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53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264篇
综合类   755篇
基础理论   329篇
污染及防治   432篇
评价与监测   100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叶面喷施壳聚糖水溶液对菠菜中毒死蜱和乐果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壳聚糖(50、100、200、400mg·L-1)可有效降低菠菜中毒死蜱和乐果残留量,其中较低浓度壳聚糖能更有效地降低菠菜中毒死蜱、乐果的残留量.50mg·L-1壳聚糖使菠菜中毒死蜱残留量较对照降低40.2%,安全间隔期缩短2.07d;100mg·L-1壳聚糖使菠菜中乐果残留量较对照降低46.9%,安全间隔期缩短0.5d.壳聚糖作为一种有机磷农药降解剂应用于蔬菜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2.
六价铬在具有渗透性反应墙的渗流槽中迁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  仵彦卿 《生态环境》2010,19(8):1941-1946
地下水中六价铬的污染修复是目前地下水污染修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以室内模拟为基础,进行了六价铬[Cr(Ⅵ)]随水流迁移的渗流槽实验,以及利用课题组研发的新型壳聚糖材料填充渗透性反应墙(PRB),进行六价铬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重金属迁移实验中,地下水的流速是影响Cr(Ⅵ)在含水层中迁移的主要因素,含水层介质的变化都会对Cr(Ⅵ)的迁移发生重要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从进水口到出水口各个取样点依次出现Cr(Ⅵ)的质量浓度峰值,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质量浓度峰值没有减少的趋势,证明了Cr(Ⅵ)在含水介质中基本上没有吸附。Cr(Ⅵ)的质量浓度峰值在含水介质中的持续时间不长,由于弥散作用造成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的较明显的拖尾现象。模拟渗透性反应墙的实验中,在同样的流速条件下,Cr(Ⅵ)的质量浓度峰值的出现时间相对先前的实验有明显滞后,并且质量浓度也有明显的减少,说明新型壳聚糖材料对Cr(Ⅵ)有较高的吸附作用,再达到质量浓度的峰值后,墙体后面的采样口中Cr(Ⅵ)的质量浓度减少的更为平缓,说明随着水流的流动,吸附在壳聚糖材料上的Cr(Ⅵ)有缓慢的析出。  相似文献   
993.
农药在稻田使用对地下水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风险评估可为农药登记和农药的环境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严重,农药使用品种多、频次高,田水存留时间长,对地下水污染风险高。开展农药在稻田使用对地下水的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详细介绍了欧盟和美国的水稻-地下水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暴露评估模型及暴露场景等。总结了我国农药在稻田使用对地下水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我国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农药在稻田使用对地下水风险评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4.
山西晋中焦化基地多环芳烃排放对周边大田卷心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摄入是多环芳烃(PAHs)人体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探究PAHs污染对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山西晋中拥有大型焦化企业,也是北方重要的大田蔬菜种植基地,当地PAHs污染的特征和影响具有相当的典型性。研究选取修文工业基地周边的大田蔬菜基地作为研究区域,分别采集大气(含气相和颗粒相)、菜地表土和卷心菜菜心样品,确定各类样品中母体PAHs的浓度水平、组成比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蔬菜基地周边大气中母体PAHs的平均浓度为301 ng·m-3。大气母体PAHs主要存在于气相,低环(2~3环)组分占据优势。利用同分异构体特征比值和主成分分析对大气PAHs进行初步源解析,炼焦、燃煤和生物质燃烧、以及交通尾气排放是当地PAHs的主要排放源。菜地表土母体PAHs的中位数浓度为236ng·g-1,范围为130~703 ng·g-1,以中、高环(4~6环)组分为主,菜地表土母体PAHs浓度与土壤总有机碳(TOC)分数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当地大田种植卷心菜菜心的PAHs中位数浓度为12.9 ng·g-1,范围为0.9~47.6 ng·g-1,低环组分所占比例最大,其组分谱分布与大气相似。偏相关分析显示周边大气PAHs对卷心菜菜心PAHs的传输贡献要大于表土PAHs。  相似文献   
995.
