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78篇
综合类   418篇
基础理论   369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123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tudy on the use of continuous stage data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ree aspects of hydrologic condition that are thought to influence stream ecosystems—overall stage variability, stream flashiness, and the duration of extreme‐stage conditions. This relation is examined using data from more than 70 watersheds in three contrasting environmental settings—the humid Northeast (the metropolitan Boston, Massachusetts, area); the very humid Southeast (the metropolitan Birmingham, Alabama, area); and the semiarid West (the metropolitan Salt Lake City, Utah, area). Results from the Birmingham and Boston studies provide evidence linking increased urbanization with stream flashiness. Fragmentation of developed land cover patches appears to ameliorate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overall variability and flashiness. There was less success in relating urbanization and streamflow conditions in the Salt Lake City study. A related investigation of six North Carolina sites with long term discharge and stage data indicated that hydrologic condition metrics developed using continuous stage data are comparable to flow based metrics, particularly for stream flashiness measures.  相似文献   
32.
环境是动物生存的基础,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直接导致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动。通过渭河咸阳段气候、水质、水域面积、植物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对野鸭数量分布影响的调查,表明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数量减少,分布区域缩小。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水质污染、退耕还草等环境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其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3.
本文主要介绍了刺参无公害养殖的基本要求和生态养殖方法。针对刺参养殖过程中面积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介绍了我国表面处理业发展现状、特点及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专业园区(表面处理工业园)的形式实施表面处理行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和措施,提出将涉及表面处理工艺的企业纳入园区统一管理,对规范表面处理行业的几个基本要素,即运营模式、收费模式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6.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旨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本文从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实际土地开发整理的情况分析,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进一步呼吁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目标加强重视,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土地开发整理生态绩效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以利于土地经济和土地生态的均衡发展。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比较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37.
针对环境科学的特点,立足于长远发展,从生态哲学角度分析了生态道德观对环境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分析认为应用生态的观点来学习和研究环境科学,才能达到最大程度防治的目的;合理融入生态观念的环境治理技术有利于经济发展;生态道德观是环境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品质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动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以生态道德观为指导的结论。另外本文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生态道德观在指导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
景观生态学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观生态学中的优势度原理在评价开发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及其结构与功能稳定性方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但在线型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很少应用。以公路建设为例,探讨了在线型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加快牧区水利建设步伐,为草原生态保护提供水资源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主要牧区草地资源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水资源分析,阐述了人、畜、草、水的关系,结合《新疆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阐明了牧区水利建设在牧区草原生态保护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牧区水利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布局。  相似文献   
40.
Using resource-monitoring data from seven protected area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ree campfire policies—campfire ban, designated campfires, and unregulated campfires—were assesse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fire sites and the amount of tree damag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regulated campfire policies permitted substantial numbers of fire sites and tree damage in campsites, although fire bans did not eliminate or even substantially decrease these problems. A designated campfire policy was effective in decreasing number of fire sites, but little difference was found among policies regarding tree damage. Given the importance of campfires to visitor experiences, campfire prohibitions could be viewed as unnecessarily restrictive based on their limited success in preventing resource damage. Conclusions encourage protected-area managers to consider designated campfire policies and prohibitions on axes, hatchets, and saws to better meet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visitor experience mand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