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243篇
安全科学   305篇
废物处理   90篇
环保管理   641篇
综合类   1023篇
基础理论   234篇
环境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372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81.
通过对现有传爆药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和装载加固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导弹铁路运输安全评价模型,运用改进型安全评价方法计算出导弹运输实际现实危险度。通过重大事故后果模拟法对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量危险源进行分析、模拟,得出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对人、物的危害范围。运用装载加固安全评价方法对装载加固方案进行评价,从而得知铁路运输导弹的危险综合程度,该评价模型可为铁路运输部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2.
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的动态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解析了系统耦合机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能源、经济与环境三系统耦合模型,测算了1995—2014年中国四大区域三大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并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区域三系统交互关系的变化特征以及差异做出了全面讨论。结果表明,1各省区经济和环境综合指数呈持续上升的良好态势,而能源综合指数在小幅波动中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同时三者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三类指数的变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2三系统交互作用的耦合度均保持不断递增的演化趋势,但绝对水平较低,且区域间差异较为明显,整体上呈现由东到西递减态势。3三系统的耦合变化与能源-经济、能源-环境和经济-环境三类二元系统的协调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4在探索三系统耦合协调的持续发展路径时,需重点引导三系统打破固有束缚,通过有秩序的相互配合产生单个系统所不具备的发展能力。而从现实状态看,在当前面临经济下行、资源环境不可持续以及区域发展差异扩大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各省区需结合本区域实际发展状况和比较优势制定发展规划。东部需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强化技术创新,以带动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部和东北需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西部则应将重点放在绿色发展和防范环境风险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3.
电网发展、清洁电源接入与地区能源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我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彻底弥补了电力跨区配置的电网基础设施短板,并且为清洁电源并入电网和跨区消纳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克服我国电力负荷中心和能源基地的区域布局不协调,而且有益于缓解日益严峻的能源利用率低下和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利用1991—2012年全国29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清洁电源并网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为保证实证结果稳健性分别在线性和非线性实证框架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两种方法估计了清洁电源接入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电网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异质性效应。实证结果显示:(1)我国电网基础设施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增进效应,特别是超高压电网在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在特高压骨干网架尚未形成的情况下起到了支柱性作用。(2)高压、超高压、特高压与清洁电源交互项的估计系数始终位于负数区间,反映清洁电源并网的能源效率绩效并不明显,受限于并网规模和机制缺陷,还没有发挥出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作用。(3)随着人均GDP的不断提高,各等级电网对地区能源效率的益处越来越明显,并且存在着门槛效应。(4)特高压电网对地区能源效率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高收入省份,这些省份作为电力消费负荷中心,大规模接入清洁电源对能源效率改善裨益明显。接下来,需要根据地区的能源禀赋结构选择清洁电源的并网模式,完善的电网基础设施、合理的电源结构还需要配置以高效的清洁电源并网机制才能不断增进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84.
高效能源利用是推动工业发展,进而促使城镇格局演化的重要催化剂,同时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对工业能源的消费结构和利用效率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必将影响到低碳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生态责任目标的实现。选取2003—201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直辖市)的相关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对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能源工业投资、工业总产值、城市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等影响工业能源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城镇化率和工业能源消费的非线性关系和相应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上海、浙江等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和水平明显优于云南、贵州等中西部地区。云南和贵州2012年的城镇化率远远低于2003年上海、浙江的城镇化率,显示出长江上游和下游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水平差距。(2)城镇化对工业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存在两个结构变化点,分别为36.9%和48.3%。(3)在第一个门槛点前,城镇化对工业能源消费起抑制作用,前期城镇化的发展导致资源和人口的集聚效应明显,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得到提升,从而抑制工业能源消费。在越过第二个门槛点后,城镇化对工业能源消费起正向作用,此时工业的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准的提升对能源消费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最后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和工业低碳化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加快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份联动发展,缩小城镇化发展差异;针对城镇化率和工业能源消费的非线性关系,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和控制工业能源消费的变化趋势;协调城镇化进程和地区工业能源消耗,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5.
