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3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1736篇
安全科学   306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284篇
综合类   2960篇
基础理论   707篇
污染及防治   248篇
评价与监测   229篇
社会与环境   220篇
灾害及防治   17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1.
While convenient and often used, on-site surveys are biased by the fact that users who visit the site more often are proportionately more likely to be sampled. This so-called avidity or size biased sampling results in over-estimating the visitation patterns of the average user. This analysis develops a rule of thumb method that may easily be applied by recreation site managers to visitation data collected on-site in order to infer behavior of the average user of the site. The key assumption that drives the derivation is that the visitation data of users is logarithmically distributed. To evaluate the methodology, we analyze several data sets of recreational users assuming that they reflect the populations of users and from these construct hypothetical on-site samples.  相似文献   
212.
213.
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规律,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监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对填埋场空气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粒径分布均为第Ⅰ级(>8.2 μm)最高,填埋区空气细菌粒径呈偏态分布,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在第Ⅳ级和第Ⅲ级出现第2个峰值。携带细菌的可吸入微粒在渗滤液处理区比例最大。空气真菌与放线菌均在第Ⅳ级分布最高,携带真菌和放线菌的可吸入粒子的比例显著大于细菌(P<0.05)。填埋区不同作业时段空气微生物粒径在各级分布比例基本一致。填埋区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为5.7 μm,渗滤液处理区为3.7 μm,生活区为5.3 μm,显著大于真菌气溶胶和放线菌气溶胶的中值直径(P<0.05)。  相似文献   
214.
利用衡水市环境监测站2005—2007年度大气例行检测的数据,对衡水市大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体积质量值的逐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衡水市空气污染的现状和时间变化规律:(1)污染物体积质量值的月变化曲线呈槽型分布,非取暖期的空气状况明显好于取暖期,取暖期SO^2平均体积质量是非取暖期的2.45倍;(2)污染物体积质量值的日变化曲线基本为两高两低型,其中取暖期污染指数早晨出现极高值的时间比非取暖期明显偏晚;(3)污染物体积质量值的年变化表明了SO^2的体积质量在降低,而NO^2的体积质量却有了小幅增长。  相似文献   
215.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时空分布及衰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理论计算公式和实测数据,研究基站电磁辐射水平、垂直方向的衰减趋势,分析影响基站电磁辐射时空分布的各种因素,认为基站电磁辐射实际影响范围要远小于安全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216.
徐晓玲  姚斌  王汉杰  李娟 《火灾科学》2009,18(3):154-162
喷水强度是体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控火能力的重要参数,具有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喷水强度设计主要考虑喷头的流量和保护面积,没有考虑其分布特性,对系统控火性能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喷水强度分布特性引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火性能研究.以公称口径为15 mm的传统下垂型玻璃球洒水喷头的喷水强度分布实验为基础,建立了包含径向距离和喷头工作压力等参数的喷水强度分布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获得了喷水强度的概率分布特性.参照不同危险等级场控火所需的喷水强度参数和不同喷头开启个数下的有效控火百分比,分析了喷水强度概率分布特性对控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水强度概率分布特性对控火性能有重要影响,随径向距离的增加,喷水强度出现较小值的概率增大,控火性能下降,在某些危险较大的场所不能达到控火作用.对于同一危险等级场所,控火性能随着喷头安装间距减小而增强.研究方法可为合理评估喷头适用范围、优化喷头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7.
北京市冬季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考虑到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大气颗粒物的数浓度值可能比质量浓度值更重要.通过对北京市交通道路边、生活区和远郊背景点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监测,对北京市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主要来源、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文章认为交通源是城市大气细粒子数浓度的主要来源.城市生活区的大气细粒子主要是污染源稀释后扩散而来.远郊区既可能存在气象污染物光化学成核生成的超细颗粒物,也存在外部运移而来的细粒子.与国外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市大气细粒子数浓度在道路边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生活区和背景点处于相当或偏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18.
九龙江河口春季磷的形态分配及浮游植物对磷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码河口及上游水域为研究对象,2007年5月对表层水中不同形态的磷及浮游植物生物量叶绿素a(Chla)进行了调查,分析河口磷形态分配的影响因素及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以颗粒态有机磷(POP)为主的颗粒态磷(PP)占总磷的61.2%;溶解态无机磷(DIP)占溶解态磷(TDP)的72.8%。河口区上游磷与河口磷的组成相似,雨水的淋洗作用对水体中磷的组成有较大影响,以颗粒态无机磷(PIP)的显著增高为特征。水中Chla与TP和DOP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表明生物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该水域表层水中磷形态的分布。  相似文献   
219.
北京某垃圾填埋区空气细菌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某垃圾填埋区中作业区和覆盖区的空气细菌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四个季节空气细菌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垃圾填埋区作业区空气细菌浓度四季变化特征较覆盖区显著,且空气细菌浓度高于覆盖区。垃圾填埋区作业区和覆盖区四季的空气细菌粒子主要分布在前4级中,且在第Ⅵ级(<1.0μm)中分布比例最小,但分布规律不完全相同。秋季作业区最易感染人体的空气细菌浓度最高。垃圾填埋区作业区和覆盖区空气细菌中值直径最小值均出现在夏季,最大值均出现在冬季。  相似文献   
220.
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及防尘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呼吸性粉尘对矿井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对煤矿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炮掘工作面等进行分工种个体性的全尘和呼尘监测,测定了各工作面粉尘(全尘和呼尘)的浓度、粉尘分散度和SiO2浓度。其结果表明:全工班呼吸性粉尘测定的方法更加真实可靠,更真实地反映了呼吸性粉尘对井下各操作工种的致病危害,测得的各工作面各工种的呼尘浓度均高于国家标准。通过数据的分析以及工人的建议,提出了一些新式的、有效的防尘措施来降低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