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363篇
综合类   647篇
基础理论   100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347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01.
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海洋资源的开发优势及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该区域发展海洋经济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02.
本文以从化市为例,讨论了该市环境质量现状与经济发展水平,研究了如何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03.
以广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为研究单元,对2015—2020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进行评估,通过权重赋值计算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综合判断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体量小,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县域社会经济总体呈正向发展态势,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低于全区平均县域水平;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呈现波动变化,部分县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增长率为负值;15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为协调,10个县域为基本协调,2个县域处于调和等级。  相似文献   
604.
物质流分析是研究循环经济的重要方法,本文面向资源循环的流程制造企业,对不同复杂度的物质流系统进行了建模方法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在物质流领域的建模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物质流的特点和循环物质流的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基于投入产出表格的物质流分析方法、理论层面基于图论的物质流分析方法以及物质流分析软件进行了综述,最后重点探讨了Petri网建模与仿真工具在循环物质流分析中的建模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Petri网在解决不同复杂度的物质流系统问题中的适用性,为物质流建模与仿真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05.
本研究面向循环经济企业、园区、政府和相关社会公众,以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小循环、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的融合为最终目标,以构建信息服务协同管理平台为主要途径,重点分析了平台建设的四方面必要性和三方面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平台的功能定位和体系架构。平台功能包括活动数据采集、活动数据不确定性分析与校准、企业绿色投入产出分析、循环经济效率指标评价、物质流与能量流可视化分析、园区循环经济协同度分析、宏观物质流分析和循环经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由交互层、逻辑层和数据层组成。  相似文献   
606.
对工业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建立总体性、系统化的评价方法则是衡量循环化改造水平的理论支撑。现有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在评价的系统性角度略显不足。因此,本研究以评价园区循环经济系统的演化水平为根本目标,探索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在方法上,以复杂网络为基础模型,以江苏省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盐化工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以集群循环化改造的4个阶段为时间尺度,以产业项目为节点,以项目间的资源、能源再循环关联为边,构建了园区循环经济系统演化的复杂网络模型,并从度分布、介数分布、聚集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网络直径、度度相关和度介相关角度对网络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伴随系统演化,网络的平均度分布呈现递增趋势,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由2.02提高到3.58,网络直径由4提高到9,物质和能源再循环水平逐渐充分;2介数分布、度度相关和度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伴随演化,园区循环经济系统复杂网络以优势项目为中心,项目地位存在支配、从属异构性的特征逐渐呈现;3较小的聚集系数、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和服从泊松分布的度分布特征表明,园区循环经济系统复杂网络是一个E-R随机网络。基于以上结论,未来在园区循环化改造评价中,可将网络平均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等网络参数和表征异构性的网络结构熵纳入系统性指标中。同时,在新的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伊始,积极谋划,主动引导园区形成良性产业结构,避免被已有产业结构的短期效应锁定。  相似文献   
607.
基于客流结构的高铁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对高铁经济辐射理论模式的认识,运用行为地理学的微观分析方法,以实地调查问卷为主要数据来源,以武汉市为案例,通过客流结构的系统解析透视高铁经济的辐射效应。研究表明:高铁经济的辐射效应与城市经济结构高度相关。在空间上,呈现出中心城区较强、外围城区较弱的总体态势,倾向于强化武昌、江汉和东湖高新区等核心地区的空间增长;在产业上,呈现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主,有利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主导部门的优化发展。研究结论能够为类似城市的高铁经济发展和武汉市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08.
随着联合国确立2030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会议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循环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正在与低碳经济一起作为绿色经济的两个支柱,纳入主流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过去10年来,受到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刺激,国外特别是欧洲国家为了占领绿色经济制高点,强化了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在理论研究、政策创新、企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反过来可以对中国未来深化循环经济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和评论最近10年来国外循环经济的进展及其启示。首先,指出循环经济从60年前的思想萌芽,经过过去20年的发展,当前在政府、专门组织以及学术研究等多种力量的推动下,正在进入波澜壮阔的第三波。其次,概括过去10年欧洲国家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指出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了整合化、系统化的趋势,重要如EMF提出了循环经济的系统模型;战略思路实现了从治理废弃物向预防和减少废弃物的转变,重要如欧盟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强调循环经济对于21世纪企业发展和创新具有重大意义,重要如埃森哲咨询公司提出了循环型企业的五种类型,其中产品服务系统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享经济正在成为循环型企业发展的新前沿。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如何走上新台阶,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物质流消耗的绝对脱钩,从建构循环经济整体模式以及政府、企业、消费者、研究者等利益相关者合作推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9.
以5 a为时间间隔,运用ESDA法采用旅游外汇收入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率指标,研究长江经济带126个市域单元2000~2015年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运用GWR法分析入境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旅游外汇收入平均增长量莫兰指数经历了 0.164 6~0.164 1~0.057 2的变化趋势,增量相似市域由较强集聚向较弱集聚转化,市域旅游经济增长趋于均衡。一级热点区始终位于江浙沿海市域。一级冷点区由研究区中部向苏北转移,空间范围大大缩小。(2)长江经济带旅游外汇收入平均增长率莫兰指数表现为 0.098 6~0.293 1~0.198 9 的变化趋势,市域之间旅游经济增长关联程度增强,总体差异逐渐缩小。一级冷热点区大幅度转移,同时热点区范围大幅度扩大。后期热点市域数量大大超过冷点市域数量。(3)入境旅游发展较为落后的湖南省、云南省增长速度最快,长三角城市群所属市域始终是入境旅游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区。  相似文献   
610.
What factors shape the democratic potential of public consultation in environmental policymaking? Here, the motivations, purposes, designs, and outcomes of recent public engagement on land use planning, climate change policy, and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lberta, Canada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show how the power dynamics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 shape the democratic potential of public and stakeholder consultations, especially where dominant resource interests are at stake. At the same time, political leadership, interactions between civil society actors and key design elements are shown to be important to democrat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