随着居民部门用能快速增长,各国都在致力于观察本国居民能源消费特征以减少碳排放,特别是发达国家。本文应用近30年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美国居民能源消费现状和趋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从总量上看,伴随着人口、家庭数量和建筑面积的上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较小,趋于稳定;人均用能则呈下降趋势。从用能结构来看,以天然气和电力为主,2009年分别占比44%和41%;近30年来天然气占比小幅下降,电力占比上升明显;完善的天然气设施和电力服务体系使得能源可获得性高。从用途分类来看,取暖和家电占绝大比例,2009年分别占比41%和35%;取暖用能近30年来出现平缓下降趋势,燃料来源70%是天然气;家电设备用能占比明显上升,增长近1倍;制冷占比较小,近年出现小幅上升;热水用能则比较稳定。家庭炊事燃料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2009年分别占比60%和34%。近30年,家用电器保有量和能源效率有显著提高。建筑用能方面,美国房屋服务时间长,后期建筑房屋在保温性能方面高于早期房屋,单位面积耗能下降。美国居民享受着较高水平的能源服务,能源消费总量在近30年没有明显变化,这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如完善的"能源之星"项目是一个强有力的措施,以及完善的能源统计制度为能源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相比,中国存在居民炊事用能固体燃料占比较高、建筑服务周期短、建筑材料耗能比重大等问题。建议中国政府进一步完善能源统计制度、推行农村能源扶持项目和能源标识、加强建筑规划、落实建筑能耗标准。  相似文献   
186.
Despite the increased importance of and attention to renewable energy, its share in the overall energy mix has varied significantly across countries and over time. There are many determinants of clean energy transitions; this study focuses on political constraints. Here it is argued that political systems that have fewer political constraints have fewer access points through which powerful status quo veto players can slow the progress of clean energy reforms. To test the theory, a hierarchical model is applied on a dataset of 125 countries over four decades. The results provide significant support for the theory.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for political constraints hold even when we distinguish between hydro and non-hydro renewable sources and control for regime type. This study builds on research that recognizes the importance of politics in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clean energy reform.  相似文献   
187.
188.
Women are globally underrepresented in the energy industry. This paper reviews existing academic and practitioner literature on women's employment in renewable energy in industrialized nations, emerging econom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highligh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occupational patterns in women's employment in renewabl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for optimizing women's participation. Findings reveal the need for broader socially‐progressive policies and shifts in societal attitudes about gender roles, in order for women to benefit optimally from employment in renewables. In som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restructuring paid employment in innovative ways while unlinking social protection from employment status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way to balance gender equity with economic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without more transformative social changes in gender relations, such strategies may simply reinforce rather than subvert existing gender inequities both in paid employment and in unpaid domestic labor. Grounded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gender equality in renewable energy employment – especially within the context of increasing access to energy services for underserved communities – are more prevalent and better‐established in some non‐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ries. OECD countries might be well‐advised to try to implement certain programs and policies that are already in place in some emerging economies.  相似文献   
189.
吴敏 《环境技术》2012,(5):29-31,51
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的电能表市场,进而引出电磁兼容(EMC)的问题;通过针对两个典型电磁兼容辐射骚扰问题提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0.
由于原广泛使用的北美燃烧器存在技术落后、安全保护措施欠缺、操作复杂、安全隐患多、节能和环保不达标等问题,为适应当前注汽锅炉安全可靠、高效经济和低污染排放的运行要求,国内稠油热采注汽锅炉逐步应用新型节能燃烧器。通过总结各类新型节能燃烧器在燃烧效率、控制理念、动态监测、节能环保、燃料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性能,分析其具有燃烧效率高、节能环保、安全可靠、自动控制水平高等特点,并验证实际运行效果,展望工业燃烧器技术发展趋势,为指导燃烧器选型和技术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