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5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1066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199篇
环保管理   187篇
综合类   1600篇
基础理论   390篇
污染及防治   549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81.
甲醛是一种广泛使用和很重要的化工原材料,但它同时也是对大多数生物有机体有高毒性的物质。通过添加甲醛的选择性培养基从淤泥里分离了一株甲醛耐受真菌,将其接种于加孟加拉红的PDA培养基、察氏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平板培养,观察它的培养特征和孢子结构,结合DNA提取、PCR扩增、产物测序、GenBank比对等分子鉴定手段,结果表明:其培养特征、显微特征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相似,18SrDNA序列与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同源率达99.8%。我们把它命名为Aspergillus flavus H4。该真菌最适生长pH值为pH5.5,在培养的144h内ρ(甲醛)从1241mg·L-1下降到4mg·L-1。在培养的96h内ρ(甲醛)下降迅速,A值上升缓慢,当ρ(甲醛)下降到10mg·L-1时,也就是120h时,A值迅速上升,ρ(甲醛)下降缓慢。结论是这株Aspergillus flavus H4是甲醛耐受(降解)真菌。  相似文献   
282.
在实验室测定了吡虫啉的光解、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与在东北黑土等3种不同土壤中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在300W低压汞灯下,吡虫啉水相溶液的光解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光解半衰期为6.81h;在pH5、pH7、pH9的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30.6、13.6与8.0d;在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和江西红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0.7、11.1和4.1d。  相似文献   
283.
杨军  黄涛  张西华 《生态环境》2007,16(3):799-801
温度对填埋场有机垃圾的厌氧降解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对填埋场渗滤液特征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在常温及29~45℃范围内设置的6个不同温度下的模拟垃圾柱降解对照试验,分析研究了温度对填埋有机垃圾渗滤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垃圾降解适宜的温度范围(29~45℃)内,较高的温度对渗滤液COD衰减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保持恒定的温度比升高温度对渗滤液COD衰减的影响更加显著,但温度对垃圾降解渗滤液中氨氮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84.
前驱物结晶体升华成膜法制备TiO2薄膜及其光催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前驱物结晶体升华成膜法”工艺,使含钛前驱物结晶体草酸氧钛酸以升华的方式,均匀地在玻璃表面形成前驱物薄膜;经过热处理,制备出外观平整透明的玻璃基TiO2薄膜,其薄膜厚度为80-100nm,粒度≤50nm。初步研究了制备条件、薄膜性能和本工艺制备的玻璃基TiO2纳米薄膜对甲基对硫磷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285.
黑河流域土地退化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善忠  王涛  封建民 《生态环境》2003,12(4):427-430
黑河流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干旱区。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造成的土地退化,已成为黑河流域一个非常严重的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是该流域最典型和最严重的土地退化形式。对该流域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特点、退化面积等方面还没有较为详细的研究,因此探讨这个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通过最新的遥感影像资料(2000年),在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初步分析了黑河流域土地退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土地退化主要有5种类型,即:水土流失、干旱化、植被退化、盐渍化和沙漠化。土地退化面积达29971.91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23.06%;其中,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的南部山区,面积为5747.68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19.18%,主要是由于过度开垦和放牧造成的;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而导致的干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山前部分冲、洪积平原的河流沿岸附近,其面积为1369.96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4.57%;盐渍化土地是该流域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面积为10591.82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35.34%,分布在流域的低地、冲积扇的边缘等位置,主要是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造成的;沙化土地,包括流动沙丘(地),是研究区土地退化面积最大的类型,为10771.97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35.94%,这其中也包括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和现代形成的大部分沙地;植被退化土地面积为1490.48km^2,只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4.97%。通过分析可知,黑河流域土地退化严重,特别是在下游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对该流域内有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导致该地区土地生态系统脆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6.
3株真菌对毒死蜱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污水排放口污泥中分离到3株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真菌WZ-Ⅰ、WZ-Ⅱ、WZ-Ⅲ,鉴定均为镰孢霉属(FusariumLK. exFx). 3株菌5d内对50mgL-1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3. 5%、91. 4%和83. 5%.测定了不同碳源、pH、温度及毒死蜱浓度对真菌降解能力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且其浓度为20~200mgL-1,pH6. 5~9. 0,温度30 ~40℃时,真菌的降解效果较好;真菌生长量随外加碳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pH 6. 5 ~9. 0时生长量较大,且当毒死蜱浓度为50mgL-1,温度40℃时其生长量最大. 图5表1参18  相似文献   
287.
微生物易利用基质对PCP厌氧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东升  徐向阳 《环境化学》1997,16(2):150-154
本文主要研究了微生物易利用基质对厌氧反应器内PCP厌氧降解性及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CP对厌氧污泥代谢葡萄糖有抑制作用,则适量的微重复铁利用基质有利于促进PCP的脱氯和降解代谢,且随着反应器进水中水中PCP的提高,达到相近降解效率所需的微生物易利用基质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废水中PCP剩余量和废水中糖的初始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88.
本文概述土地退化的原因和状况。通过对广东山区土壤和东江流域低产耕地的大批土壤剖面分析数据的统计和推算,结果表明,广东的林地退化面积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35%;旱地土地退化面积占全省旱地总面积的95%;水田土地退化面积约占全省水田总面积的25%。根据广东的省情,提出土地退化治理的对策:提高认识,增加投入,组织力量,开展调查摸底;制订整体治理规划,分步实施;明确治理的中心任务,推进面上治理利用,加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89.
微生物对地下水及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吉林市农药厂采集的污泥样品中筛选出降解阿特拉津(AT)能力较高的菌-JLNY01,JLNY02,通过条件实验表明,JLNY01在pH=6左右,此菌在10℃条件下,一定时间内驯化降解率可达83.6%,30℃时,6天内可达到对AT的完全降解,证明温度越高降解效果越好,JLNY02可直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降解,其降解率可达81.8%,而在高温条件下降解率仅达31.4%,证明此菌是一种嗜冷菌。  相似文献   
290.
农药杀螟硫磷酶促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受农药杀螟硫磷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菌株,研究了其最适产酶条件:培养温度为30℃,培养液起始pH为7.0,培养时间为30 h.从该降解菌中提取的粗酶液在pH 7.5和30℃时显示最大的降解活性,其米氏常数Km为2.92×10-4mol/L,最大降解速率为2 422.79 nmolm in-1mg-1.图7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