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6篇
  免费   1118篇
  国内免费   3552篇
安全科学   711篇
废物处理   216篇
环保管理   1984篇
综合类   8913篇
基础理论   1259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913篇
评价与监测   1325篇
社会与环境   450篇
灾害及防治   119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493篇
  2021年   577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506篇
  2018年   425篇
  2017年   495篇
  2016年   529篇
  2015年   655篇
  2014年   683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811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709篇
  2009年   692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773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553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538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425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7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9篇
  197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Identification of vulnerable arable areas to phosphorus (P) losses is needed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mitigation measures. Indicators for source (soil test P, STP), potential mobilization by erosion (soil dispersion), and transport (unit-stream power length-slope, LS) risks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vulnerability to suspended solids (SS) and P losses in two contrasting catchments regarding topography, soil textural distribution, and STP. Soils in the first catchment ranged from loamy sand to clay loam, while clay soils were dominant in the second catchment. Long-term SS and total P losses were higher in the second catchment in spite of significantly lower topsoil STP. A higher proportion of areas in the second catchment were identified with higher risk due to the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of overland flow generation (LS) an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mobilization risk in the soil dispersion laboratory tests. A simple screening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placement of mitiga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942.
农业面源污染是水体中COD、氮、磷等指标的主要来源。它包括农药化肥施用、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对农业源水污染物进行削减是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详细总结国内外现有农业源水污染物削减技术方法,分析对比其优缺点和实用性,筛选出适用于不同农业污染来源的污水处理技术。结果表明,畜禽养殖废水的适宜处理技术有厌氧/缺氧/好氧(A/A/O)、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膜生物反应器(MBR)、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沼气池;农地施肥污水的适宜处理技术有SBR、MBR、UASB;农村生活污水的适宜处理技术有厌氧沼气池、生物滴滤池、人工湿地、稳定塘。  相似文献   
943.
湖库型水体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的区域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以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农业生产生活、污染治理水平为主要考虑因素设计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建立了湖库型水体总氮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方法,并在石头口门水库流域进行了应用,为湖库型水体总氮总量控制目标分配及石头口门水库流域总氮总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4.
对中国"十二五"前3年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和梳理,针对问题依据各地养殖现状核算了各区域耕地粪污承载负荷。据此提出种养结合是区域适宜的粪污治理思路,为地方政府与环境主管部门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5.
研究了丝藻对含钼废水中MoO2-4的吸附作用。分别考察了初始pH、吸附时间、温度、投加量以及竞争离子等5个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应用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法对吸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丝藻在初始pH 1、吸附时间40min、投加量为1.0g以及30℃条件下,对含钼废水中MoO2-4的去除率达82%,平衡吸附量为0.657 0mg/g。PO3-4对MoO2-4的吸附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平衡吸附量下降至0.380 0mg/g,SiO4-4对MoO2-4的拮抗作用相对较弱,而SO2-4对MoO2-4的吸附却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丝藻对MoO2-4的吸附等温数据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相关性较高,20、25℃下的R2都在0.99以上。说明丝藻吸附MoO2-4属于化学吸附,受化学反应速率控制,且丝藻可以应用于含钼废水治理领域。  相似文献   
946.
福州市城市化进程与大气污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选取福州市1996—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将大气污染物浓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城市化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分别设定二次曲线模型和三次曲线模型,通过比较PM10、SO2、NO2浓度与城市化水平的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模型的回归拟合效果,得出福州市大气污染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6—2012年,福州市城市化水平平稳上升,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具有不同的演化规律。PM10、SO2与城市化水平呈"倒N型"的曲线关系;NO2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由于研究的时间序列较短,因而研究结果可能只是真实曲线的一部分,福州市的大气污染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7.
This article is the most recent repor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the Muar River and Pulau Merambong, Peninsular Malaysia. A total of 16 priority pollutant PAHs in addition to methylphenanthrene among alkylated PAHs were analyzed in surface sediments during May 2013. Total PAHs ranged from 212 to 440 and 151 to 412 ng g?1 dw in sediments from the Muar River and the Pulau Merambong, respectively. The Muar River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of PAH concentrations, while no previous data exist for the Pulau Merambong. Generally, mixed petrogenic and pyrogenic sources of PAHs with predominance of the latter were detected in the study area.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oil pollution has caused a drastic decrease in petrogenic sources of PAHs.  相似文献   
948.
城市面源污染是重要水体污染源之一,降雨发生时,雨水径流会携带累积在路面、屋面的含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其中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情况,采用不同种类沸石,对雨水径流中的氮磷进行了吸附研究,着重考察了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特征,并考察了p H、共存阳离子以及COD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型改性沸石吸附性能优于其他2种,饱和吸附量达到9.09 mg/g,沸石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Mg2+、Ca2+对Na型改性沸石的影响较大,Na型改性沸石吸附氨氮的适宜p H为5~8。本研究为探索用物化方法来处理雨水提供了依据,Na型改性沸石可以作为吸附雨水中氨氮的优选吸附剂。  相似文献   
949.
选取废水、挥发酚、氰化物、COD、石油类和氨氮为中国工业水污染指标,利用分解分析方法将2004—2010年间的污染变化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污染治理效应、清洁技术效应和广义技术效应。结果显示,这5类效应的平均作用强度分别为2.08%、3.04%、15.61%、17.37%和32.88%,其中规模效应和广义技术效应是影响工业水污染的主导效应。各类效应对不同污染物的作用方向并不完全一致,规模效应促进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结构效应以加重污染为主,污染治理效应和清洁技术效应以减轻污染为主;广义技术效应的平均作用强度和负向作用概率均最大,是现阶段中国工业水污染控制最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50.
为解决水体因低碳氮比而导致脱氮效率差的问题,将颗粒聚己内酯(PCL)重新塑形为阶梯环状,研究其作为反硝化过程的生物膜载体与固相碳源的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静态实验中,平均反硝化速率为8.57 mg NO3-N/(L·h);反硝化过程为零级反应。连续填充床实验中,超过90%的硝酸盐可被去除,出水NO2-N质量浓度低于0.20 mg/L;出水NH3-N质量浓度略有上升;出水溶解性有机碳(DOC)先上升后降低至1 mg/L左右。电子扫描显微镜扫描显示,PCL阶梯环反应表面空隙率较高,表面生物膜以杆菌为主,反应后被明显腐蚀;液相色谱检测显示PCL阶梯环分子量反应前后略有下降,其结构未受到破坏;表明该材料适合作为反硝化反应的碳源的同时,又可以作为载体供微生物附着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