巢湖生态系统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目前巢湖生态系统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的主要进展。巢湖微量有机污染物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研究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包括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多溴联苯醚、邻苯二甲酸酯、全氟烷基酸类物质、四溴双酚A、抗生素和有机磷农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大气、降尘、沉积物、悬浮物、水生生物等多介质分布、来源解析、跨界面迁移、归趋模拟与风险评估等方面。期望本文的综述,可以为巢湖微量有机污染物风险管理和水质改善提供重要决策支撑,对于在其他湖泊开展此类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小烧杯法"测定了3种农药及其复配剂对意大利工蜂的24 h、48 h急性经口毒性,根据我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实验准则》中蜜蜂急性经口毒性划分等级可知,对意大利工蜂,35%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属"低毒"级,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属"高毒"级,25 g·L~(-1)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属"低毒",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也属"高毒"级。  相似文献   
997.
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onylphenol,NP)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的主要降解产物,具有高亲脂性、难降解性、生物累积性和高毒性.全面了解NP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是对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价的基础.本文归纳和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有关NP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及其迁移转化的研究动态,从来源、分布及其在环境中主要的迁移转化过程和机理等方面分别论述了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在环境中的行为,重点讨论了NP在沉积物和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和生物降解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最后指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8.
碳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礼文  黄庆国  毛亮 《环境化学》2013,(7):1268-1276
碳纳米材料主要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随着碳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在环境中的行为也逐渐受到关注,而在环境中的转化是环境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环境转化会改变碳纳米材料的性质,从而影响其它行为如聚集沉降和生态毒性.同时,作为一种以碳为骨架的材料,能否被自然界转化、从而进入碳循环是评价碳纳米材料长期环境影响的必要信息.因此,本文重点总结了碳纳米材料在自然环境条件和水处理条件下可能发生的生物或非生物转化,并分析影响碳纳米材料转化的因素,和转化过程对其环境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土壤胶体对重金属运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冠男  刘新会 《环境化学》2013,(7):1308-1317
累积在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地下迁移,进而影响地下水水质.由于现有污染物运移预测模型对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的预测与实际监测结果偏差巨大,土壤胶体对土壤重金属运移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土壤胶体组成丰富,在土壤环境中广泛存在.土壤胶体能够与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相结合,对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运移产生重要影响.土壤胶体运移和土壤胶体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受到水动力、pH、离子强度、胶体粒径、土壤含水率等多种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土壤胶体对土壤重金属运移影响的诸多因素,介绍了胶体作用下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模型,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需要展开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Beasley Lake is a Conservation Effects Assessment Program (CEAP) watershed in the intensively cultivated Mississippi Delta, USA. Lake sediment quality at three sites was evaluated in 2004 and 2008 for biological impairment and uptake (animal tissue pesticide residues) from 14 pesticides and three metabolites using Hyalella azteca (Saussure). Eleven pesticides and three metabolites were detected in sediment among the three sites in 2004 and all 17 compounds examined were detected among the three sites in 2008, with the herbicide atrazine having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s. Twenty-eight-day H. azteca survival and growth (mg w/w) indicated no survival effects at any site for either year, but growth impairment occurred in H. azteca exposed to sediments in 2004, whereas growth enhancement occurred in H. azteca exposed to sediments at one site in 2008. Pesticides observed in animal tissue pesticide residues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and in greater concentrations in 2004 compared with 2008. Thirteen pesticides were detected in animal tissue pesticide residues in 2004, with chlorpyrifos occurring in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s, and six pesticides were detected in 2008, with p,p′-DDT occurring in the greatest concentrations. H. azteca tissue pesticide residues of seven pesticides, two herbicides, three insecticides, one insecticide metabolite, and p,p′-DDT, were associated with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