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EBPR中两类细菌PAOs和GAOs竞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可以获取高效的除磷效果,已在很多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大型污水处理厂在相当多的条件下,EBPR工艺也会出现周期性除磷效果的波动和不充分。针对这一难题,研究者试图采用许多手段来研究工艺中的主要微生物。文章针对典型的EBPR工艺和碳源、pH值、温度等因素对EBPR工艺中两类细菌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竞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2.
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二相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的理论计算数学模式,并通过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一致该数学模式可用于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计算,相对误差小于0.15%.  相似文献   
23.
长江三角洲流域保护水生生物优先控制农药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三角洲流域为研究区域,首先明确了以保护水生生物为目标的优先控制农药品种的筛选原则,并以模型预测为基础,根据农药对水生生物的风险性,筛选形成了长江三角洲流域保护水生生物优先控制农药品种名录。名录共包含15种农药有效成分,一方面可为我国地表水农药生态基准的制定提供优先次序,另一方面对于长江三角洲流域地表水体农药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当前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的物化性质,在各行各业中的使用量呈指数增长,致使其在大气、水域、土壤环境中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公众关注。尤其是在受到人类活动密切影响的近岸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潜在生态效应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由于海洋环境的理化因子以及纳米金属独特的物化性质导致的纳米金属的环境行为,海洋生物对纳米金属的吸收,以及纳米金属的生物效应和可能的致毒机制,旨在为评估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完善纳米材料的监管机制及保障纳米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5.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微生物学及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的微生物学和生化特性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微生物学方面,归纳了EBPR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聚磷菌、聚糖菌、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类及相互之间的竞争和联系.具有聚磷功能的微生物种类繁多,目前普遍认为Accumulibacter是一种典型的聚磷菌,在各种规模的EBPR系统中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关于聚磷菌和聚糖菌的联系、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类问题存在争论.在生化特性方面,归纳了聚磷菌体内三大聚合物——糖原、聚β-羟基烷酸脂和聚合磷酸盐与聚磷菌代谢功能的关系.聚磷菌厌氧阶段的还原力由糖酵解和有机底物TCA循环共同提供,其比例受种群结构和实验条件影响.糖原根据不同菌株厌氧阶段的降解途径有所不同,但是对细胞都起到调节氧化平衡的作用.聚β-羟基烷酸脂的组成由有机底物决定,丙酸为底物时4种单体均可检测出来.聚磷菌厌氧释磷的能量来自聚磷分解和糖原分解,耗能受环境条件影响.图5表3参37  相似文献   
26.
对长江口滨岸带无齿相手蟹体内的重金属元素分析表明:无齿相手蟹体内的Zn、Cr、Ni三种元素季节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夏季>春季>秋季。无齿相手蟹对重金属元素的累积也存在着地点间的差异。青龙港、浒浦两地的无齿相手蟹对Cu、Pb、Cr、Ni的累积量都很高,东海农场和崇明东滩的无齿相手蟹对Zn的累积量较高。对无齿相手蟹、沉积物、悬浮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表明,无齿相手蟹对重金属Cu有一定的富集能力,适于做长江口滨岸带Cu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27.
Humans can consume a number of types of biota tissues, which have varying propensities to accumulate radionuclides. As a result, depending upon the biota species, the radionuclide and the tissue under consideration, it may be necessary to estimate the percent radionuclide load in specific edible tissues, and in cases where whole organisms are consumed, to estimate the radionuclide load in the whole body of an organism, based on data that have been collected for individual tissues. To accomplish this, data were compiled that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partitioning patterns and percent loads of various groups of elements in edible tissues of freshwater fishes. General trends in partitioning, such as those provided in this paper, can be used to predict radionuclide transfer to huma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tential radiological dose to humans via dietary pathways, in this case following the consumption of fish.  相似文献   
28.
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 Ye et Fu,1983年)是一种优良的试验用鱼,具备成为模式生物必要条件。本文总结了稀有鮈鲫生物生态学研究情况,分析了稀有鮈鲫在多个应用领域与模式生物斑马鱼、青鳉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推动模式生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9.
稀有鮈鲫作为水生模式生物的研究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 Ye et Fu,1983年)是一种优良的试验用鱼,具备成为模式生物必要条件。本文总结了稀有鮈鲫生物生态学研究情况,分析了稀有鮈鲫在多个应用领域与模式生物斑马鱼、青鳉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推动模式生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0.
The use of molecular tools, principally qPCR, versus traditional culture-based methods for quantifying microbial parameters (e.g., Fecal Indicator Organisms) in bathing waters generates considerable ongoing debate at the science–policy interface. Advances in science have allowe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for rapid (~2 h) quantification of microbial pollution in bathing and recreational waters. In contrast, culture-based methods can take between 18 and 96 h for sample processing. Thus, molecular tools offer an opportunity to provide a more meaningful statement of microbial risk to water-users by providing near-real-time information enabling potentially more informed decision-making with regard to water-based activities. However, complementary studies concerning the potential costs and benefits of adopting rapid methods as a regulatory tool are in short supply. We report on findings from an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that examined the breadth of social impacts, challenges, 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tools to bathing water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