate forecast information for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isional and station scale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quantifie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monthly precipitation is assumed to consist of two components: a systematic and a random component. The systematic component is defined by differences in long-term mean precipitation between stations within a climate division, and the random component by differences between station and divisional standardized values. For the Central Climate Division of Oklahoma, the systematic component has a positive precipitation gradient from west to east with a slope ranging between 3 to 16 mm of precipitation per 100 km depending on the month of the year. On the other hand, the random component ranges between 27 to 48 percent of the mean 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This significant random spatial variability leads to large localized departures from divisional values, and clearly demonstrates the critical influence of the random component in the utilization of divisional climate forecasts for local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so provide an uncertainty range for local monthly precipitation projections that are derived from divisional climate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904.
建立温室气体监测量值传递与质量控制体系,对于保障温室气体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计量溯源性具有重要意义。世界气象组织于1989年组建了全球大气观测网络,欧洲、美国也分别建立了区域、城市温室气体监测系统。相比之下,我国温室气体监测起步较晚。因此,亟需建立我国独立自主的温室气体监测量值传递与质量控制体系,为准确核验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通过总结国际温室气体监测量值溯源与传递体系、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等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温室气体监测提出以下建议:设立满足排放量准确评估要求的数据质量目标;研制独立自主、国际等效的高准确度基准标气;加快构建量值传递与质量控制体系,并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探索研究其他温室气体监测量值溯源与传递方法。  相似文献   
905.
为高效利用水陆两栖植物鸢尾修复污染水体,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AMF)与鸢尾构建共生体系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及植物光合作用指标,探讨不同AMF对水生植物鸢尾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AMF对鸢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地上及地下两部分,其中地下部分通过利用其庞大的菌丝网络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进而促进了鸢尾的生长,其中对比无菌剂侵染的空白植物,摩西球囊霉作用的鸢尾对氮元素的吸收率提高71.75%,磷元素的吸收率提高8.36%,而根内球囊霉作用的鸢尾对氮元素的吸收率提高42.55%,磷元素的吸收率提高9.5%;而地上部分则是通过加强叶片气孔导度的开启来调控植物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的平衡,进而提高了鸢尾的最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植物的新陈代谢,最终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中对于鸢尾光合作用的调节摩西球囊霉的促进效果显著好于(P<0.05)根内球囊霉。  相似文献   
906.
Biomass gasification is being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ies for converting low-quality solid biomass fuel into gaseous fuel. Redberry juniper (Juniperus pinchotii), one of the woody species that dominate uncultivated lands in the southern great plains, USA, may have a great potential for bioenergy utilization.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f gasification of juniper are presented. Juniper wood chips were gasified in an adiabatic fixed bed updraft gasifier using air and the mixture gas of carbon dioxide and oxygen (CO2:O2) as gasification medium. The effect of gasific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moisture contents, gasification mediums, and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 on produced gas properties and the tar yield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observed that oxy fuel gasification (the reaction of woody fuels with carbon dioxide) of juniper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of production of carbon monoxide, especially at higher peak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s. As a result, the CO2 gasification resulted in producing higher heating value gas (6264 kJ/nm3 with dilution of CO2 and 19,750 kJ/nm3 inert free) compared to air gasification. For air gasification,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updraft gasification produced large amount of the tar in the product gas (more than 100 g/nm3) for the fuels with moisture content between 6% and 11%. Generally, the tar yield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equivalence ratio (er) and moisture content. However, when the fuel moisture content reached 23.5%, the tar yield reduced significantly due low gasification temperature which reduced the less tar cracking.  相似文献   
907.
物质流分析是研究循环经济的重要方法,本文面向资源循环的流程制造企业,对不同复杂度的物质流系统进行了建模方法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在物质流领域的建模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物质流的特点和循环物质流的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基于投入产出表格的物质流分析方法、理论层面基于图论的物质流分析方法以及物质流分析软件进行了综述,最后重点探讨了Petri网建模与仿真工具在循环物质流分析中的建模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Petri网在解决不同复杂度的物质流系统问题中的适用性,为物质流建模与仿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08.
选择实验作为一种价值评估工具,自1990年代以来被应用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领域。选择试验不同于开放式或封闭式条件价值法中采用的那种直接出价方式,它实际上模拟了一个关于不同水平属性组合的交易市场。由于选择实验可以评价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某一属性,所以这一方法更适合作为生态补偿政策的评估工具。选择实验基于特征效用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该方法成功的关键是选定合适的属性及其水平。设计选择实验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D-效率设计,这一设计要求的原则是水平平衡,正交性,最少重叠,以及效用平衡。作为案例研究,本文利用选择实验计算了资兴东江湖雾的景观价值。将影响东江湖旅游这一产品的效用和价值的主要属性确定为雾、其他自然景观、设施以及门票,其中门票价格是成本属性。数据由课题组实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计算结果是,相对于无雾,东江湖游客愿意支付132.93元看到小雾,支付136.59元看到仙境雾。本文还计算出让其他自然景观维持现状、变好的支付意愿分别为151.84、198.98元,让道路及旅游服务设施变得更好的支付意愿是28.43元。  相似文献   
909.
提高能源效率、促进低碳经济转型是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共同前沿(Meta-frontier)理论,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非参数前沿,并将SO2排放量这一非期望产出纳入DEA模型中,比较分析了2005—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采用"技术缺口比率"衡量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区域之间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能源非效率的分解以及对真实的能源强度和潜在的能源强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地区差异并不显著。2三大区域之间的能源技术差距不是很大。3技术缺口和管理等因素对不同区域能源非效率的作用不同。4真实的能源强度和潜在的能源强度都具有一定下降的趋势,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如制定区域节能战略时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加快技术进步,积极进行能源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等。同时,政府应加大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政策倾斜力度,这样才能充分挖掘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节能减排潜力,这对提升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整体水平以及促进绿色经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10.
金属离子螯合剂氨三乙酸(nitrilotriacetic acid,NTA)可提高微量金属离子的生物可用性,促进厌氧消化产甲烷.借助气相色谱分析,在探讨系统酸性pH值对厌氧消化甲烷产量影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初始pH值对NTA促进产甲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初始pH值对厌氧消化产甲烷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与溶液中游离乙酸的浓度密切相关.NTA对产甲烷的促进作用在pH值为6.5和7.0时较为明显,而在更低pH条件下,几乎没有促进作用.当pH为7.0、添加10 μmol/L NTA时,与对照样相比,累积甲烷产量增加了38.5%,而pH 6.0时,作用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