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安全科学   178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410篇
基础理论   36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15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文章通过分批培养试验比较研究了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相对优势的藻种——月牙藻和四尾栅藻在磷浓度一定的前提下,对不同初始氮浓度生长的响应,并应用Monod方程计算了两种受试藻种对氮的生长动力学参数:最大比增殖速率(μmax)及半饱和常数(K)s。结果显示,月牙藻的最大比增殖速率为0.410 d-1,半饱和常数为0.297 mg/L;四尾栅藻的最大比增殖速率为0.328 d-1,半饱和常数为0.471 mg/L。据此可以预测,当磷浓度一定时,无论是在低氮还是高氮浓度下,月牙藻比四尾栅藻更容易形成优势藻。  相似文献   
952.
对于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利用系统动力学(SD)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苏州市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SD模型,并把能源结构和环保投资作为调控参数,设计了四种发展模式仿真运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只需要增加区外能源的购进,便可促使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进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苏州市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3.
以简化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和二沉池沉淀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普通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其中的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主要描述了碳氧化和硝化过程,模型组分、反应过程和参数的数量都少于国际水质协会推出的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二沉池沉淀模型以固体通量理论为基础,结合了Takacs沉淀速率方程,通过测定模型组分、化学计量系数和动力学参数,为模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利用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进行了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且也验证了模拟程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54.
密集场所人群疏散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型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能力.应用群集动力学理论方法,在密集人群群体流动过程和个体流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已有的人群疏散数学模型进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意义.以实际人群密集场所为例,进行数值仿真,寻求一定人流密度和疏散时间约束下的最佳疏散通道宽度以及关于开放疏散出口数量的最佳疏散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疏散效果.为有效解决应急环境下密集场所人群疏散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可用于指导密集场所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改进,以及疏散过程中的调度管理优化等.  相似文献   
955.
三江平原农田渠系中氮素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陆琦  马克明  卢涛  张洁瑜  倪红伟 《环境科学》2007,28(7):1560-1566
以三江平原开发强度不同的浓江上游段和别拉洪河中游段的农田排水渠系为研究对象,根据毛、农、斗、支、干5个渠道级别设采样点,分析TN、NH+4-N和NO-3-N在渠系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中的TN、NH+4-N和NO-3-N浓度大于浓江上游段;TN、NH+4-N、NO-3-N的浓度峰值沿着渠系从低级向高级移动,浓江上游段峰值出现的最高级别是干渠,而别拉洪河中游段是斗渠;多等级的排水渠系对氮素起到了一定的截留作用,且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对氮素的截留大于浓江上游段;2个渠系中的TN、NH+4-N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6~9月逐月减少,而NO-3-N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且没有规律;TN与NH+4-N、NO-3-N呈显著性正相关,浓江上游段TN与NH+4-N、NO-3-N之间的关系适合幂函数模型,而别拉洪河中游段适合三次曲线模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中的TN浓度与NH+4-N、NO-3-N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以解释78%的TN浓度.  相似文献   
956.
微波无极灯光解模拟CS2废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自行研制的微波无极灯对模拟二硫化碳废气进行光解.结果表明,微波无极灯光解CS2的效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停留时间是影响CS2转化率的重要因素;体系中水汽的增加有利于光解效率的提高.当管道气体流速为0.2 m/s,初始浓度约100 mg/m3,湿度约40%时,微波无极汞灯光解CS2的效率可达75%以上;微波无极碘灯对CS2的光解效率亦达到50%以上.同时探讨了CS2光解的反应机理,主要是紫外光直接光解和·OH自由基氧化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57.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Pb, Hg, Cd, Cu and As in the Bohai Sea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lected dissolved heavy metals were analyzed during large scale surveys from August 12 to 25,2003 in the Bohai Sea.Dissolved Pb was the only element with average concentrations higher than the grade-one sea water quality standard of China.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Pb in surface water was similar to those of Cd,Cu and As,where the isopleths generally indicated decreasing values from the bays to the central areas.Only for Hg did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not only appear in Liaodong Bay,Bohai Bay and Laizhou Bay,but also in the Central Area,viz.not only in inshore but also in offshore areas.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dissolved Pb,Cd,Cu and As were largely uniform,while that of dissolved Hg increased with depth.We infer that the input of pollutants from land wa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for the detecte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dissolved heavy metals, followed by the dynamics of sea water,release from bottom sediments and biochemical processes.Comparing with historical data,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heavy metals appear to decline in recent years.  相似文献   
958.
微曝气垂直流湿地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继征  柯凡  李文朝 《环境科学》2010,31(11):2633-2638
通过对自主研发的微曝气垂直流湿地系统长期运行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在参考填充塔模型基础上,利用质量衡算方程建立了微曝气垂直流湿地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湿地在气水比分别为0.5:1、1:1、2:1和3:1时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去除动力学常数k值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处理水质稳定、水量恒定的情况下,微曝气垂直流湿地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过程动力学常数k值均随工艺参数气水比的增大而增大,即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随气水比的增大而增强;各水质指标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变化曲线形状有所不同,动力学常数与气水比的关系主要有线性关系和对数关系.综合各个水质指标的曲线形式与变化规律可以得到微曝气垂直流湿地的最佳气水比设计值为2:1,对应BOD5和NH4+-N的k值分别为3.8d-1和4.1d-1.  相似文献   
959.
全氟羧酸在185 nm真空紫外光下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静  张彭义  刘剑 《环境科学》2007,28(4):772-776
以全氟辛酸为代表的全氟羧酸是一类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研究了全氟辛酸、全氟庚酸、全氟己酸、全氟戊酸和全氟丁酸等5种全氟羧酸在185 nm真空紫外光下的光降解行为,以发展1种有效降解全氟羧酸的方法.结果表明,全氟羧酸在185 nm紫外光照下发生显著地降解并生成氟离子,而在254 nm紫外光照下降解不明显. 反应6h后, 全氟丁酸降解率达到60%以上;而其它4种全氟羧酸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脱氟率在21%~71%之间,表现出随碳链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氮气、空气、氧气等3种反应气氛对全氟羧酸在185 nm紫外光下的降解与脱氟没有显著影响. LC/MS分析表明,全氟辛酸光降解时逐级生成短链的全氟庚酸、全氟己酸、全氟戊酸和全氟丁酸. 全氟羧酸在185 nm光照下首先发生脱羧反应,脱羧后的自由基与水反应生成少1个碳原子的全氟羧酸和氟离子.  相似文献   
960.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金属的力学性质,需要采用合适的应变分析方法研究金属的变形特征及其演化规律.金属材料复杂变形的局部应变特征缺乏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整体变形也没有合适的描述方法.本文提出分子动力学中应变分析的统计矩方法,通过统计矩建立了微观量和宏观应变的关联.在单晶单轴加载、纳米多晶剪切和冲击加载下的应用表明,矩应变分析方法可以很好的描述和评估材料的局部变形和整体变形特征,并通过应变不均匀度鉴别材料的局部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是深入研究复杂结构材料变形机理的一种有效的通用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