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76篇 |
免费 | 1407篇 |
国内免费 | 20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55篇 |
废物处理 | 187篇 |
环保管理 | 568篇 |
综合类 | 4427篇 |
基础理论 | 1598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694篇 |
评价与监测 | 364篇 |
社会与环境 | 298篇 |
灾害及防治 | 2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79篇 |
2023年 | 268篇 |
2022年 | 332篇 |
2021年 | 380篇 |
2020年 | 355篇 |
2019年 | 323篇 |
2018年 | 311篇 |
2017年 | 357篇 |
2016年 | 401篇 |
2015年 | 403篇 |
2014年 | 418篇 |
2013年 | 465篇 |
2012年 | 533篇 |
2011年 | 549篇 |
2010年 | 419篇 |
2009年 | 379篇 |
2008年 | 288篇 |
2007年 | 410篇 |
2006年 | 346篇 |
2005年 | 277篇 |
2004年 | 206篇 |
2003年 | 213篇 |
2002年 | 172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139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7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are organic metabolic compounds excreted by microorganisms. They largely impact microbial aggregat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 (EP) in EP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microbial aggregates. In this work, we successfully separated and characterized EP from EPS of the bacterium Bacillus megaterium TF10. Extraction of EP from EPS was optimized using Sevag''s reagent.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al groups, and molecular weight (MW) distribu-tion of EP were compared with the harvested EPS and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 We found that the polymers of lower MW and free proteins were successfully removed by Sevag''s reagent. The higher MW components of EPS were predominantly polysaccharides, while the polymers of lower MW tended to secrete to the supernatant and were described as SMP. A part of the proteins in the EP was polysaccharide-bonded. Our results can be further used in elucidating the complex flocculation mechanisms in which EP play a major role. 相似文献
782.
长三角典型站点冬季大气PM2.5中OC、EC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5年1月9日~2015年1月31日临安、南京和苏州3个站点采集的PM_(2.5)样品(共计279组),使用热光反射法(thermal/optical reflectance,TOR)分析了样品中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的含量,并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冬季PM_(2.5)中OC和EC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采样期间临安、南京和苏州的PM_(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3.56±61.11)、(144.77±62.91)和(156.5±68.97)μg·m-3,均超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的PM_(2.5)日均值75μg·m-3;其中3个站点OC与EC的平均质量浓度依次分别为(21.93±11.69)/(6±3.6)、(20.32±10.3)/(5.39±3.07)和(27.08±14.35)/(6.4±4.29)μg·m-3.临安作为长三角大气环境背景点,OC与EC的污染也较为严重.3个站点OC与EC的相关性为临安(R2=0.83)、南京(R2=0.72)和苏州(R2=0.72),表明冬季长三角地区的碳质气溶胶的来源较为一致和稳定.3个站点样品中的OC/EC值均大于2.0,样品的OC/EC值主要分布在2.5~6.0这个区间内,表明燃煤源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源是OC与EC的主要来源.使用EC示踪法估算临安、南京和苏州3个站点的二次有机碳(SO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23±5.26)、(6.82±4.36)和(12.56±7.52)μg·m-3,在OC中占比为42%、34%和46%,表明SOC是OC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向轨迹显示,PM_(2.5)、OC和EC的质量浓度与主要气团的传输路径有较好的相关性,自空气质量较差区域气团的PM_(2.5)、OC和EC的质量浓度是来自空气质量较好区域的1.14~1.7倍、1.55~2.1倍和1.94~2.47倍. 相似文献
783.
784.
785.
786.
对某芳烃抽提装置建设项目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87.
淀山湖沉积物碳-氮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经过一系列污染治理措施,淀山湖的营养水平持续下降,但每年仍有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暴发,严重影响其作为水源地的安全性。为了进一步探讨淀山湖水质改善策略,本研究对淀山湖沉积物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淀山湖沉积物碳、氮分布特征及垂直变化规律,并用沉积物肥力评价了淀山湖沉积物营养程度。结果表明,淀山湖沉积物营养盐存在明显的富集作用,二十多年来沉积物碳、氮含量大幅上升,表层沉积物均属于重污染状态。空间分布上,沉积物营养盐北部高,南部低,北部样点大部分属于重污染状态,南部样点基本属于中污染状态。垂直分布上,受航道回淤与北部围网养殖影响,部分样点营养盐垂直分布规律不显著,其他样点均表现出随深度增加营养盐显著降低的趋势。除出水口D1样点外,淀山湖有机质与TN表现出显著的同源相关性,表明有机质是淀山湖内源负荷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88.
789.
岩溶地下河系统中有机氯的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重庆老龙洞、青木关岩溶地下河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仪-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两条地下河水体中21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浓度.结果表明,南山地下河中六六六(HCHs)和艾氏剂类化合物(ALDs)是主要检出物,青木关地下河中HCHs和甲氧滴滴涕是主要检出物.南山、青木关地下河中均未检出o,p'-DDE、p,p'-DDE、o,p'-DDD,同时,青木关地下河还未检出o,p'-DDT、狄氏剂,其余OCPs在两条地下河中检出率高达100%.青木关地下河中OCPs浓度范围为145~278 ng·L-1之间,平均值为213 ng·L-1;南山老龙洞地下河中OCPs浓度介于17.7~40.8 ng·L-1之间,平均值为32.7ng·L-1.两条地下河中各OCPs组分表现为地下河出口大于入口.通过对OCPs污染来源分析,发现两地下河流域滴滴涕(DDTs)主要来自于历史上工业DDTs输入,氯丹主要来自于大气沉降.六六六(HCHs)主要来源是林丹的输入,南山地下河属于历史污染,青木关地下河上游的甘家槽有新的HCHs输入.与国内外其他各水体相比,南山地下河水体中HCHs、DDTs浓度处于低水平;青木关下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结合中外用水卫生标准,发现南山地下河和青木关地下河未超过饮水安全标准.青木关应禁止农田施用有机氯农药,保护地下河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90.
芳香烃含量对直喷汽油机颗粒物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台增压中冷缸内直喷(GDI)汽油机上,开展了不同芳香烃含量的汽油对发动机颗粒物粒径分布和数量浓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热机工况下,随着负荷增加,核态颗粒物增加明显,颗粒物排放逐渐由三峰分布演变为双峰分布,并且芳烃含量高时,颗粒物排放明显增多.冷机工况及冷怠速时,芳烃含量对颗粒物的排放影响较小.和冷怠速相比,热怠速时颗粒物向小粒径方向移动,且颗粒物数量减少.热怠速时高芳烃含量的汽油排气中颗粒物相对较多.不同芳烃含量下,发动机参数对颗粒物排放会有一定影响,重芳烃含量高的汽油其颗粒物排放也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