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91篇
综合类   595篇
基础理论   315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118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751.
网络有效性:评价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一个新指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旅游区的游径往往是这种影响的集中体现地。游径的构建方式、空间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但目前景观生态学中相关的廊道指标不能对此做出有效的评价。论文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研究地,克服现有廊道指标只单一考虑空间特性的局限,将廊道的空间格局与生态功能结合起来,采用运筹学的方法,提出网络有效性这个新的指标。在九寨沟案例研究地的应用表明,与传统景观生态学指标连通度和环通度相比,网络有效性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游径的利用状况,也能够较好地反映旅游的环境影响程度,从而为旅游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2.
阐明城郊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对水体抗生素的影响,对于维护水质安全和城乡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长三角典型城郊宁波樟溪流域为例,基于不同子流域定位监测,研究了城郊流域水体抗生素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基于源汇景观模型探讨了流域源汇景观格局特征对水体抗生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子流域水体抗生素含量和种类存在较大差异,抗生素的浓度变化范围为1.12~53.74 ng·L~(-1).景观分析表明研究区从上游到下游"源"景观的面积逐渐增大,而"汇"景观的面积逐渐减小.不同子流域水体抗生素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发现具有相似源汇景观格局的子流域水体抗生素组成和含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土地利用的组成及其在海拔、坡度和距离上的分布都对水体抗生素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RDA)表明,源汇景观负荷比指数(LWLI)与水体抗生素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子流域LWLI越大其水体抗生素浓度越高.通过流域景观格局优化,使"源""汇"景观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可以减少水体抗生素污染.  相似文献   
753.
以丹江口库区胡家山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溪流枯、丰水期的水质变化特征,结合流域和河岸缓冲带景观类型及其格局,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筛选了影响溪流水质的景观指数,利用逐步回归和冗余排序法定量描述景观格局与溪流水质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溪流水质指标中氨氮和总磷浓度时空变化较大,其标准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69.8%~207.6%和52.0%~146.1%.景观类型中耕地和居民地是溪流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两者在100m河岸缓冲带尺度上对氨氮的解释程度为58.6%,高于流域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中蔓延度、林地和居民地斑块密度、林地和居民地最大斑块指数以及林地和耕地聚集度指数等显著影响溪流水质(P<0.05),流域尺度上各景观类型的景观指数对总氮和总磷的解释程度分别介于71.1%~81.6%和74.5%~83.8%,均高于100m河岸缓冲带尺度,其中蔓延度对总氮和总磷均有显著影响(P<0.05).无显著因子进入高锰酸盐指数模型中,其浓度变化是各景观指数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景观格局季节变化也显著影响溪流水质.枯水期景观指数能够更好的解释总氮和总磷变化,而丰水期对氨氮的解释程度要好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754.
ChangesoflandscapepatternanditsinfluenceonenvironmentinDonglingDistrict,ShenyangCity,China¥ZhaoYi;LiuZhenguo;XuLan(Instituteo...  相似文献   
755.
The study on the oasis corridor landscape is a new hotspot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in the arid regions.In oasis,main corridor landscape types include river,ditch ,shelterbelt and road.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e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corridor landscape on the transporting mass and energy and obstructing desert landscape expansion and incursion.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we have researched the corridor distribution and its spatial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landscape types in the Jinta Oasis.Based on the dynamically monitoring on the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of the Jinta Oasis during the latter 10 years by using Remote Sensing(RS) and GIS,the driving functions of the corridors on this change have been analyzed in detail.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kinds of corridors‘ characteristics can be quantified by the indexes such as length and width ,ratio of perimeter and area,density and non-heterogeneity.The total corridor length of Jinta Oasis is 1838.5km and its density is 2.1km/km^2.The corridor density of the irrigation land.forest and resident area is maximal,which shows that affection degree of the oasis corridors on them is the most.The improvment of the corridors qua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riving factors on the irrigation land and so on.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RS and GIS technologies and landscape research methods would be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corridor landscape research on arid region oasis.  相似文献   
756.
不同工艺再生水补给对景观湖水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娜  杨建  常江  甘一萍  吕刚 《环境工程学报》2012,6(4):1276-1280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过程中,为了比较不同再生水工艺对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以"二级出水+BAF+O3+GFH"和"二级出水+O3"作为再生水处理工艺,以岸滤(bank filtration,BF)作为水质维持工艺,进行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出水+O3"出水流量较大,水力流动快,每天运行24 h,平均出水流量25.5 m3/d,氮磷含量偏高;"二级出水+BAF+O3+GFH"出水的氮磷指标控制在较低水平,GFH出水流量8~14 m3/d,水力流动较缓,湖中出现蓝藻。2套系统中BF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30.5%和20.8%。"二级出水+O3+BF"系统中人工湖进水TN平均浓度24.309 mg/L,TP平均浓度0.583 mg/L,N/P=41,适宜水网藻生长,对湖中N(主要是NH4+-N)、P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二级出水+BAF+O3+GFH+BF"系统中人工湖进水TP<0.05 mg/L,适宜蓝藻生长。  相似文献   
757.
为了研究不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富集驯化过程中水体微生物群落的演变,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法对景观水系沉积物富集驯化样本的微生物信息进行统计,对其微生物群落的α多样性以及β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微生物属的信息进行了微生物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类型培养基在富集驯化完成后氮素得到有效去除,脱氮效果明显;富集驯化过程中的OUT主要属于7个,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bacteric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与此同时,富集驯化过程中有关氮循环的细菌有上升的变化过程;主成分分析(PCA),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以及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富集驯化过程中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而培养基的类别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网络分析显示模块核心和网络核心均为低丰度的稀有物种;膨胀因子分析(VIF)和冗余分析(RDA)得出温度、氨氮和硝酸盐氮是影响群落结构演变的关键环境因子.综上可知,Miseq高通量测序研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富集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演变可行,为实现微生物菌剂"定向-精准-高效"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58.
西双版纳景观格局演变对合理利用区域土地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以四期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研究了西双版纳1990年-2010年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林地景观面积减少293 km2,斑块数量一直增加;灌木林景观面积增加,斑块数量持续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斑块数量增加,表明在经济发展时,生物环境逐渐恶化;各类地表景观形状复杂程度增加,破碎化程度加重,分布趋于均匀化,表明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不利于生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759.
种植密度和降水对冬小麦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农田N2O排放的影响和探讨N2O排放季节性波动的原因,于1999~2000年小麦生长季在南京市郊江宁县进行了不同播种量(0.90、180和270kg/hm^2)和大田试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气象条件和田间管理下,播种~越冬阶段的N2O排放不受播种量的影响,近青~成熟阶段的N2O排放通量与播种量成正比,裸地条件下的N2O排放与播量为90kg/hm^2下的排放无明显差异,造成该生长季内N2O排放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返表~成熟阶段的N2O排放通量随观测日前6d的加权平均降水解呈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760.
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工业用地距离、距矿点距离等11个生态安全评价因子,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安徽省宁国市生态安全等级进行划分,并采用基于源汇理论的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宁国市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优化生态网络布局.模拟结果表明,宁国市总体生态安全水平较高,高度安全的区域面积为1174.38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48.41%;低度安全的区域面积为232.07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9.57%;在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上,提取了宁国市88条潜在生态廊道,总长度约1426.99 km,生态节点57个.与现有生态廊道相比较,宁国市需进一步补充11条主要生态廊道,总长度约241.37 km,这对城市生态安全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